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黑板报——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一、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近日,走进XX学校,我们发现许多班级的后黑板上,仍然有“学雷锋精神,做追梦少年”的宣传雷锋精神的相关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生平简介、感人事迹、雷锋名字由来等等。
案例二:
五月份的某一天,走进某小学,发现某一个班级的后黑板上,也是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相关宣传内容,其中在黑板的正中间,写着这样几个字“私养雷峰精神”,还有关于雷锋事迹的其它相关信息。
二、案例评析
案例一中,如果仅仅从黑板报的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时间是三月初,而现在已经是六月份,这样的黑板报显然是比较滞后了。从三月到六月,中间经历了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多个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节假日活动事实上都可以作为孩子们黑板报的素材。
如果部分班级的黑板报还停留在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显然其它的节日活动没有做黑板报。事实上,黑板报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国家的一些重大节假日活动都可以成为黑板报的素材。因此,黑板报要及时更新。
案例二中,在黑板是正中间的几个硕大的粉笔字“私养雷峰精神”是什么意思?令人匪夷所思啊!我们经过猜测和咨询,应该是学生写错字了,“私养雷峰精神”这几个字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弘扬雷锋精神”。我们不禁要问:两个月过去了,老师就没有发现这些明显的错别字吗?黑板报就没有人检查吗?
三、黑板报的常见问题分析
尽管上述的两个案例仅仅是个案,但恰恰反映了部分中小学校在黑板报的认识和行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
1.内容陈旧。我们发现,我们的部分班级黑板报内容比较陈旧。如,以“向雷锋同志学习”为题的黑板报,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介绍雷锋生平、雷锋感人事迹、雷锋日志等。如,国庆节的黑板报,也往往离不开国旗、国歌由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讲话等。虽然这些经典的东西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每年每个班都是这样的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就显得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和个性。
2.严重滞后。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学校的黑板报的更新速度非常慢,严重滞后。如上述案例一中,学习雷锋精神的时间是三月初,而现在已经是六月份,这样的黑板报显然是比较滞后了。从三月到六月,中间经历了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多个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节假日活动事实上都可以作为孩子们黑板报的素材。这也说明了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3.图文不美观。我们发现,部分班级的黑板报不是很美观,主要体现在:要么图片太多,要么文字太多,要么字体太潦草,要么“图文不符”,要么版面的颜色太“花哨”等等,也就是说,黑板报没有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图文并茂的感受。
4.错别字较多。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学校的班级黑板报,错别字较多,而且非常醒目。如案例二中的“弘扬雷锋精神”写成了“私养雷峰精神”,居然有三个关键的错别字,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我们认为。黑板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出现这样的关键错别字是不应该的。
5.多个主题。我们发现,部分班级的教室后面黑板,空间本来就不大,但是却有两个甚至三个主题,如黑板左面是端午节板报,黑板右侧却是七一建党节板报,而且板报的风格也有点不协调。
当然,学校对黑板报的认识和行动上,可能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具体问题,我们不再一一列举了。这些黑板报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了部分中小学校或部分班级对黑板报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认识到黑板报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加强对各个班级黑板报的管理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充分发挥黑板报的育人功能。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则,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从学校层面,要加强对各个班级黑板报的指导和检查工作;从班级层面,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轮流值班,做好每一期的主题安排,做好奖惩工作,做好版面的设计指导等等。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黑板报才会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四、黑板报——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班级文化,就是杜威所说的人文环境的一个主要内容。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是由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和教师群体共同创建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大的荣誉感。教室是学生首要的活动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