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背古村--宁都古村

江背古村,位于宁都县县城正北方,石上镇西北方向约10公里。

江背古村建村历史久远。早在公元949年,从山西、河南一带为避战乱迁来的了七八户刘姓人,在这里居住了六七十年后,认为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也不利于种田生产,就迁往别处了;到了公元1107年左右,辽、金两国争战,又有从山东逃往宁都琳池定居的曾姓人,因始居琳池的曾姓人繁衍较快,后就分了30多户曾姓人迁到东山坝的小源村,其中有一名叫曾霸公的又从小源来到江背。在他看来,江背这里山好、水好、土地好,活像一个小盆地,风水不错,所以就从小源村带着其家人、兄弟等,先后有十八九户人家迁徙至此定居,并不断繁衍生息,至今曾姓族氏已在江背开基有四十多世祖,现拥有居民270余户,人口1400多人。

进村前就看到古树环绕中有一座气势雄伟的三层歇山顶楼阁。

这也是江背村保存最好的一片古建群,从左至右,依次是斋膳房、慈恩阁、东岳庙和砥柱亭。前面有广场。

慈恩阁正面

先走到后边,参观砥柱亭。

大家也看见了,这个砥柱亭其实是一座古桥的桥亭。按介绍,这座古石拱桥应该是先建,大约有三四百年历史;后来再加盖了桥亭,原名“进士亭”,现在才改的名字吧。

亭子两头是马头墙,门侧有石鼓。

一派田园风光

回望慈恩阁,可以见到上面两层皆建有明轩,可以欣赏村子周围景色。

慈恩阁左侧为东岳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主宰着世间万物的生杀大权。

正中为慈恩阁。慈恩阁原名水口阁,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估计也是出于风水考量而建。介绍里说,命名为慈恩阁,是为了感谢曾氏家族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位杰出母亲。我倒是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曾氏家族一直以来崇尚教化,历来就有行善积德、扶贫济困的优良家风,村中富户常怀感恩之心,在此阁做善事、救济贫困村民,故有此名。

慈恩阁大门为一个牌坊式门楼。


威武的门神


门厅顶部有八卦藻井,中有精美彩绘;往里是天井。


天井上方也是卷棚八卦藻井。


正殿开有三个门,中间是月门,两边为拱券门。月门上方挂有“佛光普照”牌匾。


正殿两侧各开有券门一个,门额分别为“锡祉”、“普惠”。


正殿上方藻井的一条龙戏珠图案。龙族也搞独生子女了?


后殿藻井,还是一条龙。


后殿供奉的各路神仙


从院子里可以看到村口古樟苍翠挺拔


乞丐版的钟鼓楼,只剩下钟鼓了


沿后面楼梯上


慈恩阁二层背后写有“文光射斗”。真是多功能厅啊,还兼具文昌阁的角色...


二层楼阁的回廊。两侧开有月门,东边门额书“白云”。

正面也是月门,上有横额“桂殿兰宫”。


三重月门组成美妙的几何图案。里面供奉的却是关老爷,权当是关帝庙吧


这就是适才看到的天井屋顶了。这种屋顶非常罕见,印象中好像仅在婺源见过一次。就是在实际的传统天井位置上加盖了坡屋顶,但在中间留了一个孔。这个更加好玩,留了个心形的,下面再加屋檐,最后实际成了个圆形。


在马头墙飞檐翘角衬托下,远处稻田显得更加美丽。


楼阁第三层,供奉的这位应该是魁星了。“魁星点斗”,也是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期盼。三层可算是文昌阁了。


俯瞰可见江背古村地处群山环绕之中,精致优美;这一片盆地中间的小平原,更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所在。风水确实不错。


出了慈恩阁,准备进村。村口几棵古樟高大茂盛、生机勃勃。据说,当年村里人为感念先人的功德,在村子周边还种上了17棵樟树,以表示村里出了17户富人,同时也美化了村庄的环境。这些古樟树都有三百来岁了。

古樟树下有一座小土地庙。


村口另有“汉帝庙”一座,供奉的是汉高祖刘邦。民间认为刘邦重农抑商、减轻刑法、轻徭薄赋、释放奴隶,深得人心,被尊为"米谷神"。我觉得这也可能是客家人对于自己中原移民身份的一种缅怀与肯定吧。

