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有啥子分别?不仅仅是三家分晋和田氏篡齐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在历史上也是经历了数次大分裂和大一统的交替,才有今日之中国。不过在某些史书甚至教科书中,都将秦始皇一统六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个人以为要对这个观点存疑。
抛开神话传说和记载不够全面的半信史时代,起码在公元前1046年立国的周朝,应该算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周朝的大一统之所以不被主流观点所认同,原因皆在封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西周的两次“大封建”——这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
两周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比之秦朝也不差多少
一说到封建,就让人想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主恶霸、保守落后……其实这样的认识大体来自斯大林同志的人类社会发展“五段论”的观点,即“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欧洲历史生搬硬套到中国历史当中,所以自然不伦不类。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著的《礼记》中,曾对中国的封建制度有过明确的定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第五》)
所以说到中国本土的“封建”可没那么多的幺蛾子,理解为“封土建国”就完全正确。而且中国的封建社会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基本就算寿终正寝,其后虽然偶有回潮,但不是主流。
(秦一统之后到建立民国期间的中国社会称之为君主专制时代其实也不怎么恰当。毕竟除了“我大清”和极个别几个宰起大臣比杀鸡还利索的皇帝以外,大多数时期的大多数皇帝都是与士大夫或士族共治天下,想专制也没那个本事。)
万历皇帝“罢工”20年,因为君权受限跟臣子怄气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又跑题了,赶紧扯回来……
西周封土建国,是受限于传统、技术、交通等原因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分级治理的统治方式,其实不能因此否定其大一统的性质(否则哪位大神能设计出一套适合周朝使用的、非分封的统治方式?甭跟我扯什么郡县制)。
在周朝统治的近800年时间里,其前半段(西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可不是一个非大一统国家所能做到的。到了后半段(东周)虽然“礼坏乐崩”、“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但周王在名义上仍为“共主”。就像唐朝,在其289年国祚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里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尤其是到了晚唐,藩镇肆意欺凌皇帝、彼此征战不休,形同独立王国,但直到朱全忠篡位之前,唐朝却始终被被认为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与东周的诸侯国何其相似?
春秋战国大家耳熟能详,但说到分别有些朋友可能就要发懵。所以今天就说说这方面的故事,以后大家喝酒吹牛的时候,也能算个谈资。
先来说说春秋与战国的分野。
话说周幽王为了撩妹搞了场“烽火戏诸侯”的把戏,褒姒妹纸倒是被他撩到了,镐京也被一把火撩没了。所有幽王的苦逼儿子平王姬宜臼只好搬家,把国都搬到了洛邑,西周由此变成了东周。
撩妹达人周幽王点了把火,烧没了周王室最后的荣光
大周朝被分成了两截,而东周也因“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而被腰斩——从平王东迁始到威烈王时三家分晋止,史称“春秋时代”;从三家分晋始到秦灭六国止,史称“战国时代”。之所以要这么区分,原因在于周天子的权威。
在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的权威是被诸侯所公认而且令行禁止的,所以幽王点了把火就能把诸侯耍得团团乱转。而到了东周,周天子只是在名义上存在,但王室既无威望也无权威,诸侯形同独立,各自称雄。不过区别还是存在的——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余威尚存,诸侯间尚有“尊王攘夷”的呼声;而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连这么个仅存的偶像地位也不保,完全被诸侯所无视。
这就是春秋与战国最大的分别。
再说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新变局。
当然最大的变化就是周王室没落,不但无权无望,甚至经常连自保都成问题,需要诸侯的扶持和援助才能维持,所以才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此时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也需要借助周天子仅存的那点威名提升自身号令天下的正统性,所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叫得山响,其实却形同将天子的脸面甩在地上,而且踩了又踩。
所谓尊王攘夷,霸主们打着天子的招牌,其实赚的是自家的声望
周天子的脸皮都被踩在脚下了,所以能够号令天下的自然是那些强大的诸侯。不过“老革命”显然是遇到了新问题——西周时期诸侯国背着天子相互争战、甚至灭国之事已经是数不胜数,但是跟此时凌驾于周王之上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所以这些参与争霸的诸侯国难免手潮、心虚而且缺乏经验,往往只能称雄一时,一旦雄主明君去世便国势衰颓,不能延续。所以春秋时代是诸侯国的霸主时代,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均能称霸一时(或一域),但无一国能长盛不衰。
春秋五霸说法多样,但以凑数居多,像宋襄、阖闾、勾践均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王室衰微和诸侯崛起,使得西周以来被尊奉的封建秩序和礼法渐次被打破。比如在西周时期王室于诸侯有巡狩、聘问、朝觐之礼,到了东周就完全换了对象。整个春秋242年间,诸侯朝聘周王只有3次,而朝聘晋、楚等大国则有33次;比如按周礼非姬姓不得称王,非夏、商之后不得封公,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只要腰板稍硬都敢称公,以蛮夷自诩的楚和吴、越等国竟然称王而与周王并列;再比如诸侯国纷纷使用天子仪制、卿大夫使用诸侯礼制,别说天子了,就连孔孟之类的大贤都视之如平常,他们所奉之入圭臬的礼法早成了废纸一张。
孔孟游说列国而不见周天子,这怎么解释?
