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大家庭五代同堂场面壮观,苦力为争地盘打群架

晚清时期照相机的出现,极大丰富了历史的维度,在文字和器物之外,有了更加真实可感的影像。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了一幅怎样的社会面貌呢?我们通过10张老照片,来感受被定格的历史瞬间。

年轻貌美的女子。

这位年轻女子的衣装和发型都很时尚,体现出晚清的服饰变迁。她的小脚则为她打上了深深的传统烙印。

穿冬季服装的旗人母女。

旗人女性受封建礼教戕害较少,“夫为妻纲”的情况没那么严重,但女性之间尊卑分明。《清稗类钞》记载:“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位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进盘匝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即婆婆地位最高,未出嫁的小姑子地位次之,而儿媳只能站在一旁侍奉,待大家吃过之后方能进食。

三个女子被锁在枷板上。

《大清律例》对涉嫌犯罪的女性给予“优待”,比如女性不必到公堂受审,而是让其父兄、丈夫等家中男人代替;被判处刑罚的,可交银两抵消。此举意在保护“妇女颜面”。当然,犯下谋反、不孝、通奸等“十恶”罪行者,不在宽宥之列。

五代同堂大家庭合影。

三代同堂很常见,四代同堂令人羡慕,五代同堂就叹为观止了!什么叫“人丁兴旺”?这就叫人丁兴旺!我粗略数了数,全家将近60口人,场面壮观,其中可能还不包括已经出嫁的女性。明清两朝民间以同住的辈分多为荣,这在老人眼中是一种福气。如果有大家长在世,一般不会分家。

四川嘉定府,打群架。

这些人都是在江边揽活的苦力,因为侵犯地盘起了激烈的冲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争夺稀缺的资源,人们不惜大打出手。

侵华英军中的中国籍雇佣军。

1898年,英军强行占领了山东威海卫,因兵力不足,就招募中国青年组建了一支雇佣军——华勇营。这只雇佣部队人数最多时超过千人,1900年协助英军北上侵略京津,被百姓斥为“汉奸部队”。

北京永定门附近的城墙被扒开。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为了方便物资运输,联军扒开古老的北京城墙,修建了一条通往城内的铁路。

慈禧太后在颐和园赏雪。

颐和园的雪景别有风味,雪还没停,慈禧太后就忍不住漫步其中,欣赏皑皑白雪。为了防止太后因路滑跌倒,两位“官女子”贴身搀扶着她。右一是容龄,左二是德龄,她们是亲姐妹。左一是她们的母亲路易莎(中美混血)。

持扇的讼师。

讼师是古代司法体系中特定的职业,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类似于现在的律师。打官司离不开这些人,但他们所起的作用似乎比较负面,因常常勾结官吏、上下其手而被称为“讼棍”。晚清思想家魏源曾在诗中写道:“饮食继讼师,嗜欲兴干戈。”为了获得利益,讼师不惜挑拨原告和被告的矛盾。

街头采耳一幕。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采耳”了吧?说白了,就是专业掏耳朵。采耳兴起于剃头匠,他们有特定的工具,并且总结了一套专业的操作手法,能给顾客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