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能阻挡你成为更好的人
—新年突破7种限制—
任何评价
本质上都是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限制
Day 3:突破外界评价的限制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 熙龙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很搞笑的帖子:
过年了,如果七大姑八大姨问你: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一定要自信地回答:两万多一点!记住,要自信。
一条幽默信息,实际上揭示了一种现象:逢年过节,广大青年回到老家,又要面临各种追问和评价,这对有些人来说,会感觉压力山大。
为什么有的人会格外在意他人的评价?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活得更自由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样的人,会在意外界评价
电影《白日梦想家》
Wong(化名)是我的一个朋友,她就是一名典型的“外界评价依赖重症患者”:
同事说一句“你的口红颜色真好看”,她就能为此高兴一整天;但如果有人说“某某性格特别不好”,她就会焦虑一整天,反复想着对方是不是在暗示自己。
总之,她的心情就好像是由过山车构成的一条曲线,随着外界的评价起伏飘荡。
有很多人会像我的这位朋友一样,让自己活在外界的评价里。比方说:
有人问你怎么还不结婚,TA就会想“这人在嘲笑我不正常”,然后为此郁闷一整天;
有人说某某人很孤僻,TA听到了就会想“哎呀,我也是这样,怎么办”,然后为此难受一整天;
从这两个简单的举例中,你或许会发现,活在别人评价里的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易受暗示:
这类人通常都比较敏感,在和其他人接触的时候,非常在意对方的说话内容、说话语气,甚至是说话的表情。如果对方说的某些东西让自己觉得不适,TA就会马上联想到对方是在评价自己,并且紧接着就上演一阵自导自演的内心戏,并且很想努力去证明自己不是对方评价的那个样子。
对于这类人而言,TA自己就好像是一个原本清澈的池塘,别人的话语或表情,都可能成为一种颜料,投进这个池塘,而后这个池塘在外界的影响下,变得五颜六色、混沌不开。
2. 喜欢给自己贴“我不好”的标签:
在意外界评价的人,比较容易认同他人对自己的评判,尤其是负面的评判,他们习惯通过他人评价,给自己贴上“我不好”的标签。
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的自身就好像立在马路边的电线杆,别人的评价和言论,就好像各种小广告,TA无力还击,只能默默承受这些广告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标签。
你为什么会在意外界评价
01
秘密就在于,这些人缺少稳定的自我感,在人际交往中,出让了自我的边界,认同了外界的质疑和评价。
我们可以把每个人想象成是一个由多面构成的立方体,而每一面就是我们应对不同关系的不同“边界”,若干面边界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边界。
通过自我边界,我们捍卫自己的自尊、自恋和属于我们的自我价值观。
一个有稳定自我感的人,会自如地守卫住自我边界。当外界以评价或者敌意等形式入侵的时候,这个人由于有清晰的边界,就不太会受到这些来自外界信息的影响,因为TA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相信什么,自己需要什么。
02
我的朋友艺龄就是一个内心笃定,拥有稳固自我的人。作为一个38岁的单身女性,在面对外界非议的时候,她总是一副淡定从容、老娘不怕的气势,然后在冒出类似“你们哪个结了婚的,就敢肯定地说过得比我幸福?连自己都没底气,还跑到我这来催婚,你们好意思吗?”说毕,周围鸦雀无声,无人敢反驳。
对于艺龄来说,她坚信自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坚信自我的深信的婚姻价值观,这些都组成了她坚硬的自我内核,导致外界的评论对她毫发无伤,一点办法没有。
但是,还有一些人,不像艺龄这么强悍,他们内在的自我会比较弱小、不稳定,常常充斥着“我很不安”的感觉。
对于这些人而言,由于内在找不到力量,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外界,希望从外界找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来抚平内在的这种不安感和匮乏感。
于是,外界的评价,就成了他们确认自我力量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为了获取自我力量,向外寻找的人通常都希望获得正向的评价,于是,讨好或者易愤怒就成了这些人典型的行为模式。
讨好,是为了祈求外界的肯定;
易愤怒,是为了否认外界的负面评价。
特别在意外界评价的人,就好像是没有皮肤的人,他们抵御不了由评价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总是活得格外敏感而又小心翼翼。
如何摆脱对外界评价的依赖
外界的评价,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好像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一样,给自己套了一个大罩子,让自己活得拘谨难受、不快乐、不自由。
如何摆脱这种过度依赖外界评价的模式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核心因素,在于你要找到你自己,确信你自己。
如果你没办法确信自己,可以尝试下面这个小练习:
任何评价,本质上都是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限制,人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愿你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被外界评价影响,也不随意评价他人,以自由的状态,去拥抱人生路上的无限可能。
···
作者:杨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