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晒书·吃书
明代学者景清,曾向一个藏书甚丰、秘不示人的朋友借书而遭到拒绝,再三请求,才答应借用一夜。景清如饥似渴,挑灯夜读。掩卷之后,深为此书不平——如此好书,落入藏而不读者之手,真是不幸。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当他的朋友急匆匆跑来取书时,景清故作惊讶,矢口否认:“我哪里借过你的书?你说这是你的书有何根据?”双方争执不下,他的朋友怒气冲冲诉上公堂。官吏询问此书的内容,景清对答如流,而他的朋友却张口结舌。于是,官府把书判给了景清。事后,景清马上把书还给了朋友,并说明这祥做是因为对方死藏书籍而不阅读,开了个玩笑。他朋友听了,神情尴尬,哭笑不得。
古时,有位饱学名士外出游学,途中遇见一读书人正在晒书,厚厚薄薄的书摆了一地,绝大多数都是崭新的,看起来从未有人读过。当时,已有不少人围观,那读书人也为自己藏书之丰而洋洋得意。名士见此情景,心念一转,走上前去,解衣袒腹,躺在地上。众人见他晒自己的肚子,十分惊奇,纷纷上前围现。那读书人带着几分厌烦、几分奇怪,问道:“你疯疯癫癫的在干什么呀?”名士不恼不烦,笑嘻嘻的答道:“你不是在晒家中的藏书吗?我也想晒晒我腹中的藏书啊!”读书人听了,险上红一阵,白一阵,赶紧把满地的书收进屋里。
以上两个故事,异曲同工,对那些藏书而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人颇有针砭意义。
买书是为了读书,读书是为了学知识长本领。但渴望读书的不一定买得起书,而买得起书的又不一定喜欢读书。所以,藏书与学识有时并不成正比。如果只有藏书的嗜好,而无读书的兴趣,终不能吸取书中营养。“藏”书万卷,最多只能算个收藏家;而“读”书万卷,却能成为饱学之士。藏书万卷,并不值得骄傲;学富五车,才可引以为豪!家存千册劳翻晒,那及“胸藏万卷凭吞吐”?
当然,不是“摆谱”的藏书又另当别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