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芙尼的银制餐具
这一套由爱德华·C·摩尔制作于1870年的日本式银制扁平餐具,样式灵感来源于在法国流行的东方元素。雕刻A与S首字母,刀片与一些银器的碗部刻有日本素材
这款奥林匹亚样式的银制扁平餐具是爱德华·C·摩尔1878年设计的,这一套则制作于20世纪,刻有花押字母SID。
这一套圣邓斯坦样式银制扁平餐具由阿尔伯特·A·索斯威克所设计,设计于1909年。该款则制作于1909年之后
文:黄秀月
银,有着温润、细腻的外表,之于黄金高雅而不张扬,之于钻石,内敛却不失尊贵,世世代代深受人们喜爱。在数千年的岁月里,各类能工巧匠制作出许多种类的银器,如著名的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所制作的银制扁平餐具,它不但印证了每位餐具设计者的创意及超凡工艺,亦记载着艺术史风格的变迁,世代流传。时至今日,它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设计依然是收藏者们的心头好。
初露头角及手工设计
19世纪30年代,查尔斯·L·蒂芙尼(Charles L. Tiffany)和约翰·B·杨(John B. Young)在纽约百老汇大街259号创建了蒂芙尼公司,刚开始它只是个售卖文具与精品的小店。虽然那时美国处于经济衰退期,但这家小店以进口各种欧洲、印度及东方商品而获得名声和发展。1945年在蒂芙尼第一本商品目录——蓝皮书上看到零星一些私人银器进口记录。2年过后,商店移址,进一步扩大了银器与珠宝的销售,与此同时,蒂芙尼公司开始在美国制造的银器上印上蒂芙尼的名字,这些银器大多是由分散在纽约的银匠所制作。1951年,蒂芙尼公司为了区分他们的银制品与美国其它的银制品,他们成为了第一个引用英国纯银标准(9.25)制作银器的美国公司。随后与美国制作盛器最好的银匠约翰·C·摩尔(John C.Moore)联手,制作专属于蒂芙尼的银器。
19世纪40年代蒂芙尼公司开始引进扁平餐具样式,此后其银制扁平餐具的设计横跨了整个装饰艺术史,既有古典繁缛精细的素材也有现代优雅的几何素材。蒂芙尼的扁平餐具要比其他普通的餐具更重些。因为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每件餐具都会使用到更多的银,并且每件餐具都是手工完成,用以确保餐具每个微妙的细节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19世纪60年代爱德华·C·摩尔(Edward C. Moore)设计了第一款属于蒂芙尼公司自己的扁平餐具样式,从此蒂芙尼公司的扁平餐具一路笙歌。
如今蒂芙尼公司依然向前发展,其银制扁平餐具却早已频繁出现在各大拍场中,纵观拍品,时间大多集中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这段时间也正是蒂芙尼公司开始在自己所生产的银制餐具中打上艺术总监或是公司董事名字首字母的时期,这一传统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取消。在这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蒂芙尼的银制餐具伴随着各种艺术风潮,自然也显得千种身姿,万缕风情。
东方情结 爱德华·C·摩尔
爱德华·C·摩尔是约翰·C·摩尔的长子,他与蒂芙尼公司持续了四十年的商业合作关系。1868年,爱德华·C·摩尔在蒂芙尼先生与约翰·C·摩尔的共同协议下很快就接手了银器制造的业务,他扩大了员工编制和生产过程,提高产生质量及数量。其担任董事期间所设计的扁平餐具样式在拍场上最为多见,如:日本式(Japanese pattern )、国王式(King's Pattern)、奥林匹亚式(Olympian pattern)、波斯式(Persian pattern)等等。起初爱德华许多部件都采用19世纪强调明晰、对称、节制,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的新古典艺术形式,他设计和制作出大量此类风格的盛器包括盒子、糖罐子、调味汁碟、壶、碟子、水罐等等。
自1870年后,爱德华的灵感则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和伊斯兰艺术。这些近东及远东艺术助他打造出自己的风格。19世纪后半叶来自东方的艺术品首次出现在欧洲,随后来到了美国。爱德华·C·摩尔成为了首批理解这些宝藏真正价值的人,同时他开始收集这些具有异国情调的物件,成为美国收集伊斯兰艺术的先驱。这些艺术品元素融入了他的设计作品中,如他1870年设计的这一套日本样式银制扁平餐具(Lot42/Sale2287),是蒂凡尼公司中第一个引进日本复兴风格的银器装饰样式。笔直的手柄,手柄顶部扩展成椭圆形。手柄部分有凹槽,靠近手柄底部有小叶子装饰。餐具的每一面的外沿都卷边,如同用贝壳包住一样,这种卷边一直包到勺子或叉子的顶部。椭圆形的内部装饰着摇曳的树枝、嫩枝与含苞待放的树芽、绿叶、鲜花以及珍奇鸟类,其背面鸟的左边则留有位置作为雕刻名字用。这完全不同于当时美国银制品的风格,精美细致的图案让它无论处于在传统还是当代都具有无穷魅力。
多面手 查尔斯·T·格罗斯让
与爱德华·C·摩尔同时期的设计师还有查尔斯·T·格罗斯让(Charles T. Grosjean),他们俩一起为蒂芙尼的银器设计谋取世界领先地位。查尔斯·T·格罗斯让设计时期正处于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年),此期流行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维多利亚式风格喜欢将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所以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它其实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元素:文艺复兴、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但是对这些风格重新演绎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从某种意义上是对原有风格的完善,是个人化的丰富演绎。查尔斯·T·格罗斯让的设计典型样式有:菊花样式(Chrysanthemum pattern)、英王样式(English King pattern)。这一套菊花样式(Lot55/Sale2413)的银制扁平餐具设计于1880年,流动的曲线,漩涡状的植物,盛开的卷须充满着异国情调,这款设计包含了传统的巴洛克元素和现代元素,并以这种优雅的花朵命名。花攒锦簇的菊花图案无疑是受了路易斯·C·蒂芙尼的影响,他们使菊花成为美国最华丽的银器图案。此款样式精美的细节促使蒂芙尼公司名声大振,深受维多利亚时期新娘及社会名流所喜爱,因为它需要大量手工精雕细琢才能完成,所以至今也是为止的蒂芙尼出品最为昂贵的样式。
