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卒葬洛阳万安山之谜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因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而名垂青史。他入仕为官4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能将,在朝廷为良相”。1052年(皇祐四年)5月20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12月葬在洛阳万安山的南麓。

祖籍陕西、生于河北、长于山东、卒于徐州、在苏、杭、汴京、西北一带为官的范仲淹,他不曾在洛阳为官,出生地也不在洛阳,为何死后要将自己葬于洛阳万安山,这其中到底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轶事呢?

一、范仲淹对洛阳情有独钟

北宋建都在开封,当时开封主要的优势是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但其缺点是军事上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

正因为如此,范仲淹建议迁都洛阳,其出发点乃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他认为建都于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冗兵,减轻国家的负担。范仲淹认为洛阳北有黄河、南有秦岭、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在此建都可免国难民忧。他说:“洛阳险固,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阳。”可惜他的意见没有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重视。

随后,天下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开封,其他地方却越来越穷困,民力几乎耗尽,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北宋政府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60%~70%左右)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

1126年,金国见北宋已弱不禁风,兴兵大举南下,包围开封。1127年,金兵占领开封,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掳走,北宋灭亡。被金兵洗劫一空的开封从此风光不再,汴河航道逐渐湮塞,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也慢慢丧失,开封在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宣告结束。北宋的灭亡充分证明了范仲淹意见的正确性。

虽然范仲淹希望迁都洛阳的目的没有实现。但是他对洛阳的感情与日俱增。

二、范仲淹将母亲葬于洛阳万安山南麓

查阅范仲淹家族的历史资料,从中可以看到范仲淹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范墉,北宋端拱初年(988)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在任上去世。为了生存,母亲谢氏带着范仲淹改嫁给山东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姓朱。后范仲淹随继父到山东淄州长山县读书,以后又来到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就读。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入仕,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和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特别是范仲淹入仕以后,他上奏朝廷将其姓氏回归为范姓。

1026年,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夫人去世后,将母亲葬在哪里成了范仲淹最棘手最头痛的事儿。要说范仲淹的祖上都葬在苏州。到过苏州的人都知道,位于天平山东南麓,有一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范坟”,安葬范仲淹曾、祖、父三代。因范仲淹功勋卓著,朝廷赠太师衔给其曾祖、祖、父,号称“三太师”;并分别追封为徐国公、唐国公、周国公,世称太师坟。故天平山俗称范坟山,又名赐山。

但是,将母亲入祖坟吧,母亲已改嫁到了朱家;入朱家的祖坟吧,恢复范姓的他又不能和母亲埋在一起。虽然谢夫人还可以葬到老家河北正定,但是范仲淹心有顾虑。因此,为了妥善期间,范仲淹就将母亲暂时葬在了其夫人李氏的老家河南商丘(今天的河南长葛)。

就在范仲淹守制时,他受邀到应天府书院讲学,其间,他曾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当时的范仲淹已经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当范仲淹从商丘去登封路过伊川时,范仲淹拜谒了姚崇墓。

姚崇是唐代名相,历任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4朝宰相,被称为“救时宰相”。其执政期间,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淘汰僧尼,强令归农,为辅佐玄宗开启“开元盛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被后人公认的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物。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在其母病重时,姚崇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于是后来姚崇没有将母亲葬在老家陕县,而是葬在了万安山下。受到姚崇葬母的启发,公元1031年,范仲淹将母亲从应天府迁葬到了伊川万安山下。

姚崇墓远眺

三、关于范仲淹伊川目的来历的传说

据《范氏宗谱》:“自文正公仕宗,先后四十年历中州而西夏。后因母氏谢夫人卒于任,遂卜葬之万安山,厥后文正公及诸子附焉。”坟地分前后两域,范园最初非常大,由于历史原因而多次毁坏并重修。元至正年(公元1347年)、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都进行过大规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部门对范园保护工作非常重视,1963年范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范仲淹伊川墓地的来历还有以下几个传说。

第一种说法是“赐葬”。说现在的范仲淹的墓地本来是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园,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

关于“赐葬”的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范仲淹是一个孝子,想到母亲辛劳一生,死后连一个安身之所也没有,为此惆怅得大病了一场。当朝丞相王延龄听说后前来探望,得知详情后,说当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块地,但后来又找到了风水更好的地方,这块地就不用了,看能否让皇帝将这块坟地恩赐于他。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龄的奏章后,有感于范仲淹的孝心,就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伊川县境内的天平山下这块坟地御赐给了范仲淹。

第二种说法是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范家,他们家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但是经过考证,范家根本就没有这份姻缘,但当地的老百姓似乎不在乎这些,他们谈起这个传说,总是眉飞色舞,好像亲身经历的一样。

