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从一道历史材料题看元朝的科举制》
高三后期复习过程中,曾练过一道有关元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文字题,其中部分材料如下: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相应问题为:依据材料分析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的原因。参考答案为:南宋故都;文化繁荣,人才汇聚;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
题目看似不难,答案从材料中几乎都能看出,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不是写“废科举”,而是写“没有考中科举”从而移情于戏曲。翻翻教材,教材上只是介绍了科举在隋唐时期产生概况及其进步意义,此外,学生对科举了解的就是发展到明清时的“八股取士”了,显然,在学生头脑里,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那么元朝实行科举制度的情况到底如何呢?戏曲的繁荣与元代的科举制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元朝科举制度实行情况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蒙古贵族是以弓马取得天下的,他们重武轻文,在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并不看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 年)才再次开办。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一)元朝科举制度实行概况
元朝科举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以元仁宗即位为分界线,在这以前为科举的停废时期,在这以后为科举的改革和创新阶段。
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经过四处征战,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后,元朝统治者对自身的军事和武力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忽必烈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 ,加之元初保证财力、增强军力的现实需求,忽必烈对儒学逐
渐失去原有的热忱和兴趣;此外,蒙元贵族长期处于漠北,对汉族的文武之道非常生疏,他们有的以在征战中战功卓著而获得高官厚禄,有的靠举荐和特权做官,一些色目人则靠对朝廷效忠而担任要职,这些人从维护既得利益和坚持民族歧视政策出发,对实行科举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反对。这些可谓是元初最高统治者对实行科举制度犹豫未决的主要原因所在。
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
皇庆二年(1313 年)末,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规定每三年开科考试一次。然而,进行七次科举考试后,到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朝廷里,以伯颜、车里帖木儿为代表的蒙元贵族和以许有壬、吕思诚等为代表的已进入元廷的汉族儒士就是否实行科举一事开展了一场的激烈,这实际是就统治集团内部如何实行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所进行的斗争,结果以后者的失败而告终,于是,这一年,科举制被废止,此一废就是七年。后来,到至元六年(1340 年),翰林学士承旨库库等人提出:古昔取人才以济世用,必由科举,何可废也?元顺帝才采纳他们意见,再度恢复了科举制度,一直坚持到元末,只是科举程式稍有变化。
元代的科举实际上只设进士一科,元代前后共进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其中有十次是在元朝末代皇帝顺帝时举行的,且每次录取的名额有限。在元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还不到元代文官总数的 3%;加上科举考试时民族歧视严重,因而元代科举在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就远远不如以前的唐、宋和以后的明清王朝。
(二)元朝科举制度的特点
元代科举制度基本上延续了唐宋旧制,又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实行科举制度的某些经验教训,它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化进程中主要为笼络、利用汉族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它有着某些先天的不足,表现出了自己固有的一些特点。和实行科举制度的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元代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民族歧视政策贯穿于整个科举制度之
中。如:蒙古、色目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甚少,汉人、南人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各地参加会试和廷试录取进士的名额,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各占一半。从考试内容看,蒙古、色目人的试题比较简单,而汉人、南人的试题就要艰深得多。在很长时间里,汉人、南人录取为进士的,不能担任尚书、御史和宪司官等要职。
2. 科举取士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元史·选举志序》说:元之选举,“仕进有多歧,铨衡无定制。”可以说,元代的“入仕途径杂乱不堪,可谓空前绝后”。在科举未实行前,官吏的选举有怯薛任官、恩荫、国子学出身以及一些临时性的选拔科。在仁宗行科举之后,却出现了“由进士入官仅百之一,而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的怪情况。因此,科举取士仅构成元代后期下级官吏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元代选官入仕的主要途径。
3. 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规定以先秦的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且又以宋代理学家朱熹、程颐、程颢等人对儒家经典的注疏为依据,实际上就是以程朱理学作为考试出题的范围。这种采用程朱集注的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是元代科举对后世科举影响最大的一项变动。程朱学说被明确扶上了正统地位,成为科举考试的权威学说,也成了蒙元政权禁锢人们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期封建社会的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二.元代科举与元杂剧的兴盛
元代是中国科举史上最低落的一代,但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况又促成了元代文学形成自身的一些特点甚至是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戏剧艺术-----元杂剧的兴盛。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如果知识分子的普遍地位及趣味与大众有相当差距,那么戏曲这种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就难以充分发展兴盛。在元灭金宋的过程中,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儒生被俘掠卖为奴,同民众一样遭受残酷的非人迫害。如前所述,蒙元贵族重武轻文,元朝统一中国后,蒙古贵族把人们分成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
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排在第九位,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娼妓还低下,比乞丐好那么一点儿。元朝还曾一度废除科举制度,许多读书人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转业工商业又非所长,于是把自己的生活道路转向下层社会,走上同民间艺人结合的道路。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创作技巧和文化修养,懂得戏曲艺术的创作规律,加之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痛苦,同情他们的遭遇,因此写下了大量揭露现实黑暗政治的优秀剧作,有力地推动
了元代杂剧的兴盛和成熟。
此外,元代蒙古贵族的民族歧视政策,元朝科举制的废立无常也使一部分文人或自愿或被迫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思想情感转而寄托在书画艺术上,这又给元代文人画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又赋予其特有的时代特征。
综上所述,元代科举实行时间短,规模较小,也不是元代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从元代开始,戏曲杂剧在元代得到了繁荣,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文人画也由此兴起。
让历史走入人心,用教育启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