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辉 | 被遗忘的岐山农家小吃

时光如流水,转眼之间,又一个新春佳节匆然来临。每到这个时节,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已过世多年的奶奶,想起她生前在过年时做的几样很有特色且十分好吃的农家小吃。

我三岁时便失去了母亲的护佑,(母亲去世时很年轻,殁年27岁。)童少年时的大多时光,都是奶奶陪伴我在故院中度过。那时候,我的确就是奶奶的“跟屁虫”,不管奶奶走到哪里,也不管奶奶做什么,我总不离开她的左右。故此,奶奶的许多厨艺,都深深的印记在我的脑际。特别是她过年时做的“黄儿粑粑”“荞麦凉粉”“核桃干粮”等几样农家小吃。至今还仍然令我是那样的向往和无法忘怀。

黄儿粑粑
“粑粑”,就是“发糕”。但在我们岐山农村,人们就把它叫粑粑,玉米面做的叫玉米面粑粑,高粱面做的叫稻黍面粑粑。黄儿粑粑的制作原料是糜子碾的小黄米。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下同

糜子即古时的“黍”,它和小米的原粮“粟”,是我们祖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开发和食用的食粮。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后,南方播种的是水稻,而北方旱地播种收获的就是“黍”和“粟”并配以“菽”(豆类的总称)。

当然了我们现在每天吃的面食的原粮小麦,虽然早在4500年前就由两河流域传入中国,但那时因为没有石磨,它被人们列入最难以下咽的食品,播种也就很少了。只有在两汉以后石磨的发明,才使小麦得以登上了人们生活主食的荣耀地位。

黄儿粑粑的制作工艺比较麻烦和复杂,所以,平时很少能吃到。它是粗粮细作的代表和典范。要制作黄儿粑粑,首先要把小黄米用清水浸泡。这个“度”很难把握,水多了上到石碾子就会被砸成浆糊,水少了碾压出的黄米面太粗糙,蒸出的粑粑不好吃。浸泡时间也要合适,一切凭经验。第二步是把浸泡好的黄米拿到石碾子上碾压成很细腻的面粉。这个活路很费事。先要准备好大蒲篮,箩畅和箩儿,当小黄米在石碾上碾压出面粉时,要停下碾子,开始箩面。用水泡过的小黄米,在石碾子上反复碾压后,会粘成一片一片的,所以箩面时箩儿里面要放一双筷子,而且箩面时手上要用力,必须把箩儿抖起来,用筷子击打的力量才能把面粉箩出来。然后把箩过的黄米渣子倒在石碾上继续碾砸,这样反复四五遍,直至把黄米中的大部分面粉提取出来。

第三步是发面蒸粑粑。由于黄米面粉中含水分大,不耐存放,所以要尽快制作。

首道工序是制作叫面(即发叫子)。过去农家都备有叫子(即酵母)。发叫面一定要用上好的细白麦面。在面中放入叫子,用温水调成稠糊汤一样的面糊,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叫面发好后,再倒入黄米面粉中发面。发面时要严格掌握好水分,过软过硬,蒸出来的黄儿粑粑都不好吃。面发起后再用手轻轻反复柔压,然后再让面自然翻十几分钟,等面发旺后就开始上锅蒸了。上锅后先用猛火蒸20分钟左右,然后改为文火再蒸20分钟左右,粑粑就蒸好了。

蒸好的黄儿粑粑,等晾冷后用刀切成十多公分的小方块,就可以吃了。小黄米性味偏凉,但含糖量较高,面粉又经过特殊工序加工,吃到口中既有一种淡淡的甜香味,且有十分筋道。那时春节时,奶奶用收的细白面蒸各种各样的馍,有小花卷,菜包子,油面包子,但不管是家人还是家中来客,最喜欢吃的,也最早吃完的还是黄儿粑粑。

荞麦凉粉

现在市场上卖的  凉粉品种繁多,也有些自称“荞麦凉粉”,但奶奶做的“荞麦凉粉”和现在市场是卖的荞麦凉粉是完全不一样的,色泽和口感更是相差很大。奶奶做的荞麦凉粉完全是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农村人说:用这样的方法做出的荞麦凉粉,扔到水井中三年后从井里捞出来,它不变形也不变色。

奶奶做荞麦凉粉,首先要把荞麦皮壳去掉。这也是个技术活,去壳后的荞麦不能弄成碎粒,荞麦的三角形仍然棱角分明。制作凉粉时,先把去壳的荞麦粒倒入一个大盆内,倒入清水,把荞麦粒浸泡半晌,等荞麦粒泡透后,把浸泡过的荞麦粒分几次倒在厨房的案板上,均匀的摊开,然后拿一个大瓷碗,双手抱紧碗在案上反复滚压,然后把滚压成薄饼的荞麦胚子又倒入准备好的大盆中,再倒入适量的凉水,双手用力反复在盆中抓,揉,搓,等盆中水与荞麦胚子中的淀粉融合成浓浓的面糊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箩面的箩儿对盆中的面糊进行过滤。

