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陪嫁有多少?
同学女儿出嫁,电话里讨论做几床棉被 ,我建议,不要太多,用不着,存放是个大问题。我还告诉她,最近一个同学嫁女儿,只有六床被子,两床鹅绒被,两床蚕丝被,两床夏凉被,没做棉花被子。对方沉思,还是想想吧,多了,真的用不着。接着,又给她补了一句,她班同学某某结婚二十多年了,至今还有六床棉被没有盖过,全新的。
你是否还有全新的没有盖过的棉被?没有了,因为搬家次数多,换了大床,将以前的小点的被子都打成了大被套,所以,新被子没有了。想想,没有换大床的,恐怕都还有当年娘家陪嫁的被子吧?真的用不完。每年还要拉出去晒,再叠好放起来,年年都要捯饬一次。每次收拾,几乎都有怨言,没办法,埋怨着,也得干。这是当年的陪嫁,也是居家必备,只是现在有了蚕丝被或者夏凉被,这棉被的使用率降低了很多;它又特别占地方,存放不方便,橱子里几乎都被它霸占,显得满满当当。
娘家的棉被一直是结婚看热闹人的谈资,就是现在,好事的女性也常常在新房里摸着一摞摞的新棉被,看娘家陪送的被子厚薄、面料的光滑,色彩花型的美观,谈论不休。现在,大概只有棉被是看得见的嫁妆,其他的陪嫁,都隐形在一张卡里,是不对外公开的数字。
因为没有女儿,便很少打听行情,前几年的陪嫁是一辆车,十万元一张卡;如今大概到了二十万,或者更多。想想,现在年轻人一建立家庭就有了这样厚的家底,比起父母这一辈的中年人来,日子轻松多了。
想想多年前,白手起家的过程也很好,虽然曾经受很多困苦,也有过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当时、弯着腰、流着泪、咬着牙,也过去了。如今只觉得都是甘甜,苦,早都忘记了,当然,也觉得咱谁也不欠,全是自己双手挣来的,也非常欣慰。
当然,如今的年轻人,起点较高,意味着他们的追求也更高,也许,当五十岁的我们,打算出省游玩的时候,他们的蜜月度假是出国游。是呀,的确不能相比。毕竟,大人的想法是,我们当年的苦,不能再让孩子吃,所以,要给他们提供能够提供的最高级的条件。家庭富裕何尝不是一场接力跑?上一辈人都愿意把自己这一棒跑得更快,给下一棒的孩子提供更好的起点。我们爱孩子的想法强烈到无法想象,完全胜过爱自己。
我不敢说,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弊端,按常理来说,孩子有太优渥的条件,是比较容易丧失斗志的。佛系心态的孩子,是否因为生活上不存在饥寒的危机感了,所以,便无需去追求幸福或者逃离痛苦而奋斗了?
的确也无需追求幸福,因为现在就非常幸福;也没有什么痛苦需要逃离,因为现在不存在体力的痛苦。那,还需要什么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所以,小点的孩子便觉得坐在教室里读书就是极大的痛苦了;年轻人,觉得工作本身就是痛苦了。这确实是没有大痛苦的原因,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大痛苦,所以,没有迫切的达成什么目标而奋斗的欲望。
不主动学习的一个原因,的确跟生活的优越有关。所以,他们学习,感觉混混日子就好,工作,干干就行,至于要达到什么境界,达成什么目标,恐怕在心里还不是很明确。
那也不能为了使他们更努力,故意降低生活水准呀?
只能是激起更高层次一些的追求,激起国家复兴的责任感。看看改革开放四十年,心潮澎湃,身在其中,享受到如此大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感觉真是幸福。但是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还需要更大的努力奋斗,我们离着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的改革任重道远,还需要所有人都砥砺前行,才可能达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如此看,我们重任在肩,还有什么理由佛系?还有什么理由混?
如此看,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不是我们停止奋斗的理由!
唯有更高远的想法和目标,才能不被“小富即安”这样的温饱舒适所遮挡。看的远了,便会不在意眼下的物质的多少得失。至于陪嫁多少,似乎都是小事,从实际出发,不让孩子委屈就好,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奋斗者,是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他们是没有太多时间关注这些的吧,所以陪嫁多少似乎都是不该讨论的小事了。罢了罢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