敦煌上新了!这场“琉光溢彩”的展览千万别错过
丝绸之路,一条浸满诗意的文化动脉,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丝路上,常年有络绎不绝的商贾驼队迤逦东来西去,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在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陆路通道上对话与交融,难以计数的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琉璃等被转运到丝路的各个角落……
一千多年后,那些曾被东西方王公贵族私享的宝物,拂去了历史的尘埃,安躺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8月8日,恰值东京奥运会闭幕,一场彰显中日友好交流的展览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正式揭幕,这就是“琉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
开幕式现场
平山郁夫是谁?
▲ 平山郁夫(1930年-2009年)
他是日本最顶尖的画家,
却将半生奉献给丝绸之路。
他与敦煌结有不解之缘,
设立“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
他热心协助中国保护敦煌文物,
援助建设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他还曾捐赠了2亿日元成立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1987年,敦煌莫高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各国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
申遗成功的第二年,莫高窟迎来了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而强烈建议他访问敦煌的,就是对敦煌情有独钟的平山郁夫。
▲ 《敦煌莫高窟》平山郁夫作品
▲ 常书鸿先生(1904-1994)
1979年,平山郁夫第一次来到了敦煌,见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所长常书鸿,以及众多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壁画临摹与研究工作的研究者们,平山郁夫为之深深感动。
此后,他开始为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奔走呼吁,募集资金。1989年,促成中日两国正式签署合作保护敦煌文物的相关协议,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由政府出面参与敦煌保护的国家。
▲ 平山郁夫(左)为敦煌研究院捐赠2亿日元
1990年,平山郁夫出资一百万美元,设立了“丝绸之路”基金,全力资助敦煌研究项目。1992年,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工建设,建设资金来自日本政府无偿援助的10亿日元(这个金额是当时日本政府此类援助最高金额的10倍),平山郁夫本人也捐赠了2亿日元。
平山郁夫热爱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关。
平山郁夫1930年出生于广岛,孩提时代就被强征在当地兵工厂劳作,1945年,15岁的平山郁夫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遭到辐射,染上了白血病,29岁时后遗症发作,一度生命垂危。也就是在这段时期,一个艰苦卓绝、跋涉不止的僧人形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精神层面拯救了他。
这个僧人正是为追寻真理远赴印度的玄奘。
▲《佛教传来》平山郁夫作品
差不多同一时期,常书鸿先生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两地举办《敦煌艺术展》,展出他多年来亲手临摹的敦煌壁画和彩色雕塑的复制品和照片。平山郁夫参观后,被这些美仑美奂的作品打动,他与常书鸿面谈了很久,并强烈地希望能够亲自到敦煌去看看这些壁画。
追随着玄奘的足迹,平山郁夫几乎踏遍了丝绸之路。他到过中国、(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等30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70余次出行,行程累计80万公里,绘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壁画》。
也许是他的热爱和虔诚打动了上天,常年跋涉中,平山郁夫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
平山郁夫《大唐西域壁画·吴哥窟之月》
平山郁夫《大唐西域壁画·高昌故城》
平山郁夫《大唐西域壁画·西方净土》
平山郁夫《大唐西域壁画·那朗达之月》
在中日民间,平山郁夫也被誉为“ 当代唐玄奘”。在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期间,他常常率领学生到敦煌观摩学习敦煌艺术,积极倡导绘画专业学生以观摩学习敦煌壁画为必修课,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他曾数十次访华,进行有关丝绸之路和敦煌绘画的考察和创作,为宣传敦煌文化付出了大量心血。
"何人借与丹青笔,画取西行万古情"
平山郁夫的不懈努力促进了敦煌文化在日本和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也使中日文化与感情的纽带连接得更加紧密。2002年,中国政府为表彰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向他颁发了“文化交流贡献奖”。
展览看什么?
丝绸之路上的古玻璃器,美出天际!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jì]宾国﹞出……珠玑、珊瑚、虎魄、璧流离。” 颜师古注引《魏略》言:“ 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大秦”就是当时的罗马帝国,陆上丝绸之路的西方结点。
一方面,丝绸之路将中国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各地。另一方面,丝绸之路也为中国带来来不少外来的物质文明,比如辣椒、胡萝卜、西瓜之类的植物土产,还有西域的乐舞、杂技,以及罗马的玻璃器和其它金银制的手工艺品。
本次展览展出西起罗马东至日本,横跨欧洲、西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25件古玻璃器,展品时间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这些文物大多是平山郁夫夫妇在丝绸之路上收集珍藏的。
所谓“古玻璃”,又被称作“琉璃”和“瑠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这种需要众多金属经受高温烧制的装饰品在古代十分稀有,因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一度成为皇室贵胄哄抢的异域珍宝,比玉器还要珍贵。
可以说,当古罗马的贵族为来自东方的美丽丝绸和精致瓷器而倾倒时,丝路诸国的王室贵族也为西方出产的琉璃神魂颠倒。
古代西亚和古埃及玻璃的出现和制作要早于中国千余年,中国古代玻璃受西方的影响。同时,作为丝绸之路亚洲段的中心,古代玻璃物品和制作技术从中国又向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传播。
本次展览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时间发展为轴线,以玻璃功用为脉络,分为“玻璃起源”“玻璃流行”“自西向东的玻璃”三个部分。
展览集中展示玻璃的起源、制造技法、流行样式和玻璃装饰用品的多样,以及波斯、拜占庭、伊斯兰等文明区域的玻璃发展样态,综合呈现了不同地域玻璃器型与色彩偏向选择上的文明审美,将丝绸之路上各大古文明区域玻璃器皿的发展历史串联,展现出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史实,全景展示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展览还专门展出了敦煌壁画中尊像手持和供养人手持的碗、杯、盅、钵、瓶等多类型玻璃器皿图像,体现出敦煌这一丝绸之路节点多元文化交流荟萃的博大魅力。
本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日本黄山美术社协办。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021年11月10日,展出地点即为平山郁夫先生促成建设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游敦煌,把一天交给“琉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