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记叙文虚构又何妨?
(插图来自网络)
反方辩友们好:
许多中学生写作记叙文,喜欢虚构,富于想象。我方认为,中学生记叙文写作虚构又何妨?
中学生资历阅历尚浅,亲身实践尚少,如何要求中学生篇篇记叙文都必须写真实发生的事情。有的题目意蕴深厚,主题宏大,如“我和我的祖国”,仅凭自己有限的十余载阅历,全都记叙经历所感,岂不天方夜谭?有的题目需要虚构,如“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我是一个稻草人”,需要想象,发展小说思维,若不虚构,岂不是有意为难?
中学生虚构记叙文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发展思维空间。当今社会,常常批评中学生想象力的匮乏,曾有人写文章论述想象力是怎么消失的,通过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对黑板上一个圆的反应来表现想象力的匮乏。中学生思维已处于黄金发展期、关键培养期,不少同学富于想象力,热爱创作虚构小说,何不顺应其发展,着力提升思维,培养想象。若是要求其写作表达必须真实,则无异于对其精神心灵的扼杀与禁锢囚禁。当前,世界同样呼唤想象思维的提升,如嫦娥奔月、蛟龙探海,都源自于古人的浪漫想象;再如马斯克的飞龙船与电汽车,科技的进步,同样依赖于想象。记叙文写作是否应该虚构,本质上是关于其想象思维培养的讨论。赞许虚构想象,提升思维广度,从中学生抓起,何乐而不为?
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阅历为写作记叙文提供素材,而虚构想象能在写实的基础上更上层楼。曹雪芹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不就是基于他家族的亲身经历而虚构的吗?若不虚构而只是纪实,不写宝黛钗而只写曹家与康乾,不也很单调吗?罗贯中根据历史演绎出《三国演义》,吴承恩虚构想象《西游记》……写作的本质是艺术,而艺术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而言之,可以是中学生记叙虚构的微型小说,广而言之,名著经典依于虚构。若是仅仅拘泥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放,难免肤浅,而有时只有跳出真实具体情境,天马行空一番才能真正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中学生、写作者们,不必再紧紧纠结于眼前素材的匮乏,大胆想象,大胆挥洒吧,自有无垠的广阔与无边的光景!
我方发言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