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记住这2条准则,好福气越聚越多

1、修己以清心为要——《格言联璧·接物类》

解释:修炼自己,以清心寡欲最为重要。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发怒如猛虎伤人,欲念似深渊难填,一个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内心,做到清心寡欲,方可内圣外王。

修炼自身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人性当中的弱点,比如说懒惰、傲慢、嫉妒、贪婪等等。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修身克己,时刻与人性弱点做斗争,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修心的高手,他在晚年写了一本书叫《治心经》,他在书中说道:治心的方法,应先除去心的毒害,外在的毒恶是愤怒,内在的毒恶是私欲。

做事要抓住根本,修心也是如此,而修心的根本就是去掉心毒——愤怒、私欲,让内心保持一种谦虚、平和、淡泊的状态,即清心寡欲,这样才能做人刚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不留后患。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过不了这两关——愤怒、私欲,所以易经云:“君子以惩忿窒欲”。一个人,能够保持心地宁静,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也会少招祸患,多积累福气。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说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这样才能真正免于忧患。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就要多做“减法”,就像减少体重,清理掉体内的垃圾一样,及时清除掉思想中不好的东西,保持清心寡欲,头脑清醒,身心健康,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做人做事。所以说,修己以清心为要。

2、涉世以慎言为先——《格言联璧·接物类》

释义:在社会上做事,以谨慎说话为首先。

或许在家中,父母不愿意和我们计较,处处包容我们,所以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步入社会,与外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人没有这么好的耐心和度量,我们待人接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正所谓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孔子这么聪明的人,他都知道“言语招祸”的道理,因此他提倡做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简单来说,就是做人要少说话,多做事。可见,高情商的人,总是懂得少说话,沉默是金。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说话不慎重最后招致败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韩信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却贬低刘邦的带兵能力,显得居功自傲,最后被诛灭三族;杨修总是爱在曹操面前显摆小聪明,表现得夸夸其谈,最终也是丢了小命;蓝玉功劳很大,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爱发牢骚,最终也是被朱元璋诛灭三族,等等。

因此,古人总结道:“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如果我们多读读历史案例,再借助自身实践来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此言不虚,堪称是警世恒言。

曾国藩身处晚清乱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是懂得为人处世,他告诫儿子处世之道也只是管好嘴巴: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管好嘴巴,就基本上管住了我们人生一大半的福气,正所谓是“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所以说,涉世以慎言为先,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

福气多的人,为人处世时,往往都懂得这2个道理:清心修身,慎言处世。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