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烧香市”:真正的浙北水乡民俗奇观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烧香市”是江南特有的一种集市文化现象,非常普遍。网上有称,江南三大“烧香市”:杭州昭庆寺、苏州寒山寺及乌镇。但事实并非这样,如果当你了解到浙北新市的“烧香市”以后,你就会觉得“烧香市”这样的形式起源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它不仅需要深厚地方历史支撑,不是仅仅有几座寺院,来若干群烧香客,就可以称得上“烧香市”了,更需要有特定的地方宗教土壤,特定的地理环境,来培育这样的文化现象。
作为新市古镇的“烧香市”,真正称得上历史悠久,来有源头。在厘清新市古镇“烧香市”由来历史以前,我们有必要对“烧香市”概念予以明确定义,然后简单回顾中国“烧香”历史的形成。总体来说,“烧香市”是指某一地区由于烧香客的计划性烧香活动,而带来了集市贸易的形成。集市是以烧香客为商贸对象,大多是民间的小吃、戏曲、摊贩、农产品交易等。“烧香市”源于中国的“烧香”历史。从历史发展看,烧香用于祭祀形式,最早起始于汉武帝,后来随着宋代的儒释道三教整合,而烧香之俗在民间大幅展开。所以,从这点上看,那种以为中国“三大‘烧香市’盛行于唐”的说法,是经不起历史的科学考证的。
新市“烧香市”源于宋以前,兴于宋而盛于明清。它有具体的形成历史,具体的出发源头,一般来说,“烧香市”的形成是建立在发达的宗教地区,它的成熟必将领先于周边乡里,它代表了江南民间早期文化,开始萌芽于一种祭祀文化深厚的土壤里,一旦物质条件成熟,“烧香市”则应运而生,就像世间万物一样,要的是阳光、雨露和土壤。从新市走过的“烧香市”历史来看,无论其规模,或其形式,俯视浙北,谁又能与之争雄?
1、新市有着一千七百年祭祀文化的悠久历史
新市整部文化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英雄祭祀史,它是祭祀东晋时期一位为民治水、既而又入伍赴疆奋战的英雄“镇国大将军”朱泗。公元324年,东晋朝廷宣布为英雄朱泗追祭,并追认为“镇国大将军”,诏令立庙祭祀。从此,新市便有了朱泗庙,后经历代朝廷赐封追谥,至南宋时,朱泗庙改号为“永灵庙”,一直迄今。对于这座庙的建立,应该是属于国家级准立的庙宇,因此级别比较高,从历代朝廷对其钦封追谥上,就可以得到证明。而且到了明朝,朝廷明文规定了一年两度的“春秋官祭”形式,把这场祭祀活动推向高潮。新市的这一场纪念治水英雄及“镇国大将军”朱泗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除上世纪新政府成立后的几十年外,几乎从未间断,且官祭与民祭同行,愈演愈烈。如此悠久的祭祀活动历史,如此盛大的祭祀活动,在浙北甚至在江南,实属罕见。这样的历史,为隋唐到宋的“烧香市”产生,形成了推波助澜的有利源头。
2、新市是一处多寺观的宗教神地
新市是一处宗教神地,特别适合祭祀活动的开展,而唐以后的儒、道、释三教祭祀形式实施通合,烧香祭祀的方式便如火如荼般地在这里蔓延。说到新市是宗教神地,是说此地的儒、道、释三教先后进入,之后三教并立,寺观林立,庙宇丛生,可谓是江南奇观。据不完全统计,古新市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却有儒、道、释宗教景观七十三处之多:十四庙、十六庵、十七寺观、二十六祠堂。其中最为神奇的是,属于儒教传统庙宇的“永灵庙”,有“一神三庙”之称,即为英雄之神朱泗建有三座庙:西庙、东庙和南庙。西庙为东晋所立,东庙和南庙为北宋所立,“一神三庙”的原因造成,方志上是这样记载的:因为当年西庙烧香祭拜的人实在太拥挤,似潮如涌,不得不在新市东面与南面重建两座“永灵庙”,以方便祭祀的人前往祭拜。由此可见,北宋时期这里的香客已经人流如堵,“烧香市”的规模可想而知。
3、新市是北宋朝廷确认为“江南大码头”的地方
自从公元978年,新市被北宋朝廷认定为军事要地后,设镇军管,新市便成了军用与民用的共用码头。新市自北宋到明清时期,一度成为江南运河的最大码头。一时官宦达人蜂拥而至,三教九流、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人流与物流的数量骤然增大,车如水马似龙,形成浙北人居繁华之地。这样的政治背景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经济背景,也自然会产生浓浓郁的人文环境,而“烧香市”便是仰仗于这样的环境,风助火势般地像点燃了一团火,很快在这里燎原起来。
4、新市是明代“芯梗”的重要产区