那时家中用的是大黑老锅,在锅中放一个短一点的擀面杖,将箩儿放置在擀面杖上,将面糊倒入,用手在箩儿内搅动,轻压,是原料内的淀粉基本过滤完。等过滤快结束时就开始烧锅。这时灶膛内边烧火,边用木勺在锅内搅动,如果感觉太硬,继续再加水过滤原料,但切不可直接加入凉水。凉粉的软硬要掌握得十分精道,过软过硬都影响凉粉的口感,要特别注意。奶奶的办法是用木勺作试验,木勺在烧熟的凉粉锅中基本能站立刚好,如果用手动一动,木勺不倒,就说明太硬。当然这一切都是凭多年的经验。

凉粉做好后,大部分盛放在准备好的大盆中,锅内剩余小部分和粘的刮刮摊在案上。等凉粉基本晾冷后,将盆中的凉粉翻倒在案上,就可以吃了。

用这种传统方法做的荞麦凉粉,像雪一样白亮,又像婴儿的屁股一样光滑柔软而富有弹性。奶奶做的凉粉,吃着清香爽口,十分筋道。可以用蒜水或辣子醋水调着吃,也可用岐山肉臊子,加入蒜苗炒着吃。可以切块,也可以用捞子捞成面条一样的细条调着吃。吃臊子面时还可以切成小丁丁作底菜,绝不糊汤。摊在案上,里面有凉粉刮刮的更是特别好吃,吃起来有一种独特风味。

核桃干粮

核桃干粮是岐山农家又一道特色小吃。

核桃成熟后晾干,砸取出核桃仁,桃仁放在铁锅中,用文火炒熟,加入少许调料和食盐,倒在怼窝里捣成粉末状备用。

过去,核桃这种油性坚果很少,产量也很低。平原上几乎看不到核桃树的身影,但我家在箭括岭山脚下周原西杜城村,距家十多里的北山上,有生产队常年不离人老山庄,山庄核桃树很多,每年每家都会分到不少核桃。奶奶每年都要烙两次核桃干粮,一次是种麦时,一次是腊月23日祭灶时。

秋季种麦,劳动时间长,一般早上6点出工,上午11点左右才收工。所以在9点以前每家每户要给地里的人送一次吃的,农村人叫“送喝的”。每当这时,奶奶就烙核桃干粮,再送些汤水之类给地里劳动的父亲。

而每年农历腊月23日,是农村人祭灶的日子,祭灶是农村人很讲究的一个节日,被称为小年。那时农村的老一代人都信神,家中神位齐全。灶堂有灶神,(灶爷)大门口有土地神,磨坊有磨神,井房有井神,就连粮仓中也有仓神爷。但在一个家中最尊贵的还是灶神,被尊为一家之主。传说每年腊月23日,灶神都要去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直到大年30日才会回到人间,继续尽职尽责。故此灶神的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腊月23的祭灶日是为灶神爷赶远路准备食粮,而干粮馍最容易携带。为了让灶神高兴,奶奶每年都要为灶神爷烙最好吃的核桃干粮,献给灶神爷。

烙核桃干粮一般都用上好的白面,也就是过去农家磨面时收的二遍三遍面粉。把面发好后,放在案板上揉成一小坨一小坨的面团,然后分别把面团擀成薄薄的面饼,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仁摊洒在擀开的面饼上,再用手紧紧的将面饼卷起来,拧成螺纹形面团,再一次用小擀仗擀成约十公分大小的小圆饼,放在铁锅中,用文火烙熟。注意,馍饼上既要有明显烙花,又不能有焦黑状。

核桃干粮吃起来,有一种浓浓的油香味,口感极好,百吃不厌。还有核桃饺子,农家人叫核桃煮角,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也都是一种稀有食品,做起来十分麻烦。也可能有许多人从来也没有吃到过。

我现在老了,已无所作为了,但当我每天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看到沿街的小餐馆,在走马灯式的更换经营者,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由得感叹,在全民都在做生意的今天,卖吃食这个没有高技术含量 的行业,越来越难了。试想,如果有人把这些旧时的岐山农家小吃能原汁原味的开发出来,放在街市上,改换一下人们时下的口味,也可能是很受欢迎的。

而作为有着久远厚重饮食传统文化的岐人, 我更希望这些旧时的岐山农家小吃,能发扬广大,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口福。

于同兴,笔名,于辉,箭括岭山民,男,退休公务员,岐山县京当镇杜宫村人。爱好文学,退休后在有关刊物书报,平台发表纪实散文等20多万字。著有纪实散文集《风雨流年》《流淌的岁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