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教学案例⑤-房山篇|基于智慧学伴平台资源的闭环式在线教学
本文来源于智慧学伴公众号
编者按
202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市房山区教委联合执行的“大数据助力房山区教育质量改进”教育工程指导下,房山区葫芦垡中学赵海龙老师在线教学期间利用智慧学伴平台开展了闭环式教学模态。本期,教学案例第5篇(大数据系列案例第7篇),我们一起走近智慧学伴深度应用之基于智慧学伴平台资源的闭环式在线教学。
物理的密度及其应用
赵老师教授了七年级、八年级各两个班,共计120多名学生,本期案例以赵老师教授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智慧学伴平台资源进行闭环式教学。
活动1: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微课,支撑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密度公式、密度单位、换算密度公式以及单位换算,之后是密度应用。密度单位、密度单位的换算相对来说难度较低,属于A层级中的A2-1——通过探究总结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应用中关于无量筒的情况下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属于高层级能力C3-1——能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赵老师选择平台中“密度单位与换算”、“测量物质的密度”推荐给学生,并提供相应学案,让学生自学,完成学案并提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赵老师可以通过平台关注到学生学习微课的进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
活动2:基于智慧学伴平台测评,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赵老师在学生学习完微课后,在智慧学伴平台公共题库中找到相应试题资源,通过日常测评的方式发布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之后根据智慧学伴平台生成的相对应的测评报告,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得分率情况来看,第3题和第4题的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对无量筒情况下如何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整个实验原理(密度公式、等量替换的方法),实验步骤掌握不牢固。
活动3:基于测评情况制作微课,查漏补缺
赵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能力,录制微课。微课主要内容包括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讲解,并进一步对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无量筒情况下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重难点主要在于如何求出液体的体积,赵老师在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下,巧妙使用了密度的物理意义,降低计算量,快速求解出水的体积,进而求解出未知液体的体积,
把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平台,推荐给学生,学生学习视频之后,再发布日常测评,进一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本知识点,形成闭环式的在线教与学。
活动总结
中心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学伴”汇聚学生学习过程大数据,对知识能力结构建模,从而发现学生的学科优势和问题。基于大数据教育公共平台利用专家指导、网络教研、定向培训以及组织校际、跨区交流与研讨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精准教学、教研人员精准教研、区域精细化管理,达到“评-学-教-研-管”一体化的目标,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基于中心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炼总结形成的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改进模型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完善,受到一线教育实践者的普遍认可,目前服务了北京市通州区、房山区,广东汕尾,福建福州等多个地区的师生。项目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典型示范区、示范校、示范课。其中,以智慧学伴平台为基础的闭环式教学模式就为典型之一。
闭环式教学模式图
基于智慧学伴平台的闭环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在线教学期间,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线学习能力。此在线教学模式分为六步:
第一步:推荐自学微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在智慧平台上选择适合学生自学的微课(基本是A层级的资源)推荐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每位学生观看微课的进度;
第二步:制定自学学案。教师根据微课内容,制定导学案,给学生脚手架,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微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为后续的测评奠定基础;
第三步:发布相关试题。教师选择智慧学伴平台公共题库中或个人题库(自主创建的试题)与推荐微课内容紧密相关的试题,以日常测评的形式在平台上发布给学生进行测评;
第四步:查看测评报告。学生作答、教师批阅结束后,智慧学伴平台生成相对应的测评报告,教师查看报告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步:制作相关微课。针对学生在测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本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行微课制作,然后上传平台,推荐给学生进行观看,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补救;
第六步:发布反馈性测试。学生学习完微课后,教师再次发布日常测评进行反馈性的测验,检查学生最终学习效果,如果效果良好则进入到第一步不同知识点的学习,从而形成闭环式教学。
本期展示课,房山区葫芦垡中学赵海龙老师基于智慧学伴开展的闭环式教学,有效利用了基于3×3关键能力指标体系的微课、测试工具、数据报告,把握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贴合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线学习能力;是对在线教学模式的一种生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