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放风筝‖文/含章
杨柳青,放风筝
先前去公园,看大人孩子把风筝放得老高,才惊觉放风筝的时节又到了。平日里诸事琐碎繁杂,又恰逢家中多事,整日不是外出东奔西走,就是在家抓心挠肝,总是不得安生。再加上这些年心思变化,诚挚之感渐消,市侩之情日增,更无心阳春烟景,晚霁晴明,四时八节也不过如平日潦草。风筝,我自年幼的时候就不大会玩儿,但近日一次两次的梦见,大概人虽然变了,幼时心绪,尚每每触景犹生。
童谣云“杨柳青,放风筝”,据说这风筝是要从腊日一直放到清明。清明过后,东风谢令,景风将至,风筝也就随之偃旗息鼓了。《安庆府志》称,清明日祭扫完毕,小儿要放风筝,又叫“放断鹞”,其中缘由我如今遍考不着,大概小孩子是最有灵性的,让小孩子在清明这日放风筝,是希冀能将哀思寄与天上人吧。
从小到大,凡是涉及到动手,我总是不得要领,一塌糊涂。风筝,我很少能自己放起来,总是飞不了三两米就像喝醉酒的人走起路来东跌西撞,四处乱扎。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记述,有人献技,称可以将硝磺二斤绑在风筝上,乘风送入敌营,火烧贼帐,想必也是技高人胆大,像我这样放风筝的,就是在敌营门口放,也没那个能耐,没那个准头。好在放风筝并不如升学考试或生孩子那般,非自己成功不可。不管怎样,总是可以央求别人先把风筝放起来,待风筝飞的高高的,渐也稳定了,我再接过线轴,时而把线放长,时而收紧,时而向后拽拽线,时而又前进两步,也算像模像样的过一把风筝瘾。
放风筝是闲趣,最宜于这春日情浓。春雨初霁,春水初生,男女老幼走出漫长冬日的铅云笼罩,退去沉重臃肿的棉衣,换上轻薄称体的春衫,尽情享受阳春的和煦暖意。春烟萦带,春风多情,柳色淡荡,花树参差,孩子们嬉戏为欢,竞相追逐。大人们也被这春光感染,童心萌发,想孩子似的满山满坡的乱跑、蹦跳,却碍于旁人的眼光,只能脚步轻快些,再轻快些。有了风筝,就大不同了,随你是黄口小儿还是稳重的中年人,尽可以拽着风筝线迎风跑,遍野撒欢,畅快恣意。且放风筝时,举首望空而开口,古人谓可洩内热,老祖宗的智慧总是让人惊叹,一时一节一情一趣,都安排的妥帖极了。
天上风筝多了,大家都相互避让,有时也难免缠在一起的,只得各曳其线,急呼不已。听闻有以风筝线相搏较量的,故意靠近别人的风筝,猛的收线,两只风筝缠斗在一起,几番较量之后一方败北,懊恼而归。我向来不好斗,斗风筝在我看来也着实没什么意思。又有腐儒咏风筝“直到九霄方驻足,更无一刻肯低头”,以放风筝寄托自己出将入相的鸿鹄之志,全没了半点闲适欢愉,令人生憎,推想其人,想来也是迂腐冥顽,鄙俚无趣。
光阴催促,为欢几何,风筝虽一年四季都能放,但春日一过,风筝仿佛没了魂,人也没了放风筝的雅致。古人爱惜残红,尝秉烛夜游,也曾在风筝线上放烛火,夜里放起风筝,如星光点点。梁实秋在《放风筝》一文中写风筝进入罡风境界,把线拴在屋柱上,自己去休息,甚至可以栓一夜,天明了再收回。有情人于风筝真可谓日夜不舍,而我不放风筝已有数年了,虽说诸事冗杂,到底是因为渐生怠惰,日近俗情,辜负了四时风物,无边光景。又是一年杨柳青,风筝君,烦你多待了,愿昔人无恙,相得如故,共赴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