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83《斑文鸟》

斑文鸟

白头文鸟忽然间就失去了踪迹,没有任何前兆就消失的一只都不剩。鸟类的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很难搞明白他们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也许他们走的时候是打过招呼的,只是我们无法理解。

我们没有移动,是因为几乎是白头文鸟飞去的同一时间,斑文鸟蜂拥而至,依旧是那些芦苇的舞台。只是瞬间换了演员而已。

他们同样是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有着与白头文鸟同样的身姿,只不过是换了一身服饰。他们整体呈现褐色,尾部有较为特殊的橄榄黄色,其余下体白色具明显的暗红褐色鳞状斑,这些明显的鳞状斑正是他得名的原因,也是区别于其他文鸟的特征。

他们是东洋界的鸟,喜欢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温暖地带,很少迁徙,为当地的留鸟。我曾在国内的南部地区观察过他们的灵动,也曾在家乡的湿地公园见过他们身影。但是,他们出现在北方的原因不是自然迁徙,是被人类捕捉后长途贩卖的结果。

斑文鸟习惯集体行动,活动轨迹又在离地一米左右的近地层,他们总是被人类的鸟网捕获,辗转到遥远的北方,被用于放生人群主要的购买对象。

他们的命运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类的善心而改变,而这些善心满足的前提是一部分恶劣行为导致。为了利益,人类总是在巧取豪夺,这其中必然会改变其他物种的行为,关乎其他物种的生命,甚至是剥夺其他人类的生命。也许,弱肉强食这个规则从来没有因为文明程度的提升而改变,只是隐藏在更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后面。

眼前的斑文鸟就是受害者,只不过这些个体暂时还是安全的。他们几十只,上百只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喧闹着这里的繁华。偶尔有摩托车会轰鸣着经过,他们便会在一阵密集的警示哨音中群起而飞。

他们的飞行迅速,两翅扇动有力,可以发出呼呼的振翅声响。即便是逃离式的飞行,他们依然会紧密成一团,上下翻飞,形成壮观的情景。

我们相伴了大约有近一个小时,无论是我的镜头还是大脑都将其深深记忆。我庆幸这次相遇,感谢这里的环境给了我们亲密接触的机会。
观察鸟类距离往往是最硬性的指标,我曾经犯过很多错误,自认为熟知的鸟当他作为标本或被捕捉后拿在手中的时候却无法辨认,这也就说明以往对于他们的认知都停留在雾里看花的状态。
这次相遇,对于斑文鸟的记忆是深刻的,因为他们几乎就在我的眼前活动,伸手即可触摸。我希望我与他们的距离可以时刻保持这样,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心里距离。他们不应该是人类换取利益的工具,因为他们是我们不可获取的邻居。

我的两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