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1年9月24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星环科技承办的中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讨会在星环科技总部圆满落下帷幕。
会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舒静主持,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上海中医药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苏钢强,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杨华元,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处一级调研员姚玮莉,上海市第六人民院党委副书记岑珏,龙华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孙鼎,星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正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凡凡,北京喜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勤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大数据与云计算部副部长徐莹,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学科秘书李芳杰等人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本次会议主题是 “中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会上嘉宾们围绕中医药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中医人工智能教学与实践以及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思路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01
加速智能医学人才培养进程
推动医院教育创新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杨华元在进行《医共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主题分享时首先谈到,当前我国医疗创新能力不足,中医药行业急需智能医学人才的培养来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长远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杨华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依据国家智慧医疗发展战略需求,围绕发展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总体目标,坚持厚基础、重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中医药多学科教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智能医疗、人机交互、大数据等技术,另一方面可以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临床和企业实践为抓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学校已经与星环科技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在中医人工智能和教学实践的4个模块也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
一是智能医学检测和可穿戴式设备,包括中医四诊、经络检测等;二是中医工程与医学大数据挖掘,比如中医专家系统、中医专家知识图谱、活态传承等;三是智能医学信息处理与中医服务机器人,以打造推拿机器人和艾灸机器人为主;四是智能医学康复设备的制造。
对于以上四个模块,上海中医药大学计划采用智能化、集成化和移动化的中医诊疗体系来面向医院、社区和家庭,通过远程互联网大数据来对接居家养老、慢病管理、医疗信息化、辅助决策,中医治疗等医疗服务。
杨华元教授在演讲中坦言,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数据建模、数据采集、数据治理等技术问题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希望可以和星环科技紧密合作,以项目为导向,切实解决医院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02
数字化基建背景下
智慧医疗已逐步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数字化大健康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发展,数字化基建占比近3成。“信息技术+医疗健康” 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出台,为推行智慧医疗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数据的激增将会导致越来越多的IT基础设施建立在一个数据平台上,使用人工智能改进流程自动化和科学决策。
星环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元浩在进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主题分享时介绍,到2023年,65%的患者将通过数字医疗门户获得医疗服务;到2025年,65%的医疗影像工作流程将使用人工智能来检测潜在疾病并指导临床干预。未来不久,数字医疗服务将会成为一个全新的趋势。
星环科技创始人兼CEO 孙元浩
数字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大数据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各种信息的采集、监测、治理。包括智能早筛、药品溯源、医疗健康数据共享、重大疾病监测、传染病防范等。医院可以将现有的业务数据从底层打通,通过技术支撑平台分散到各个部门、科室,以此构建支撑复杂关联查询和即时查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个性化诊疗、不良事件预警、智能分诊、医院管理等应用。
孙元浩在演讲中说到,现在大数据平台在医院的应用还比较初级。一方面是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各家医院的系统差异比较大;另一方面,数据主要的名称规范的工作量相对复杂繁重。星环科技希望未来可以加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服务等内容,共同促进数字医疗门户的建立,实现中医药行业多应用场景落地,推动智慧医疗快速健康发展。
03
智能中医诊疗平台赋能基层
构筑 “健康中国” 坚实基础
中医虽然简便廉验,最适合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实际需求,但是按照传统模式中医普及较难,基层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存在着矛盾。上海正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凡凡介绍说。
正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凡凡
他在《五位一体中医诊疗平台赋能基层》的主题分享中提到,中医在基层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尤为重要,而中医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则可以发挥巨大优势,通过人工智能软硬件结合赋能基层,可最大程度帮助中医在基层真正达到可及性和可得性。
据统计,全国约有95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服务7亿人,但硬件设施覆盖后的人才覆盖亟待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不足及药品供应链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医结合现代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以形成技术合成-数据管理-专业研究-服务链接-教育培训五位一体的中医四诊智能化平台闭环,从而赋能基层医生,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为 “健康中国” 构筑坚实基础。
04
智能中医可穿戴设备
赋能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在逐渐形成智能诊疗体系的同时,其穿戴设备也在逐渐智能化。
北京喜马医疗科技副总经理黄勤华在《中医可穿戴及应用场景》中提到,当今中医 “望闻问切” 的诊疗过程受到时空限制,必须当面完成,且不同医师对同一病例的诊断可能有较大差异,但 “互联网+云端远程医疗” 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快速捕捉物联网远程体征,对病情做出精准判断。
北京喜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勤华
目前,智能中医可穿戴设备已应用于多个场景。如街道社区健康管理、连锁药店客户体质检测、康养机构慢病调理、海外推广、中医养生和茶文化、智慧人居等。
05
三维影像重构筋膜结构
实现中医经络可视化
随着数字化基建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不仅体现在各个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诊疗形式上,例如针灸。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岑钰在进行《超声诊断与针灸效应》的主题分享时介绍,针灸传统理论来讲,经络学说众多,筋膜学说是其中比较热门的一种。利用筋膜的三维重建,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筋膜的结构显示,包括骨折的部位、神经损伤的部位等。
上海市第六人民院党委副书记 岑珏
例如做一个在肘关节附近的神经周边的肿瘤手术,可以利用筋膜超声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在某一分支给它做一个三维选项,此时手术就是一个微创的小切口,医生在没有任何神经损伤和其他复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肿瘤切除。目前三维透视的超声主要应用在多发伤创伤的诊断和辅助治疗等方面,其在许多病例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06
促进中医药术语数据库建设
构建语义网络与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大数据与云计算部副部长徐莹在《语义网络与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的发言中最后补充道,中医的长远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智能医疗体系的构建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更需要以底层的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为抓手进行智能升级。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大数据与云计算部副部长 徐莹
中医药现代知识来源多样、多模态,知识体系动态变化,而以现有的中医药术语标准等为基础,构建中医药术语数据库和语义智能理解原型平台,在中医文献中挖掘中医基本术语,可以为中医药基础术语框架研究和中医药术语的内涵外延及定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07
中医药专家深度点评
期待更多中医应用场景切实落地
会上,各位嘉宾都围绕中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主题做了重要分享,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对中医的智能化教学与实践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苏钢强对中药炮制的智能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当前从海量文库里找出某种中药成分的提取工艺相当于大海捞针,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语言处理,从上万册补习文件中提取中药的炮制方法,类似青蒿素的发现。如果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药物成分提取流程的智能化,则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现在的重点专科,赋能众多医生进行药物合成与设计,这对于科学研究和继承创新基础上的工作来说都非常有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苏钢强
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则表示大数据不仅可以应用在中医药的医疗体系中,而且对于数据更为庞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同样适用,其丰富了同一行业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快速高效地满足了政府部门需求和社会公众需求。
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王国强
此外,星环科技创始人孙元浩向参会嘉宾们展示了星环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基础软件平台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孙元浩表示,智慧医疗需要数据和智能来构筑每一个环节,通过业务上的智能化,资源上的功能化,以及服务上的人性化,实现业务管理与业务数据双向联动的建设目标和应用场景落地。
星环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元浩在向参会嘉宾介绍星环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基础软件平台
通过此次会议,大家了解了中医药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行业中的场景应用,也对未来智慧医疗体系的构建和实现充满了信心。未来,星环科技将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及在医药行业的丰富经验,携手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动中医药行业数字化基建进程,共同促进智慧医疗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