王权的衰落使得诸侯之间的征战、吞并变得越发肆无忌惮。“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中国文化史》· 柳翼谋)而据《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史料记载,“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秦穆公灭国二十”等吞并行为,使得小国愈少、大国愈大。而大国愈大,则周王室便愈发的没了存在感,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周朝归于寂灭。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新五代史·安重荣传》)这句话虽然要在1500年后才被人说出来,但不代表这么朴素简单的道理春秋时期的霸主们就不懂。但此时小国愈少,要想进一步扩张的难度越来越大,想要“兵强马壮”首在富国强兵。于是各大国纷纷致力于变法图强、搜罗天下英才,于是促成了学术思想的繁荣,遂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思想文化大爆炸时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俺之前的文章诸子百家到底有多少家?)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黄金时代
也正是在春秋时期,后来一统六国的秦国才出现在中国的西方。而一向以“蛮夷”自诩独立在外的楚国,也渐渐融入华夏文明。也正式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的版图向西扩展至陇西和巴蜀,并由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华夏故土的基本版图从此形成。
接着说说战国相比春秋时代的变化。
春秋与战国虽同属于东周,但其实区别极大。春秋时代与西周相比虽然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却是一个渐变的、缓慢的过程,可是到了战国时代,这一变化的步伐却大大加快了。打个比方,如果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化是涓涓细流须臾不改沧海的话,到了战国就成了滔天洪水转瞬改天换地了。
春秋时代周天子还算是块好招牌,经常被诸侯们举起来吓唬人,可到了战国时代这块招牌早被扔进了垃圾堆里腐烂发臭。周室更加衰微,几乎失去了存在感,混得还不如诸侯的家臣,以至于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还能保有周初封建的面目。可自从三家分晋、田氏篡齐之后,战国七雄中只剩下燕国是周初分封的,剩下六强早已面目全非,西周封建的成果,几乎全部被其吞并殆尽。
战国七雄中,唯有燕国是周初分封的,剩下的均以面目全非
而西周封建的小国几乎消失殆尽,使得战国时代的征战几乎都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动辄兴兵或屠灭就是数以十万计,极其残酷惨烈。对此孟子的形容就是: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像长平之战这种动辄屠灭一国青壮的大战,在战国时代并非孤例
由于大国间激烈的竞争,使得春秋时代尚存的礼法秩序彻底被抛弃,各国为了求存、为了扩张都忙着破旧立新,最利富国强兵的法家受到了空前绝后的重视,而致力于崇古复礼的儒家则遭到了普遍的嫌弃,孔孟之徒“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状况,大体也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商鞅变法最为著名,但是除秦之外的六国都曾搞过变法,只是效果嘛,大都只能呵呵
此时的南方大国楚国,从春秋时代的半融入状态,到了战国时代彻底融入了华夏文明。而晋国之分裂,则彻底解放了秦国,通过变法成功富国强兵的秦国,也成了天下之敌。几乎贯穿战国整个时代的“合纵”与“连横”之争演绎出无数精彩的故事,最终六国抗秦失败,天下再次归于一统。
再来说说春秋与战国时代的转折点——三家分晋。
在春秋晚期,实际上是晋、楚、齐、秦四大国鼎立的状态,其中又以晋国最强。此时的晋国位居天下之中,脚踩楚国——每当楚国起了觊觎中原之心、想蹦跶两下的时候,晋国飞出一脚,楚国就得老老实实的缩回头去,继续委委屈屈的当他的“南霸天”;而晋国的左右两臂则死死按住齐、秦这东西两个大国——跟打地鼠一样,露头一个敲一个,而且敲得服服帖帖。至于燕国?那是神马东东?又不好吃(穷得要命),要不是看在亲戚的份儿上(同为姬姓封国),晋国吐口吐沫都能淹死他……
春秋末期晋国的地盘可比这大多了,可惜找不到图……
如果这个状态保持下去、而且晋国继续强大的话,最终一统天下的恐怕就没秦国什么事了。可惜似乎凡是姓姬的都不懂得“强干弱枝”的道理,还总是疏忽大意被架空,于是周天子故事重演,晋国被自家的卿大夫分了家。
晋国的分裂,不但使得四大国变成了战国七雄,而且赵、魏、韩这三晋之国不能团结,中原压制四方的力量被削弱,使得秦国彻底失去了钳制,才有最终一统的可能性。
失去晋国的压制,再加上三晋不能团结,秦国才有东出崤山的可能
按照周初封建的原则,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在他们的国度里将土地分封给卿和大夫,晋国便是如此。晋国本有十一卿,分别是赵、魏、韩、狐、胥、先、却、栾、范、智、中行,不过诸侯国间有征伐吞并,卿大夫间也不例外。所以后来晋国就剩下了赵、魏、韩、范、智、中行六卿,而且自晋昭公之后国政皆出六卿之手,晋公的地位比周天子也强不到哪儿去,比如晋灵公就被赵盾之弟赵穿所杀。
晋国内部再分11家,其实就是个小战国
此后赵氏一直是六卿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族,长期把持晋政。不过赵氏颇有惕励之心,这在后来救了他们一命:
“(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其子赵)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资治通鉴·卷一·周纪第一》)
晋出公十七年,赵、魏、韩、智四卿灭范、中行两氏,并瓜分其田土。晋出公不甘于做橡皮图章,于是联络齐、鲁两国讨伐四卿,结果被四卿联手撵跑,另立晋哀公为晋君。
打跑了共同的敌人晋出公,四卿又开始闹内讧。当时智氏秉政而且实力最强,因此从范、中行两氏的遗产中获利最多。智襄子由是愈加骄狂,便向赵、魏、韩三氏索取田土,魏韩两家不敢拒绝,唯赵氏不从,智襄子于是强行纠集魏韩两氏齐攻赵氏。
晋国国君要有赵简子这样的头脑和意识,岂会亡国?
