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注视着你!


“VR女友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周五,《银翼杀手2049》与大家正式见面了。

小十君也在第一时间去影院感受了一下这部号称年度最期待的科幻电影

在周五排雷的时候,我就极力称赞本片为“年度最佳”,我的观感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了。

但其实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是有些担忧的——

殿堂级科幻神作的续集可不是那么好拍的!

1982年的《银翼杀手》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一科幻类型。

潮湿昏暗的街头,阴森林立的建筑,闪烁的霓虹灯和巨幅广告,以及不停洒落的暴雨……

科幻教父雷德利·斯科特用他邪典式的美学风格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科幻质感满满却又略显陈旧的未来世界。

大量侦探片的黑色元素,被斯科特以颠覆性的创想用在了科幻片里,以至于他营造的那种悲观末世的景象,让观众觉得“真实得可怕

极致梦幻的美学风格▼

从来没有人能够把黑色与科幻混搭的如此精妙,也因此本片被认为是新黑色电影的鼻祖,由此奠定了它在科幻影史的崇高地位。

甚至是30多年过去了,一大批忠实的影迷们依然翘首以盼续集的到来。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悲喜交加,一言难尽:

口碑爆棚,票房失利。

IMDb、豆瓣评分8.5超越前作

与专业影评网站的口碑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购票网站猫眼上仅仅6.8的路人评分。

这直接导致了影片遭遇票房滑铁卢。

路人打低分的理由很直接:节奏拖沓缓慢、剧情云里雾里、没有高潮,不好看!

作为观众,我们还是聚焦到影片本身来一探究竟。

《银翼杀手2049》在小十君看来其实是一部科幻文艺片,如同卡布奇诺般醇和隽永。

要想真正看懂这部电影,我们还需了解电影发生之前的故事,就像浮在咖啡上的鲜奶,先有牛奶的甜再有咖啡的苦,这样才入味。

《银翼杀手2049》之所以受一票电影人的关注,更多的在于前作史诗级的影史地位。

我们评价一部科幻电影的好坏,是多年以后,还能否能感受它的魅力所在?

《银翼杀手2049》不仅继承了前作的赛博朋克风格,更自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之前导演过《降临》《囚徒》的丹尼斯·维伦纽瓦把自己一贯的审美情趣带入了《银翼杀手2049》之中,极简主义的科幻美学风让赛博朋克式的科幻基调得以更完美地展现。

冷暖色调的相互搭配,光影的相互补充,每一帧对银翼世界的描画,都可以当做壁纸一样去欣赏。

电影画面色调的变化多样,不仅仅对主题内容有一定的补充说明,更是为本片的银翼世界注入不一样的美学风格。

废土世界的荒凉

未来智能的迷幻蓝

明暗光影的交错▼

此外,好莱坞配乐大师、德国音乐家汉斯·季默用宏大的音乐声效营造了银翼世界的沧桑悲壮,给观众带了震撼的视听享受。

导演丹尼斯刻意拉长的慢镜头,缓缓道来的叙事手法,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沉浸到故事中去。

这种做法虽说在商业上不讨喜,没有其他科幻作品来得惊险刺激,但是却是能原汁原味地展现科幻故事的魅力。

在精美的视觉效果之下,是更引人入胜的故事内核。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包含部分剧透。

坦白地说,复制人与人类的关系这个话题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

从去年大热的美剧《西部世界》到前一阵儿的《猩球崛起》几乎都在探讨着这个命题:

人类取代上帝成为造物主,创造出更强大的生命;

当被造物与造物主一样强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复制人在生理上与人类无异,思维上有植入的记忆作为情感依存,然而地位上却是人类的工具和奴隶。

影片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与1982版《银翼杀手》(故事背景发生在2019年的洛杉矶)一样:银翼杀手追捕复制人

新版的故事发生在老版的30年后,为了交代背景,片方还特地只做了三个短片

三部短片最重要的作用是,解释了影片中出现的“大清扫”和“大停电”

第一个短片介绍了由于复制人造成民众恐慌,人类不得不残害复制人,进行大清扫。

复制人为了逃避人类的追捕,制造了大停电事件,所有数据都消失殆尽,旧型号复制人得以生存。

第二个短片介绍了实业家华莱士(本片大反派)崛起并制造更听话的新型复制人的故事。

第三个短片介绍了旧型复制人萨珀·莫顿(电影开头K杀掉的那个)因为一次见义勇为的行动,让其他人发现他不同于人类的力量,进而被银翼杀手盯上,导致被追杀的故事。

然后,故事剧情就到我们的正片《银翼杀手2049》。我们的主角K(瑞恩·高斯林 饰)就是这次抓捕任务的银翼杀手

此时的复制人除了身上的符号,与不被人类认可的地位之外,已经很难与人类区分开来。

▲前传短片《2022黑暗浩劫》

作为银翼杀手的K,同样也是复制人。尽管他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残害同类),但是仍被人类歧视,被视为假货(skin job)。