1855年查尔斯·T·格罗斯让受命设计了一套英王样式的银制扁平餐具(Lot15/Sale2532),虽然他所设计的版本与欧洲流行了100多年的国王样式相似,但是格罗斯让从一开始就把蒂芙尼独有而又优美的关键元素与样式完美的结合起来,随即成为了蒂芙尼的经典款,至今仍是蒂芙尼最流行的款式之一。
失落天才 保尔丁·法
从1868爱德华·C·摩尔接手到1891年爱德华逝世,这20多年里蒂芙尼公司连续获得欧美博览会各大奖项,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接下来在查尔斯·L·蒂芙尼(1892年—1902年)与查尔斯·T·库克(Charles T. Cook ,1902年—1907年)掌管期间,银器与珠宝设计师保尔丁·法(Paulding Farnham)受人瞩目。曾以《保尔丁·法:蒂芙尼失落的天才》这样的书名形容这位天才设计师,他26岁进入蒂芙尼公司拜师于爱德华·C·摩尔门下,在1889的巴黎博览会珠宝设计上为蒂芙尼带来前所未有的荣耀,攫获6枚金牌。他所设计的银制餐具样式独具风味,有黎塞留河样式(Richelieupattern)、圣詹姆斯样式(St.James pattern)、佛罗伦萨样式(Florentinepattern)及文艺复兴样式(Renaissancepattern)。
这一套文艺复兴样式银制扁平餐具(Lot11/Sale 2532)于1904年设计,是保尔丁·法最为人知和最令人垂涎的设计样式,高浮雕铸作展示了他设计历史感样式的游刃有余。该样式体现了浓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裸体半身女的雕塑,部分被有皱褶的布以及布满水果与鲜花的壁柱顶部所遮掩,带翅膀的两个天使立她两旁,同时作为器物顶端的滚边。可惜的是,继任蒂芙尼的董事路易斯·C·蒂芙尼( CharlesL. Tiffany)并不太喜欢这位设计师所设计的人物及那充满下坠感皱褶的布纹。6年后,保尔丁·法因故辞职。如今这位设计师的作品具有极高价值,多被私人与博物馆收藏,其复制品今天仍在蒂芙尼公司有售。
自然简洁 阿尔伯特·A·索斯威克
随后约翰·C·摩尔二世(John C. Moore II)接管的40多年里,则由阿尔伯特·A·索斯威克(Albert A. Southwick)与亚瑟·雷若伊·巴尼(Arthur LeRoy Barney)这两位设计师为蒂芙尼公司再添声色。阿尔伯特·A·索斯威克15岁开始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学画画,随后在银器工厂担任设计,之后还到过法国朱利安工作室学过素描与油画,1903年进入蒂芙尼公司,很快被任命为艺术总监。此时新艺术运动蓬勃发展,新艺术装饰风格经常使用有非对称性、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这些线条大多取自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等自然界中优美又有曲线的形体。此时蒂芙尼公司银器设计亦显现出新美术风格,阿尔伯特·A·索斯威克利用自然元素作为装饰手段颠覆了18世纪中期的传统手法,他的作品“那美丽的线条运用的如此有活力,没有半点瑕疵”,作品中的人物、动物或是植物造型无不与他深厚的功底有关,如在高脚果盘上设计简单对称的图形与果盘本身的曲线形成鲜明的对比或是在银器上设计不对称的图案。他设计的系列圣邓斯坦样式(St·Dunstanpattern,Lot18/Sale2532)银制扁平餐具,1909年设计,整体简洁,印有“TIFFANY & CO.STERLING PAT. 1909. M”并且带有交织花押字母“AH”。同年,他设计的一套温斯普罗样式(Winthrop pattern)的银制扁平餐具,更是佳士得历年来拍出价格最高的一款。稍晚一年推出的法纳尔样式(Faneuil pattern)银制扁平餐具同样表达出现代的简洁,聚焦本身的自然美。随后一战爆发,蒂芙尼公司弃用新艺术风格。
几何与曲线美 亚瑟·雷若伊·巴尼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装饰运动悄然走红。此一风格不仅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美术与应用艺术的设计格调,如家具、雕刻、衣服、珠宝与图案设计等等。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粗犷的线条、大幅度的曲线与机械化的美。蒂芙尼公司设计师亚瑟·雷若伊·巴尼1929年设计了系列卡斯蒂利亚样式(Castilianpattern,Lot11/Sale2091)银制扁平餐具正是属于这种风格,亚瑟·雷若伊·巴尼运用装饰运动所特有的几何图案和大量的曲线特征创造了体现属于那个时代的蒂芙尼式高雅的银器样式,每一件银制扁平餐具上都有3个字母DHF交织成的花押字,这高质量雕刻并带有圆滑边线的花押字母更强化了装饰运动的特点。此外,亚瑟·雷若伊·巴尼所设计了圣洛伦佐样式(San Lorenzo pattern)银制扁平餐具及温德姆样式银制扁平餐具(Windham pattern)也常出现在拍场上。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洗礼,蒂芙尼的银制餐具依旧银光熠熠,这些传世之作生动记录着每个时代独特的艺术趣味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