新市一地在明代时,居然成为江南“芯梗”的重要产区。“芯梗”是香烛的最主要原料,当时苏州的香烛市场,基本被新市芯梗业所占领。新市芯梗业的产生,当然也有新市区域的地理优势所在,但更重要的是,新市宗教非常发达,烧香形式已领先发展,烧香祭祀品的大量需要,刺激了烧香祭祀品的贸易需要,又更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百姓对烧香祭祀品加工产能的形成期待。这样氛围下的新市,“烧香市”形成必定更趋加速与成熟。
5、新市在明清已享誉“万家商户”之称的地方
新市是古代浙北的繁华之地,素享“万家商户”之誉。这样的繁华是与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浓郁的气氛是分不开的,人们乐于在这里生活,幸福指数高,崇文尚德之地安全而宜居。所以在明朝初年这里就有“万家商户”之称了。当年刘伯温次子刘璟曾经来过新市,留下了一首七律诗被收录在《仙潭志》中。诗云:
泽国渔盐几万家,从来人物盛繁华。
青衫云鬓能摇橹,白苎冰肌解踏车。
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
吴歈一曲随风度,荡漾湖光映晚霞。
这里的“渔盐”,应该泛指所有从事渔业及商业的人,诗人把新市喻为“泽国”,又因这里从事渔业及商贸业的人非常多,所以故称“几万家”,令诗人感叹新市之地人物辈出,文化繁荣。这里虽没有点出“烧香市“情况,但由此可以想见,这样的繁华闹市,“烧香市”必定也非常发达,“烧香市”要的就是人气,而那些从事“渔盐”的人,更是想要通过“烧香”来祈愿自己生意顺利,财运亨通。
综上所述,可见新市古镇的“烧香市”,是真正的浙北水乡民俗奇观,这现象一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尚比较繁盛,民间自发,直至上世纪末,才由政府开始涉足管理,改名为“新市蚕花庙会”。记得新市沈华生老师在一篇《别样的“烧香市”》一文中回忆了他自己对新市旧时代“烧香市”的所见所闻:
旧时每年春天的烧香季节(清明前后),有众多来自苏州、吴江、常州、昆山、常熟、无锡等苏南地区的“烧香船”满载“烧香客”,通过运河,结伴前去杭州“朝山进香”。回程时“烧香船”顺古运河北上,途经新市镇时,在南栅漾岸边停泊。那时,我们每日总可看到:船多的日子可达六、七十艘,少则也有二、三十艘,驶来时,站在新市标志性建筑的步行桥上向西望去,真是一字长蛇、首尾相接,声势浩大似古时水师的战船。这种“烧香船”大的可容纳一、二百人,小的也可乘坐四、五十人。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揭开新市古镇“陆市迁徙”的神秘面纱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揭开新市古镇"陆市迁徙"的神秘面纱 --新市历史文化揭秘(五) 作者:张明儿 文章提要:朱泗当年治水,以"西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最后形成的古镇街巷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浙北新市自北宋立镇以来,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形成一座"淫风不宣,居货盈肆"的繁华街市.这些街市,也经历了许多贵人 ...

  • 浙北新市:一座古镇静静发光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冬日的暖阳,照见浙北的新市,一座古镇在江南运河的中段静静闪光,历史岁月像风一样刮过,带走 ...

  • 浙江新市古镇行

    曾经看过一次别人拍的新市的照片,觉得新市古镇安静又悠闲.于是自己也携友一行,去了才知道,原来看到的照片是大清早拍摄的,而我们是中午到的,街上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了. 新市总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破旧,而且 ...

  • 上海闸北堂秦牧师,来新市古镇探寻名牧遗迹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千年古镇新市,历史悠久自不待言.它的深厚基督教历史文化神奇,更是令人叫绝.近日上海闸北堂秦牧师,带着敬仰之心,专程来新市古镇探寻名牧古迹. ...

  • 1200年历史的新市古镇,低调不失韵味,却是旅游的好去处

    现在节假日旅游的时候大家都会遇到一些尴尬,往往发现自己选择了一个目的地,到了以后是人山人海,感觉真的很拥挤,其实这样并不好.就好像乌镇一样,确实很不错,但是人太多,反而德清新市古镇就不一样,和乌镇一样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黄家弄是中共德清支部创始地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的浙北新市古镇,文化发达,先进思想十分活跃.一九二七年五月,新市西栅黄家弄,诞生了中共德清县新市党支部.这是一个德清县境内 ...

  • 浙北新市:三分钟了解“新市蚕花庙会”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每年有一项"蚕花庙会"活动,这一情况,新市四郊,乃至方圆百里之外的远地都了解.但上了年纪的新市老辈人群中,他们对& ...

  • 7月18日【清凉新安江】 ​建德下涯迷雾、浦江通济湖、新市古镇、江南第一家、古法挂面3日摄影采风

    新安江的江雾奇特,变化多 一丝丝.一条条飘来飘去奇形怪状 当雾弥漫了整个江面 突然就有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这层白纱慢慢的升腾,慢慢的扩展 逐渐向岸边靠拢 原先清晰可见的对岸的群山 慢慢的隐秘在白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