开头遭遇的案件,让女上司和K看到颠覆世界的秘密:复制人可以生育后代

在《银翼杀手2049》中,复制人与人不可逾越的鸿沟生育能力,而这个发现却打破了这个壁垒——动摇了银翼杀手的世界基石。

以至于K开始怀疑自己复制人的身份,于是K开始寻找自己作为“人”真实感觉的一面。

复制人没有父母,没有朋友,只有无休止地工作。

更可悲是,复制人被赋予了思考和情感的能力,但是在生理和情感的需求却无法满足。

于是郁郁不得志的K,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寄托在华莱士公司制造的AI女友乔伊身上。

2013年,有一部高分的科幻爱情片《她》,讲述了人与人工智能系统谈恋爱的故事。真人与虚拟的奇幻爱情,让人看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种可能。

而在本作中复制人K与乔伊的爱情故事,更像是电影《她》的进化。

利用高科技将一个虚拟的人物具象化,和她谈恋爱,不必担心无聊,不论是什么风格的装扮都她都能信手拈来。

光是这样还不够,贴心的AI女友乔伊为了让K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附上在一名女子身上,和K进行羞羞的事情。

堪称“神操作”▼

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即便是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还是改变不了复制人的身份,知晓痛苦却不能改变,这是复制人最悲凉的命运。

K与乔伊的爱情是真诚的,即便一个是复制人,另一个只是没有实体的AI,依旧阻挡不了两人坠入爱河。

爱情是人类的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复制人寻求作为“人”的真实感的一个方法,但是在爱别人之前,还要有准确的自我认知

K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也是开始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与女上司讨论案件进展情况的时候,K认识到复制人与人类的区别在于灵魂,而灵魂的具体表现就是记忆

就像前一段时间上映的《攻壳机动队》,它的英文名就是Ghost in the Shell(皮囊中的灵魂)。

在本作中,复制人的记忆来自于记忆编造师编织的虚假且细节清晰的记忆;而人类的真实记忆不是有更多细节,而是混乱的,对混乱记忆的情感。

于是K开始寻找着自己记忆的真相,在升级中心找到了记忆编造师。

然而这位最好的编造师却一辈子待在密闭的无菌室,接触到的一切都是虚拟出来的现象,绿色的世界,或者是漫天飘落的假的雪花。

但是对于复制人K来说,他感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雪,真真切切的世界。

一个自然孕育出来的人在虚拟的环境中创造假的记忆给复制人;

复制人却在真实的环境中用人造的感知能力体验着真切的世界。

这样矛盾又讽刺的鲜明对比,让K开始困惑起来:

何为真?何为假?

困惑的不只是K,还有华莱士的王牌女杀手露芙

执行任务时,她冷酷无情、视生命如草芥;

但在看到主人华莱士将刚刚生产出来的同类杀害时,无力违抗命令的她,只有流下无奈的眼泪(人类最真情流露的情感表现)。

一边是执行任务时的冷若冰霜,一边又是怀有怜悯之情地数次流泪。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冰冷的杀人机器,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生活在矛盾与痛苦中的“人”

电影没有一处直言复制人到底是不是人,但是处处却在告诉你:复制人和人没有区别。

虽然K看似有编织的虚假记忆,但是在思维方式上和情感上却是真实而独立的;

再加上复制人能够生育后代,那么这个时候,复制人是不是就可以掌控自己得命运了?

K慢慢寻找着记忆中的真实,一步步验证着自己到底是不是那个复制人自然生育下来的孩子,当记忆中的木马犹如线索一般指引着他走向真相的时候,复杂的心绪涌上心头。

这种复杂的情绪既是对自己真实身份的未知的恐惧,又有渴望成为真正“人”的向往,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复制人K最真实的一面。

至于K的身世到底是什么呢?

留待大家去电影院找到答案。

K的觉醒是所有复制人的缩影,预示着与人类对立的一个群体的崛起。

整部影片格局很小,但是主题和气势却很宏大。

导演维伦纽瓦以自己独有的叙事节奏和美学风格,完善和丰满着银翼杀手的世界,却又讲述的是自己的科幻故事。

可以说《银翼杀手2049》在各个方面都足以与已经封神的前作相媲美。

当然,检验它的不是票房,也不是当下的评论,而是更久远也更公正的——时间。

对于本片,我不吝溢美之词。

但是,对于某个重要的设定我也心存疑问。

复制人和人类的区别,真的可以依靠“记忆”作为判定标准吗?

我们通常的认知中,人类与其它生命的区别,在于思维意识、情感和语言,而这些都能通过记忆存储起来,就像今年的国产电影《记忆大师》那样通过记忆识别、查出真凶。

也就是说,从科学和经验的角度来讲,这个设定貌似可行。

可是,如果复制人的记忆、情感、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从一开始就是被人为设定(就像电脑软件一样)的话,该怎么办?

就像华莱士对复制人戴克说的:

“你真的认为你和瑞秋的爱是一见钟情吗?如果这是故意安排的,你们的相遇从开始就被计划好了,你怎么办? ”

▲上帝之手摆布众生?

原来人家做实验玩儿呢!

细思恐极……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银翼杀手204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