赵氏族长赵襄子想起了老祖宗的嘱咐,便退守晋阳。于是著名的晋阳之战爆发,这一战也最终决定了晋国的命运,更成了春秋与战国时代的转折点: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资治通鉴·卷一·周纪第一》)
智襄子如此天真可爱又如此贪婪跋扈,智氏想不亡都难。
至此晋国仅剩赵、魏、韩三卿,而晋君所能控制的土地仅剩下绛城和曲沃,而且还得委曲求全的去朝见三卿以图自保,事实上已经亡国。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赵、魏、韩三卿正式被周王封为诸侯,晋国在名义上也不存在了。
三家分晋,中原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压制四方
三家分晋,便是战国的开端。
强大的晋国被一分为三,由此势力大衰,再也无法控制中原的稳定。尤其是三晋之间为了领土争端内争不休,使得秦、楚等国大获其利,由此得以扩张。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崛起之势已是势不可挡,于是便有了“三晋归一”共抗强秦之议,赵魏韩三国的有识之士为此反复奔走。奈何私心大于公义,三晋归一终成泡影,三晋也最早被秦灭了国。
战国四公子中的信陵君和平原君都是“三晋归一”的推动者,“窃符救赵”就是行动之一
最后再说说没什么存在感的田氏篡齐。
齐国是周初封建时,分封给功臣姜尚的封国,也称姜齐。在春秋时期,齐僖公、齐襄公父子开始称霸,到齐桓公时姜齐国力达到了鼎盛,桓公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不过桓公末年,齐国霸业开始崩溃,到了春秋晚期更是出现了权臣田氏专权。
齐桓公是“尊王攘夷”的发起者,也是齐国国君中为数不多的雄才大略者
田氏本出于陈国(当时陈、田同音),后来因为陈国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出逃齐国,被齐桓公授予封邑。于是陈完在齐国立宗,以田为氏,改称田完。
到了齐景公时期,齐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已经膨胀至一同晋国,名相宴婴曾感慨“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果然不久以后,田氏屡次攻杀齐国高、国等卿大夫,废立齐公如常事,随意分封国土于宗族,齐国名存实亡。等齐君传到齐康公时,田氏干脆把康公撵到了海岛,“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引文同上),至此齐国无君,田氏已实同篡国。
姜子牙作为史上最著名的钓鱼者,可否想到他的最后一位子孙也要以钓鱼维生?
五年后,周安王正式封田和为诸侯,是为齐太公,史称田齐。八年之后,困居海岛的齐康公死,于是姜齐绝祀。
赶巧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还发生了三家分晋,所以田氏篡齐也被视作了春秋战国交替的标志之一。
齐国从春秋时期就被视作大国,其实名不副实。除了桓公时期雄起了一回以外,在几百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枉挂着一个大国名头,实则在打酱油(所谓威宣之强大都名不副实)。与大国间的征战负多胜少,连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燕国都能险些将齐国灭国。尤其是在战果后期六国合力抗秦期间,齐国屡屡被秦国“远交近攻”之计搞得大脑宕机,不但拖后腿而且瞎捣乱(要么消极怠工要么偷袭盟友),所以“合纵”之败,齐国当属罪魁祸首。
远交近攻就是结好齐楚而猛攻三晋,齐国屡屡上当,还闹出“东西二帝”的丑闻
当然齐国猛舔秦国的下场众所周知,无非是身死国灭而已,也算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