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鸿 | 看庭前花开花谢
三、心明意澄(下)
看庭前花开花谢
真正的救赎,
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
这是小说《芥末》中一位诗人写的诗句。
关于这个命题,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也已阐述——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一语道出现实世界的玄妙。
且看《芥末》的故事。
张生,几年前在火车上邂逅李伟林。
因为不断打喷嚏,李伟林拿出一瓶河北产的芥末油让张生抹在鼻下,很灵光。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
李伟林在南京靠做拉面原料发了财,三十左右见多识广。
张生则去南大读研究生。
小说中第二次出现芥末,已是几年以后了。
张生随女朋友在上海工作。
某天,李伟林找上门来,说他破产了,逃债到上海。
李伟林问张生借点钱,让他度度难关。
那天晚上,张生约了女友沈芸,一起去乍浦路小聚。
李伟林见到沈芸的一刹那,突然楞了一下……
张生向李伟林介绍沈芸,握住沈芸手时,李伟林说,沈芸很像他的一个朋友。
生活中偶然的细节,作为小说故事的伏笔,充满艺术的张力。
作者张生很擅长小说的提炼,自然的一个点拨,故事具有了戏剧化的审美效果。
席间他们点了三文鱼片,日本的芥末刺激了李伟林的商业敏感点。
后来李伟林做起芥末生意,河北几趟来回就大刀阔斧干起来。
李伟林忙于生意,又似乎躲避张生和沈芸。
他们很难碰面再聚。
后来张生出差了一趟,回沪后不经意间去找李伟林。
那是一个午后,管铺面的伙计告诉张生,李老板回家了,可能是他的生日。
张生直接去了,却撞见意想不到的一幕……
故事在这里留下了艺术的空白,以沈云的信为视角。
沈芸暂离上海,留给张生一封信。
沈芸在信中说:
这半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有些事都不象真的,但又确实出现了。
这些变化尽管让人难以置信,还是希望不要对张生造成伤害。
信中又告知,李伟林已经离开了上海,他是不辞而别的。
可能再也见不到李伟林……
于此,我们读出了现实世界的离奇,无法把握的偶然,巧遇和陌生……
假如故事就此打住,流于一般男女之爱的市井轶闻,“芥末”的审美内涵还将拓显。
为了安慰张生,老同学诗人杜骏飞借学术会议从南京到上海,与张生长谈。
偶然中,李伟林的真实面貌浮出了水面……
李伟林曾是杜骏飞采访的私营企业家,一年前在长江游泳中出事了。
但是李伟林的遗体,始终没有被打捞起来。
如日中天的事业,李伟林却在兴旺发达之时突然消失,这是在他青梅竹马的妻子病逝不久。
更不可思议,杜骏飞说,李伟林的妻子酷似沈芸。
小说再一次出现芥末,象征意味隽永。
张生觉得李伟林就像芥末,本来你生活的好好的,他这么一来,把你呛得眼泪鼻涕一大把,然后就突然不见了。
或许,李伟林更觉得生活如同芥末,充满诱惑和刺激,转眼即逝……
故事结尾张生把李伟林的名片撕碎了……
张生不再纠结,若有所悟,恰似注入清醒剂,看淡一切,顺其而为。
散落的纸屑,喜剧化地消解了荒诞的沉闷和压抑。
人活在世上,常常会有种陌生感,恍如与生活脱节。
玄妙世界,难以捉摸,重要的是留一份清醒看人生……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