开始进村

逐渐见到具有赣南特色的民居,建有高大的牌坊门。

房屋、巷道依山势而建


进入一家院门


院子由卵石铺就


小猫两连拍


老房子从来不缺生活的小情趣


正门采用内凹设计,上面有彩绘


门匾书“星聚寿昌”,上面还有“江北小学”字样。这里曾经当过学校,后来屋主通过政策讨回,据称是古村现在保存得最好的一栋古建筑。


内部是两进一天井


鳌鱼与凤凰雀替


两侧厢房门扇有雕花,上部有彩绘图画


腰板浮雕


后进是祭拜祖先场所,后有狭长天井


继续。

这家还保留有绣楼,也就是俗称的小姐楼。回廊有美人靠。


垂莲头


巷道曲折往上


虽然破落,依然可以看出这些老屋因循地势、错落有致。


又看到一家保存较好的老宅,高大的门罩气势十足


门罩上的灰塑、彩绘十分精美


就连漏窗也是牌坊式窗罩


两边漏窗分别是红砂岩雕刻的福、寿字样。


还有青砖堆砌的各种图案的窗格。


大多数房屋只剩下砖墙


青石铜钱孔漏窗


这家大门为八字门


主打的也是灰塑和彩绘


即使年代久远,色彩仍艳丽如新


看着曾经美丽的老屋渐渐消失,心中还是会忍不住隐隐作痛...


这间老宅进去就是天井,大门与正厅呈垂直方向。


正堂有木雕花窗格


天井照壁


残败与破落,掩饰不了那深深蕴含的尊严气度


这个门罩,亮点在砖雕


长宁第,古村里少有的还保留着名字的老宅


这些砖雕图案在宁都似乎成了豪宅标配


此门额书有“景*文明”字样


这家老宅是从小门进去的。可以见到房屋非常高大宽敞


门厅上方藻井竟然有四重,最内是八卦形。


大厅石柱高约五米,各面皆有石刻楹联


天井


檐下精美的鳌鱼撑拱


大堂上方也有四方卷棚顶藻井


村子不大,再往外就是山边田野了。村尾一样有高大的香樟树。

(0)

相关推荐

  • 8、岚霭空明多秀色,溪流绿映泛氤氲

    撰文/竹影清风·岚溪·赖勤生 2020-05-07 阅读 316 关注 可爱的家乡--笔走岚溪 宁都县政区图 ※岚霭空明多秀色,溪流绿映泛氤氲 可爱的家乡--笔走岚溪

  • 杨依古村--宁都古村行

    杨依村位于宁都县黄陂镇东北部,四面为丘陵地,中间低洼平坦,黄陂河经境内流入梅江.杨依古村是著名的客家民俗文化村落之一,也是谢姓聚居的大村落.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江南谢氏五郡始祖谢衡(东 ...

  • 秘境--旸霁古村--宁都古村

    看过介绍晹霁古村的资料,几乎无一例外用了"秘境"这个词语.其实资料很有限了,毕竟知道这些古村的人本来就少,而喜欢这些古村,愿意专程去一趟又是另一回事.很多古村落的发现发掘,倒不如说 ...

  • 华南管氏发祥之地--带源古村--宁都古村

    从朗际村出来,就近赶去同属于肖田乡的带源古村. 带源古村在肖田乡政府东约三公里许,同样是一个千年古村,是一个以管姓为主的村落,过去曾经是个兴旺富庶的世外桃源.村中流传有"九井十三巷,一百零八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川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桂北汉族村落民居的代表_灵川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_人文桂林 在桂北这片270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大自然的造化让她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众多丘陵.山地.峰林.平原等如同五彩斑斓的织锦一般缠缠 ...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江头村和长岗岭村古建筑群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西北漓江上游护龙河畔.又叫江头洲村,有180余座明清时代的古民居,青砖灰瓦,屋檐层叠,错落有致.村中几乎都是周姓人家. 据<灵川县志>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下)--宁都古村

    出来继续 又见木栅门楼.原来这是位上祖祠,又称上大屋. 位上祖祠是座支祠,建于康.雍年间,为东龙李氏26世元举公所建.位上祠又称"上大屋",位于村中心,祠为砖木结构,呈围屋状,座东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中)--宁都古村行

    从东圃侧面通廊进入百间大屋的最重要部分-仁方公祠.这也是整个大屋的精华所在. 最前面是一个天井 天井照壁上书大大的"福"字. 天井屋檐为砖叠涩出挑,檐下有精美砖雕. 正中图案为双凤 ...

  • 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上)--宁都古村行

    东龙古村,位于宁都县东大门田埠乡境内,东接石城县小松镇,离宁都县城50余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东龙是个聚族而居的古村,全村几乎全部为李姓,目前有村民400余户,人口2000余人. 历史上的东龙富 ...

  • 赣江源头第一村--朗际--宁都古村

    宁都县位于赣州市最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去朗际村,本来只是冲着一座牌坊--朗际牌坊的.谁知最后拾到宝,竟然演绎成一次意外的艳遇之旅,这可是事先没有预测到的. 当时是从广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