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看看那些年你给孩子挖的坑
#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希望你们能耐心读完
孩子写作业磨蹭、上课不专注、成绩下滑、严重偏科……这些令家长头疼不已的学习问题,靠单纯的“刻苦学习”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主动成绩又好,而自家的孩子则拖拖拉拉,不说不动,成绩还差?还有的孩子呢,看似主动,也很勤奋,成绩却总不理想。难道优等生和差生真的是天赋所决定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成绩和智商有关吗?
我国曾经对青少年人群的智商做过统计研究,研究报告显示:智商低于90或高于130的学生,仅占所有学生的2%。也就是说,在一般的班级里,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而智商对学习成绩影响的数据则显示:小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0.6~0.7;中学阶段,智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降为0.5。于是,有教育专家戏称,要说学习成绩与智商有关系的话,也就半毛钱的关系。
可见,先天遗传决定的智力水平并不是决定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的关键因素。那么,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最关键的差异在哪里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相信很多樊登读书的会员都已经读到过了,的确是一本很适合家长和老师们长期阅读的书。
黄静洁是冰心奖的得主,是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
之所以叫做“格局”,是因为她觉得中国的父母在养育、在做父母的过程当中:看的点更多,面少了;看的结果更多,过程少了;看的孩子更多,自己少了。
“被动式学习”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无趣而辛苦,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和父母都跌入“低水平勤奋”的困境之中。而只有避开无效勤奋、不能犯错、正面管教,这三个老观念带来的陷阱,把学习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还给孩子,才能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打开生命的格局。
#书中亮点#
# 陷阱之一,越勤奋越退步
“真正的学习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却是一趟艰难困苦的探险。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摘自《学习的格局--太低是硬伤》
提起学习,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寒窗苦读、凿壁借光、萤光夜读、头悬梁锥刺股等系列典故。当然,到了现代,勤学苦读已经穿上了“洋装”,化身为刷题、上补习班,或者可以概括为:简单地套用“一万小时定律”。
该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在《学习的格局》中,作者提供了208个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分享了89个翔实生动的案例故事,结合65个世界前沿的学习理论,彻底否定了那种靠“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学习认知。而是旗帜鲜明地告诉家长,真正让“一万小时定律”起作用的,是孩子的兴趣和目标。
# 陷阱之二,孩子不能犯错
“孩子犯错可能是陷阱,妈妈不让犯错是更大的陷阱。”
——摘自《学习的格局--孩子自主学习的秘密》
早在2006年,心理学家卡普尔把成功分为有效成功和无效成功;把失败分成有效失败和无效失败。有效成功就是真正有所收获的成功,而无效成功就是对未来没有起到任何推动意义的一种所谓的成功。
也就是说你虽然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情,好像你考了一个100分,但是其实对你来说,你没有长进什么,所以你是一个无效的成功。但是在搭积木的时候,这个孩子总在尝试新的面和不同的搭法,他总是失败,但是他学的比那个搭对了的孩子要多,所以他就说他的失败和犯错里边是有有效性的。
再比如说孩子不交作业,很多父母就非得想办法,甚至去替他写,陪他到半夜十二点钟,硬是把这个作业写完,让这个孩子衣着光鲜的第二天早上去面对他的老师,但其实他并不知道说没写作业的结果是什么。
日常教育中,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正确率,却会忽视在一些失败中,埋藏着孩子的思考、主动尝试,大人的每一次批评,都会消耗孩子的主动性。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能冲动,而是应该首先在大脑里盘算一下,孩子这次犯错属于“有效失败”还是“无效失败”。明确向孩子表示出,对你这次犯错过程里的“有效”部分,妈妈是非常认同的,然后才对孩子的错误或失败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反馈,督促他们下次有所改进。
(书里有个思维导图,可以很方便帮助大家判断孩子犯的错是有效还是无效的。)
