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帝王名字从何而来?商周古字颠覆认知,史记又一记载要被推翻
甲骨文出土之后,学者将卜辞中商朝历代帝王整理了出来,与《殷本纪》一对照,发现几乎都对得上,在证实《殷本纪》可信之余,反击了西方学者的商朝虚构说。于是,沿着这一条思路,人们认为《夏本纪》也很可信,其中记载的夏朝帝王名字是真实的。
然而,解析甲骨文之后,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发现“夏政权”的记载,而且如今我们熟知的不少夏朝帝王名字,在甲骨文中根本没有出现,或者是商朝才创造出来的文字。于是,这就不禁让人怀疑,夏朝的帝王名称,极有可能是战国文人虚构出来的,《史记·夏本纪》中的夏朝帝王世系可能存在严重错误。
大禹不仅是夏朝开国帝王,而且大禹治水功德无量,一直为后人尊重。按理说,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即便商朝灭了夏朝,也不会无视大禹的历史地位,会如同周武王敬重商汤一样敬重大禹。但在甲骨文中,不仅大禹事迹全无,而且连“禹”字都没有。
如今考古发现,禹字最早始于西周金文,像某种爬虫的形状,本义是一种虫子的名称,因此上世纪顾颉刚语出惊人的说“大禹是条虫”。本世纪初,专家在国外无意中发现西周早期的遂公盨,里面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有关事迹,证实周初大禹事迹已经广为流传。遂公盨中出现大禹,也就不能否定商朝没有大禹传说,因为甲骨文只是商朝祭祀占卜的记录,并不代表商朝全部典册。
总之,甲骨文中没有禹字,西周早期已有禹字,让人搞不清禹字究竟始于何时。但从禹字金文字形来看比较原始,与某种爬虫非常相似,文字没有演化的迹象。从大禹到西周千年时光中,禹字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演化,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而禹字在其后数百年中有过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禹字的出现时间,不太可能早于商朝晚期。
夏启是夏朝第二位帝王,还有说是夏朝开国帝王,即大禹本来禅位伯益,但夏启篡夺了伯益位置,由此开创了夏朝。根据史书记载,大禹与涂山氏的儿子叫“启”,夏启之夏代表的是朝代名称。但在甲骨文中,启字极有可能是商朝创造出来的文字。
“启”是一个会意字,左部是门、右部是手,犹如用手开门,本义是开门。后来,商朝人又在启字上部加了“日”、下部加了“口”,分别代表晴朗、开口启发的意思。商朝的启字,从简单到复杂,与后世启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演化链。
仔细观察启字,不难看到:一是下图1的字形非常原始、直观,应该是启字最初的字形;二是在图1之后,启字有过6次演化,字形有了很大变化,那么如果大禹时代就已有启字,其后数百年内必然会有诸多演变,但图1却很像最初字形,不像演化出的字形。
因此,启字应该是商朝使创的文字,本意是开门,后来逐渐有了开启、启发等意思。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大禹之子叫夏启,本义应该是夏朝的开启者,而不是他名字叫“启”。
夏启之后,夏朝出了三位以“康”为名的帝王,分别为太康、中康、少康,这三个帝王书写了夏朝最混乱的一段岁月,太康失国之后,少康恢复并中兴了夏朝。在甲骨文中,康字上部是“庚”字,似悬钟之形,“庚”字下部有几个小点。
有人认为,“庚”字是某种乐器的象形,下面的几个小点表示乐器发出的声音。也有认为,“庚”字是某种乐器的象形,下面几个小点是指振动悬钟、灰尘下落,或者下面几个小点代表雨水,以庚奏乐祭祀之后,希望天降甘霖。还有认为,上部的“庚”像簸谷扬糠的风柜,下面的两点或四点表示从柜里扬落下来的米或糠。总之,这个如今与我们生活状态有关的康字,迄今初始字义不明,也难以判断康字始于何时。
除此之外,夏朝帝王分别为相、杼(予)、槐(芬)、芒、泄、不降、扃、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但这些文字多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是中康之子,曾建立过一段时间统治,后来寒浞长子“浇”灭掉了相政权。甲骨文中有“相”,古字形像用眼观察树木,本义是查看,即观察形状,加以判断,古今字形没有太大变化。
“杼”是少康之子,相传发明了甲和矛,与越国创始人无余是兄弟。“杼”字始于春秋战国,代表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杼。早在六千年前,中国已有原始的织布机,因此可能很早就有了“杼”的概念,但没有造出相应的文字。另外,“夏杼”又被称之为“夏予”,而“予”字最早始于战国时期,本义是使别人得到。
“槐”是“杼”之子,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44年,大幅度扩张了夏朝版图。槐是一种树木,甲骨文中有木与鬼字,不过没有发现槐字。夏槐又被称之为夏芬,而芬字始见于春秋战国,本义是指香气,引申义有比喻美名或美德等。
“孔甲”相传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夏朝衰落的关键人物。其中,孔字始于西周金文,本义是洞穴、窟窿,甲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两个字连在一起究竟代表何意,如今很难搞清楚确切真相。
“芒”、“泄”、“扃”(jiong,从里面关门)、“廑”、“皋”、“桀”这几个文字,最早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桀”是夏朝最后、也是距今最近的一位帝王,应该留下最多的信息,包括他的名字等,但“桀”字始见于战国,犹如两足站在树上,本义应该是高出别人,因此夏朝最后一位帝王名字不太可能叫“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看到“桀”字,心生厌恶,但实际上造字之初“桀”字很高大上,被用作杰出、豪杰之意,是“杰”的先造字。
“不降”是第十一代帝王,在他统治的五十九年里,夏朝版图达到最大。“不降”这两个字最早始见于甲骨文,但初始本意与如今的大相径庭。“不”字字形是树杈上的原始巢居,后来引申为不要、禁止的否定字,“降”字是两脚交替沿山而下,本义是从高处走下来。这两个字都无法肯定造于商朝,但如果夏朝已有这两个字的话,那么不字代表鸟巢,降字代表沿山而下,两个字合在一起代表什么意思?
“发”是第十六代帝王,末代帝王夏桀的父亲,据说是一位非常仁义的帝王。与不降一样,发字也始见于甲骨文,由一只手、两只脚、一把类似镖竿的武器构成(图A),就是以“手”拿着一根“镖竿”之类的武器、两脚向前奔跑迅速地投掷出去,本义是放出、射出。后来,可能武器形式发生变化,于是类似镖竿的武器变成了“弓”和“矢”,但放出、射出的本义没有什么变化。总之,发字字形非常形象直观,应该是商朝时所造的文字。
从文字来源的角度来看,夏朝十多位帝王的名字中半数多始见于周朝,而在甲骨文中存在的文字,半数又极有可能始造于商朝。因此,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夏朝帝王的名字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文人制造的产物,而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
不过,由此并不能否定夏朝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就如同结绳记事后转译为文字时,会出现读不懂之前的信息而误解了先人本意,于是给了一个想象中、猜测中的名字。周朝灭商之后,保留了一些商朝典籍,自身以及其他诸侯国流传下来的典籍,可能因为记载的文字过于古老,春秋战国文人已经无法读懂,于是在连猜带蒙的转译过程中,用当时的理解与文字命名了夏朝帝王的名字。
历史学界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夏朝帝王的名字来看,果不其然。
参考资料:《史记》、甲骨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