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次旅行途中,导游搞有奖竞答活动,有一题是“上海简称‘沪’指什么?”我看大家都有点茫然的样子,就答了“渔具”。导游发给我奖品,还夸了一句“你们这个团,啥题都答得出!”。
这得感谢小学上的乡土历史课,老师讲:上海,是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她的简称“沪”和“申” 。为什么简称“沪”?因为上海老早是小渔村,“沪”是捕鱼工具。
那么,“沪”长啥样?又怎么成为上海简称的呢?
“沪”为何物?
南朝梁陈间大学者顾野王(519-581)《舆地志》对“沪”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300年后,晚唐诗人陆龟蒙也说:“列竹于海澨曰滬”。此“滬”(简化字为“沪”)比“扈”,多了三点水,但两者明显是一物。
但它长啥模样呢?我们1980年代的小学乡土教材没有讲到,各出版物也众说纷纭,有的“沪”像小背篓,有的像竹簸箕,有的像龙虾网……最近,读了周敏法先生《从渔具“沪”的样子看“沪渎”的性质》一文,才明了“沪”即“插网”——真是一语破天机。
滩涂、插网和小船 图片来源《南汇县续志》彩页
周先生能够洞悉“沪”的奥秘,是因为长在浦东海边见过“沪”;而我能够理解他的“沪”,是因为1995年夏天曾下海到“沪”捉过一次鱼。为何我这么肯定“沪”就是“插网”,而不是其他渔具?因为其他渔具都不是“插竹列海中”或“列竹于海澨”的,“沪”是上海地区一种超级大气的海中捕鱼方式。“沪”(插网)设在外海塘外约1公里滩涂上,距人民塘3-4公里。我和大哥是骑一辆建设牌摩托车过去的。鱼把头是大哥的亲戚,沾了这层关系,我俩才有机会下海“捉鱼”。同行者约20人,每人带一背篓,一虾兜。我和大哥只带了背篓和一壶水,大哥也是首次去。现在想来,第一个在大海里利用潮汐现象用“沪”捕鱼的人,是天才!所谓“潮汐”——朝潮为潮,夕潮为汐,海水受日月引力而定时涨落。“插网捕鱼”要有较大的潮汐差,以及开阔、走势平缓的海滩,底泥能插住竹竿,还有鱼要多,捉起来才有劲!可惜,世上大多数海滩,不适合“沪”……在顾野王时代,“沪”很自然,插了竹竿(排)以后,完全等潮水把鱼送进来,去捡一下鱼就可以了——漏网多少不计较。现代的插网,则稍复杂,渔网高2米多,长数百米,甚至数公里,原理有点像“宣传横幅”:上下两边各有一根绳子,用于固定。潮水来时,鱼把头在小船上作业,先把上沿一根绳子松掉,放鱼和水进来。等潮水涨到位了,把上沿绳子拉起固定在事先立好的各根竹竿上,把网张开,水退而鱼留下。网脚设在退潮后海水边缘,使捕捞面积最大化;下沿贴地固定,有少许水,鱼不会被晒死,也方便捕捉。亲戚管的“插网”长1公里,来回捉一趟需要2个小时。由于“赤手空拳”捉鱼,我和大哥不时扑来跳去,水花飞溅,在“大部队”中十分扎眼。大鲻鱼在水里,劲出奇大,身上还有刺,每捉一条,狠命挣扎,手掌都要被扎的生疼。而其他“渔友”,都是用虾兜“舀”的,真羡慕他们。收工时,除了我和大哥,其他人都集合到了鱼把头那里,依次把背篓中的鱼倒进船舱,鱼把头从中挑出一些略小的鱼“返回”,作劳动报酬,价值约15-25元。鱼把头的收获,则估摸有400斤鱼,大鲻鱼连夜送上海饭店。听他们讲,那天鱼不算多,大汛时,一潮往往有几千斤。除了鲻鱼,还有鲈鱼、白鱼、花鲢头等。回来的路,要背20多斤重的鱼篓走1公里的滩涂!8月的天空,青天如璧,骄阳似火,脚下淤泥过膝,迈步艰难。水壶里的水,早已喝光。看到有人捧起身边小水潭的积水喝,我也忍不住,捧起来就喝。哦,是清冽的淡水!那天晚饭吃自己抓的鱼,无比的清香和肥美!老实说,几十年来,再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鲻鱼!
沪渎、沪海与上海简称“沪”的由来
《上海通志·大事记》记载:“西晋建兴元年(313) 有两尊石佛像浮海而至沪渎。梁简文帝萧纲作《浮海石像碑铭》首记‘沪渎’之名,敦煌莫高窟三百二十三窟有壁画反映此事”。《浮海石像碑铭》原文是这么说的:“松江之下,号为沪渎,居人以渔为业。”从中可知,两晋南北朝时,古松江入海处地名“沪渎”,当地人“以渔为业。”唐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虞潭传》云:“……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姓赖之。”,记载了虞潭为防御海寇入侵,于咸和元年(326),在古松江口修筑了军事堡垒——沪渎垒的故事。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成帝即位时 , 出为吴兴太守,诏转吴国内史。至晋隆安三年(399) , 五斗米道孙恩 , 率兵十万从海上破上虞 , 陷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沪渎垒,缘海备恩”(《晋书·孙恩传》)。孙恩果然缘吴淞江进袭 ,袁山松守沪渎城 , 城陷被害。至宋代,沪渎城已大部沦入江中。现遗迹不可考。《上海地名志·大事记》认为“西晋”时,“云间、昆山、沪渎、谷水等名称出现。”,这是较稳妥的表述。实际上,沪渎地名可能出现的更早,只是尚缺乏文献的佐证。沪渎还有一个名字“沪海”。南宋《绍熙云间志》引《吴郡记》载:“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为何叫沪海?因为古松江入海口十分开阔,至唐代时,尚“阔二十里”,称为海在情理之中,而这片海里,“沪”(插网)是随处可见的标志物,故称沪海。唐天宝十年(751)始置华亭县后,沪海这个地名开始被华亭海取代。而北宋熙宁七年上海建镇(1074)后,沪渎地名,开始被上海取代。而沪渎江,“宋时阔九里,后减至五里、三里、一里”。再后,该地沿海不断成陆,海岸线东移,“沪海”“沪渎”“沪渎江”地名,逐渐淡出历史文献。“沪渎”“沪海”是上海地区的旧称;沪,能够成为上海的简称,是因为沪海、沪渎,两个使用了数百年之久的地名,在人群中形成的历史记忆的延续。
沪不但是上海简称之一,也与上海得名直接相关。
沪渎,还有一个名称“沪海”。在《吴郡记》中记有“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吴郡记》,在唐初魏征主编的《隋书·卷三十三》中记载为晋代顾夷所撰。说明在晋代时,沪海之名,列在沪渎之前。但后来,沪海之名较少见诸历史文献,原因可能在于,唐设华亭县后,沪海之名,被“华亭海”取代。
古时,常以上、下方位词区别同一区域内的两个部分:如上沙、下沙,上洋、下洋,上乡、下乡等。在“沪海”(华亭海)这片海里,也分为“上海”和“下海”两个区域;上海浦是“上海”区域的一条河,下海浦是“下海”区域的一条河。
上海镇,可能得名于上海浦,也可能直接得名“上海”这片“海”;而上海浦河名,则无疑也得名于“上海”这片“海”。
故,现在上海之名,归根结底,得于“上海”这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