第三种说法也与宋朝皇帝有关。据说皇帝一般都有多处供选的陵地,当然最终选择的只有一处。范园最初是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后来皇帝看中了巩义的宋陵,这里就一直闲着,正好范仲淹向皇帝提出了选择墓地的要求,皇帝就把这块风水宝地让给了他的爱卿范仲淹。

看守范仲淹墓地的范钦忠对这一种说法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宋真宗对自己的墓地非常重视,特意从杭州请了一个高明的风水先生。这名风水先生从洛阳一直看到如今的范园,认为这里是个好地方,但还没有好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因为这里向东是直直的一字山,西北是圆圆的黄花山,前者象征月亮,后者象征太阳。如果两者方向反过来,太阳在东,月亮在西北,就是一个绝好的风水之处。于是,这个风水先生就继续沿这条风脉一路追下去,最后一直追到现在的宋陵,才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皇帝不要了,就把这个地方给了范仲淹。

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子护帷还洛,当年12月份葬在其母亲身旁,其后子孙先后附葬。靖康之乱后,范氏后裔纷纷南迁,从此附葬中断。

范仲淹墓园位于洛阳城东南15公里,洛阳市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的南侧。由于被一条河分割,范仲淹的墓园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安葬的是范仲淹和他的母亲秦国太夫人、长子监薄公范纯佑,墓园的中央有祭庙一所,内有殿房、祭祠,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墓园内有宋仁宗篆额的“褒贤之碑”,高4.08米,宽1.41米,厚0.48米,碑文字迹大体清晰;有欧阳修撰文石碑;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墓园的后域安葬的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的人。整个墓园古柏参差,绿树成荫。2006年5月25日,范仲淹的墓园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范仲淹墓前的广场上,有一坐高大的范仲淹雕像,雕像中的范文正公身着相帽朝服,右手持卷,栩栩如生,遥望着远方,有着无尽的威严。从雕像后面的碑文上得知,这是2002年一个叫范振国的范氏后裔,出资20多万元建立的,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尊范仲淹雕像。

范园附近的许营村有很多姓范的人,据说他们都是从范仲淹的老家苏州吴县迁来,专门给范仲淹守墓的。伊川县原本就有范仲淹的后裔为其守墓,为何又从苏州迁来一批人呢?

据说范仲淹为官以后,就把苏州的范姓家族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老家范仲淹的哥哥占一个房系,从此以后范家就开始续起了家谱,而且一直续到现在。谈到这个问题,范仲淹的后裔范武汉就从范姓的支系说了起来。

走到范氏飨堂前,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所题。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

飨堂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亲、范仲淹、其长子范纯佑的墓冢。读吧欧阳修撰写的碑文,围绕着范仲淹的墓冢走了一圈,清风吹过,翠柏苍绿菁菁,为范仲淹耿的直品德及一生遭到多次谪贬的坎坷命运感慨万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范仲淹墓园与传统葬式不一样。按传统葬丧礼仪,儿孙应在祖辈的下方,而范园的布局却是儿孙在上方。范园后域葬有范仲淹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及部分家族后裔,前域则葬范仲淹和他的母亲及长子纯佑。前来范园的人,无不对前域三代人的坟墓排列感到奇怪:范仲淹在前,母亲在中间偏东,长子在后部偏西。这种排列与一般的坟墓排列有很大不同。

范仲淹29代后裔范珂珂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葬式为“携儿背孙”,意思是自己要“扯儿背孙”,让三代人永远不分开。据范仲淹《求追赠考妣状》载:“臣在襁褓之中,己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逾二十载,至于其中。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失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己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恨曾无。”由此看来,此种葬法,既是纪念母亲的伟大,又是歌颂“母德渊源”。天下之人,皆应尊老爱幼。

明孝宗弘治四年,即公元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谒范仲淹墓,看到这里荒草萋萋、满园颓废,连个守墓人都没有,于是就报告给了孝宗皇帝。明孝宗立即下达104号圣旨,命令苏州范仲淹的嫡孙来河南守墓。但是,最先来这儿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孙范文成,可他来这儿不到一年,因为过不惯北方的艰苦生活,又回去了。后来只好用抓阄的办法 决定谁来这里守墓,结果第14世孙范昌期抓到了。范昌期来到伊川以后,就落户许营村,在墓园周围划出了不用缴纳皇粮的8顷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938年,祭田被废,从此改为每年春季祭祀一次,沿袭至今。

在范仲淹墓园的东邻,有唐代名相姚崇墓。再向东的万安山主峰一带,《水经注》记“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范园以西和以北,据考古材料和史料记载,还埋葬有唐代名相裴度、裴遵庆、张说等。

裴遵庆墓道神碑

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复杂的宗法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范仲淹及其母亲卜葬洛阳万安山下,就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母亲生死相依的深情、对先贤的追慕和他微妙复杂的宇宙哲学之思。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彰显着范仲淹一代圣贤的崇高风范,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