# 陷阱之三,只懂正面管
包容、忍耐和共情:倾尽所能去爱,并不是“无条件的爱”
——摘自《学习的格局--孩子自主学习的秘密》
正面管教都听多了,可是放下《正面管教》的书,我们做的所有的都是反面管教。孩子不听话,就要压迫他听话,这是错误的。孩子犯错,就要让他不犯错,也是错误的。因为正面管教都是别人告诉你,你要用这些对的方式,不能对孩子好,但其实我们永远都没办法控制情绪,就是要对孩子好。所以我们真正的管教都是反面管教,不想让孩子快乐,是不是反面管教?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家长关掉电视,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以身作则。
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家长请名师,发奖金,天天表扬鼓励,甚至陪写作业。
家长带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所以,教会孩子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的方法,才能帮助他们真正逆袭成功。
以陪写作业为例。在6-8岁期间,孩子幼升小,初次接触家庭作业,家长不要急于让孩子把作业做到十全十美,我们可以帮孩子读懂老师的作业要求,分门别类指导他们如何应对,比如拿出合适的本子和笔,比如合理安排时间。
随着年级升高,父母就不要再带着孩子写作业了,代之以孩子有需要时的帮助,以及写完作业后的检查和讨论。这些培养,都是为了让孩子逐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会自己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这么一个采访调查,一位记者问孩子:“你们会给妈妈打几分?”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打了满分。记者又问家长:“给你孩子打个分数吧,十分是满分,你会打几分?”大部分家长只给孩子打了一个及格分。
可见,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盲目的,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则附加了很多价值判断和个人好恶。其实这样并没有错。欣赏孩子身上那些显而易见的闪光点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天性,可爱绝不是一味包容甚至纵容,因为溺爱是要出浪子的。
当然反过来说也对,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该有“附加条件”,不绑架、不交换,才是接纳孩子的开始,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全部,对他们始终如一。
#以主动爱上学习为阶梯,打开学习的格局
怎样才能带领孩子走出桎梏,主动向高效能的学习迈进呢?
在《学习的格局》一书中,黄静洁从自己教育两个儿子的日常事件为例,结合中外名目繁多的教育理念,给我们介绍了“知识留存率”、“主动式多维学习”、“向外输出学习法”等各种方法,每个章节,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工具箱”,认真研读这些锦囊妙计和科学方法,帮助孩子走出恐慌区,克服学习的低效能现象将不再是难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作者没有把教人教养孩子的目标放在清华北大上,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告诉我们家长,除了几项在考试时经常被用到的硬技能以外,孩子还需要另外三个维度的学习能力组合,我把它们称作打造“软实力”的核心能力组合。
第一个维度是与学习效率相关的六项能力的组合,其中包括记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策略、提问力、理解力和分析力。
第二个维度是关于学习自控力,其中包括责任、自律、专注力、批判思维、阅读力和内驱力。
第三个维度是关于孩子的未来竞争力,其中包括适应力、情商力、协作力、抗挫力和交友力。
总结
1、父母要能够学会让孩子自己去学习,而不是父母替孩子去做所有关于学习的决定。让孩子能够找到一个他想要的小的目标,而不是把目标就定在分数和名次上。因为分数和名次是很虚的东西,它只要环境一改变就不那么重要。
2、要让孩子有时间的观念,从小要建立对时间的感知,用沙漏的方法等等,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是陪他制定写作业的策略,而不是盯着他写作业。
3、如果要提高孩子的理解力,要学会用康奈尔的笔记法让他记录下来。如果是一个理解力稍微低一点的孩子,我们需要让他记下来那些没有理解的部分,回到家以后自己也好,找家教也好,帮他去找到没有理解的点,必须要保证他们每个点都理解了,他才能够接着学下边的东西。而不是重复地不断地刷题。同时要提高孩子的社交半径,让孩子能够有更多帮助他的好朋友。
4、要小心父母的反面管教,不要让孩子把所有想要他达到的事都跟糟糕的情绪相结合,而应该让他和快乐的情绪相结合。快乐教育讲的是教育本身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你学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感受的越多,你的快乐感越高。
你的孩子是为世界养的,他不是为你家养的,当世界需要你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就有出息了。
久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