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00000块去山沟里搞科研,讨不到老婆谁负责?

明年上半年,FAST将接受国家验收。届时,全天候的观测节奏,将使得现有的驻地人员“捉襟见肘”。为此,FAST面向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10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因为此前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科技日报2018/10/29)

FAST是什么?

搜了下某百科,概念是这样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看起来很高大上对不对?

但科技日报却感慨,《“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我却要说,年薪10万——活该你招不到科研人才。

看了这篇新闻,可知,FAST此次共招聘24人,涉及数据处理、数据中心运营和通信维护等岗位,要求科研人才能够长期在FAST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

招聘为聘用制,但在工作相应年限后,表现优秀者可入编。

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可以达到10万左右……

驻地偏僻、条件艰苦,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趟家,会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而且FAST验收后,工作不像建设期和调试期那么有挑战性,可能会比较枯燥……

年轻人看来可能更像坐“冷板凳”,短期内也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

一句话,条件艰苦要求高,表现优秀——才可能——入编。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入职后,可能又是这样那样的学习,这样那样写报告,占掉很多做专业工作的时间。思想也无法天马行空,大开脑洞——而这是科学家出成果所必须的。

其实,说实在的,算下来,每月8000多块,并不算低。

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为107815元,排在IT和金融业之后,高居第三。

可为何应征者稀呢?

我觉得,报上讲的很多原因,是青年科研工作者都会遇到的,比如英文要好,要夜班,要与家人长期分居,要坐冷板凳,以后会枯燥……

实际上,真正的七寸,在于让年轻人到山沟沟里面,他真的会失去很多东西啊。

不说其它,就说找对象。

拿一样的工资,一年见到的同龄男女,可能不如城里同学一天见到的多。

这还要不要结婚嘛,要不要生娃嘛。

要不要响应号召生二胎嘛。

说白了,就是机会成本太高。

能得到的不比同学多,失去的却比同学多得多。

科技日报文末写到——若干年后,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或许将从FAST诞生,而目前,FAST最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你。

似乎写这文章的人不知道,这年头,最可笑的,就是无法让人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却让他们用所谓的情怀当饭吃。

很多人喜欢拿科学家和明星比,用挑动情绪收割一波又一波的智商税。

其实,明星和科学家,有什么好比的呢?

农民不种田,明星就得饿死,农民是不是该把粮食卖到天价?

但科学家可以和科学家比,中国的可以和外国比。

天眼项目如此重要,要求如此之高,地理位置如此之偏,去那上班的人要付出的,如此之多,为何就不能让他们比同学多拿一倍甚至几倍的工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谁说做科研,就一定得两袖清风?甘坐冷板凳?无欲无求?

大家都是人,都要生活,都希望人生能精彩啊!

其实中国不差钱,往教育上、医疗上、科研上多投一些,完全做得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