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袋子与郭带子演绎郭扶场的传奇
作者 邓世全
明末清初,郭扶场河边古大道旁有几间草房小铺,是供过往行人歇脚的幺店子。那时有座小庙叫万天宫(现在郭扶小学校址)。
围着万天宫,铺面数量慢慢增加,居住户数渐渐扩大,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庙会逐渐形成。
薅之坝和河两岸有了十几户,那时的赶场坝人口较多,常有物品交易,但是没有形成固定的交易日。
这时有乡民提出在地势宽阔的郭扶场建场,得到商户和居民的一致赞同。
大家相互联络亲戚朋友,消息传开又搬来几户人家。
定下了黄道吉日,开场的前几晚,皓月当空,流云飞渡,人们便将郭扶场取名月来场。
场上郭姓从螺丝县(长岭)搬迁而来,有一叫郭维屏的后生学了纺织丝帕手艺,人们赶场买小丝帕(手巾)包提东西,用来作袋子很是方便,因为来至于郭氏,人们习惯性叫它郭袋子。
由于他头脑灵活,经营得当,袋子贩销乡里,较为富裕。
郭氏很善良,在场口溪河上建石桥,方便乡民来往。雍正13年天干,他们为难民赠斋。
人们十分感激,便联名上书县衙,取得知县杜兰友批准,将月来场更场名为郭府场,桥名命为郭府桥。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知县邓金榜来此言道,“府字有损上方,这里哪称得上府,你们郭氏赈灾有匡扶之义”,便将郭府场更名为郭扶场,当地人亦称郭扶场为郭袋子场。
郭袋子应该是哪几个字现在争论不休,写郭带子的也很多,其实两个都是正确的。
郭带子的来历,来自于地下党员谢予在郭扶场的地下工作,人们把他隐叫成郭带子,地下党要去郭扶场传递情报就说去郭袋子买带子。
后来,郭带子的名声越来越大,自然就叫郭带子了。
那么,为什么叫郭带子呢?
1948年冬,谢予受党组织派遣,到川黔边境一带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抗丁、抗粮、抗苛捐杂税的斗争。
在此期间,他租住在仁家湾朱智垣(王良将军的二舅,地下党员)家佯装成小商贩,活动在郭扶场,组织郭扶高青地下党员开展对敌斗争工作。
他胸前挂个隔筛,筛子里摆有香烟、针线等小商品,颈脖子上挂鸡肠带(一种棉绳编织的布带),为掩人耳目,他走一路吆喝一路:“扯一尺,送一尺了!”
其实,这是是他们的接头暗号,地下党员便去碰头接受工作,他们要去郭扶场,就说去郭袋子去买带子。
时间久了,人们就把谢予叫成了郭带子。后来,地下党的书信来往中,写郭带子就是指谢予,这样既隐蔽又保险,郭带子的名声越来越大了。
注:
谢予:重庆市原巴县人,1928年出生。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0月,受津綦特支书记向天培委派,到津巴边区开展工作。
1948年冬,谢予受组织派遣到川黔边一带的农村组织农民开展抗丁、抗粮、抗数捐杂税的斗争。
1949年6月,成立中共綦江县委, 向天培任书记谢予任副书记,11月27日綦江解放。
作者简介:邓世全,六零后,綦江区郭扶镇三塘村书记,綦江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僰俗》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