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保健重点各不同,牢记“中医养生第一要务”,赶紧收藏~
“智者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起了养生,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与万物共同生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
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如果与四季温度和环境变化相对抗,就会被风、寒、暑、湿、燥、火所伤,导致病症产生,这是影响人健康的外因。
可以说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那么时令养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究竟该怎么做?
春“生”
1重养肝
中医学认为,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季为草木繁荣的季节,故春季主肝。
春天应养肝,按理来说应该吃些枸杞、菠菜、鸡肝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肝的同时一定不要让肝火偏旺,所以可以吃些时令上面清肝火的东西,比如马兰头、荠菜、香椿、马齿苋等野菜。
2远离过敏原
春季是万物生发,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过敏病症。
因此,易敏感人群要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远离过敏原,同时在家勤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3晚睡早起
养肝重在睡眠。一般睡眠差、熬夜的人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肝脏极易受损。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晚睡早起”。但这个和夏天的作息还有所区别,因为夏天的白天更长,黑夜更短,所以春天应比夏天睡的晚一点,起的早一点。
4穿衣上薄下厚
每年到了初春的时候,风湿病人就会明显增加,天气的潮湿与风寒正是主要的发病原因。“春捂秋冻”,在这种由冷转暖的天气里,保暖和防潮是必须注意的两大点,尤其是腿部、足部。
俗话说“寒从脚起”,所以春季穿衣讲究“上薄下厚”,春季昼夜温差大,上身可以穿一件容易穿脱的外套。有些爱美的女性,一看到了春天就迫不及待穿起了自己的短裙短裤,这样很不利于健康。
夏“长”
夏天,自然万物长势旺盛。
中医认为夏属火,通心,人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所以,夏天养心很重要。
养心首先得睡好,夏季昼长夜短,晚上睡眠相对不足,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午觉来补,午睡可以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疾病。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左右为宜,睡的过长,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阳盛则腠理(皮肤)开,气血运行旺盛,此时用中药贴于相应穴位上,使药物通过经络作用,到达病所,能发挥最佳药理作用。
治疗一些由于寒冷引起的疾病,如哮喘、感冒、过敏性鼻炎、虚寒性的胃痛甚至是冻疮,从而达到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最好效果。
秋“收”
秋天气候变得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此时,一定要滋阴润肺,以防秋燥伤人。
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酸味入胆,促进胆汁分泌,可以解油腻、降血脂,有助于健脾和胃。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秋天对应人的情绪是悲,因此秋季养生除了身体机能调养外,还要调理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
冬“藏”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
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量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能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冬天是储藏的季节,人体更容易吸纳温补的食物,再将其藏在体内。此时食用膏方,可以温养脏腑,为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膏方质地稠厚,且传统膏方多为补益类药材,更适合治疗慢性疾病,长期调理身体。
冬天皮肤干燥发痒,切不可用手抓搔,容易破口易引起继发感染。可以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养血润燥的百合、枸杞、红枣等;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可适当涂抹润肤膏。
冬季寒冷,补肾正当时。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这时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
冬季养神重在藏,就是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养好神,可进行一些活动,如读书、听音乐、打太极皆可调养心神。冬季常晒太阳,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胸怀舒畅。
日月交替,寒暑更迭,一年间的气候变化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万物受这样的影响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由寒转热,阳气旺盛,万物生发调达,机体阳气随之充盛,因而适宜养阳;而秋冬渐寒,万物内敛而藏,阴盛阳衰,适合养阴。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