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RI检测新发SLE患者隐匿的心脏损害

最近一项发表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的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要比之前预想的更早,在一些病例中甚至发生在疾病明显活动之前。这项研究是由一个中国团队完成的,他们一直致力于确立使用核磁共振MRI来检测早期心脏损害的有效性。由于心血管疾病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能足够早期地在这类患者中发现心脏损害的征象,就可为及时干预创造条件。

传统心脏MRI方法如晚期钆增强(LGE)对检测涡流、心肌细胞外体积(ECV)这些心脏损害的早期征象并不理想,错过这些早期警示信号可能掩盖心脏已受损害的事实,让病变悄悄发展,使后续治疗复杂化。传统心脏MRI的此种缺陷促使研究者们思考新的心脏MRI序列——如T1 mapping和ECV——是否有助于发现SLE患者早期的心脏损害。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团队分别比较了未使用药物的新发SLE患者、长病程SLE患者和健康正常人的心脏核磁共振T1 mapping、ECV和LGE影像。结果显示,在未使用药物的新发SLE患者中增强前T1值和ECV持续升高,而LGE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相比之下,在长病程SLE患者中,增强前T1值、ECV和LGE都同样升高。非常关键的是这批新发SLE患者不同于长病程SLE患者,他们在接受MRI检查时心肌酶、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都尚属正常,说明增强前T1值和ECV改变可以先于临床症状检测到心脏损害。虽然LGE无法敏锐地检测到SLE患者潜在的心肌纤维化,但这项技术依旧有价值。新发SLE患者若LGE上出现病变,后期心肌纤维化会更加明显,更加广泛。

总之,来自中国的这项研究表明,心脏损害与SLE疾病发展密切相关,新发SLE患者心脏损害很可能是隐匿的。对于亚临床患者,使用增强前T1值和ECV序列可帮助医生早期捕捉到心脏损害的警示信号。

参考文献: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18;70:2014-202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