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手把手:本句救、对句救、半拗可救可不救
近体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就是拗句。句子中出现了拗字,一般就要在相关的某个地方做补救,称作拗救。拗救是后人根据唐人格律诗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如果某个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常见方式,有本句救、对句救和半拗可救可不救三种。
本句自救
在仄平脚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没用平声,那么就会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大忌。为了不影响意境和诗的整体形象,或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平声字替代,那个地方非得用个仄声字,怎么办呢?若遇这种情况,可以在句子的倒数第三字,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补偿一个平声字来救。
具体来说就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则在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如此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也叫“孤平自救”。
关于“孤平自救”,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声,而第一字用了平声,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说是用第一字的平声救了。
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也属于本句自救的一种,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了仄声,分别在第四字和第六字换用平声字作为补偿,即“救”。
对句相救
本句没办法救,那就在对句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倒数第二、三字)都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本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下,五言对句第一字、七言对句第三字,允许为仄声字。
半拗可救可不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五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第六字(倒数第二字)依旧保持平声。这种情况可救可不救,与本句自救、对句相救两种情况的严格性稍有不同。若救,救法跟对句相救相同,也是分别在对句的“倒数第三字”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换用一个平声字。
经常出现的情形是:既构成了本句自救,同时又构成对句相救。
几个拗救的例子
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三字都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登乐游塬》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
半拗未救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出句“一”字拗,对句未救)
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送友人》
(出句“自”拗,对句“斑”救)
既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对句的“无”字既救了本句的“寂”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五”字)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李白《自遣》
(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