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只蝗虫来袭!先不要怕,来看看唐太宗的生猛招数
第一读者·新媒体
每晚八点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就在全球聚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时,东非地区也在抵抗一场大灾难——4000亿只蝗虫灾害。自去年12月起,蝗虫灾害便在东非地区不断蔓延。到目前为止,1000万东非民众身陷蝗虫肆虐之地,他们面临着粮食严重不保的窘境。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魇。中外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蝗虫肆虐成灾,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惨痛记录。蝗灾影响着世界1/10人口的生计。全世界约有1/3的大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威胁,其中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发生得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严重。1889年,红海附近发生蝗灾,大群蝗虫飞行时犹如一大片有生命的乌云,挡住了阳光,使大地一片昏暗。据估计,这群蝗虫总共有2500亿只,总重量达55万吨,需要用1万多节火车皮才能装下!蝗灾既然如此让人后怕,古人为何不吃蝗虫充饥呢?在《诗说虫语:唐诗宋词里的昆虫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中,作者李璐就对此疑问进行了解读。原来,在古人眼中,蝗虫是神灵,蝗灾是天灾,是老天爷派下来惩罚他们的,吃不得、也赶不得。而唐太宗在遭遇蝗灾时表现却非常生猛——直接生吞蝗虫,这也成了古代积极治蝗的转折点。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2600多年里,中国仅中原地区发生的较严重的蝗灾就有8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并且每隔5—7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古代蝗灾来临的时候,景象是非常惊人的,蝗群遮天蔽日飞扑而来,轰轰烈烈如风卷残云般啃光一切庄稼、树叶等绿色植物,猛烈的时候甚至是袭击人类。蝗灾大规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代生态科学上来说,有缺少有效天敌的原因,也有久旱天气的原因,还有预见性不够、人工干预力度小、缺乏有效灭蝗方法等原因。
蝗虫不仅直接造成灾害,它带来的饥荒还引起了人类无数次的战争。每当蝗灾后必会有饥荒,腐败官吏的贪赃枉法、不良商人的囤积居奇,就和民以食为天的基本愿望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尖锐的社会矛盾就这样被激化。统治阶级的奢靡腐化、穷凶极恶,往往使得蝗虫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保住统治地位,战争也就开始了。由蝗灾引发的战争在历史典籍中可谓“史不绝书”,仅《后汉书》便记载了许多。例如,汉帝因为蝗灾带来歉收,便派大将武力掠夺南越小国,将“蝗食稻”演变成为“蝗食人”的社会悲剧。
从有农耕史以来,人类就开始与蝗虫进行了一场绵延数千年的战争。《春秋》在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秋季的历史档案中沉重地记下了一个“螽”字,这是中国蝗灾的最早记录。蝗虫诗的出现时间在先秦,伴随着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蝗虫成为农业社会某些特定时期的重要写作对象,并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作者问政济世的工具。
蝗虫的别称有很多,《农书》的作者王桢曾根据《春秋》统计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书'大有年’仅二,而水、旱、螽蝗屡书不绝”,《周南·螽斯》等篇章也从旁佐证了商代晚期至春秋中叶这段时期螽类数目之多。阜螽、草螽、斯螽、蟿螽、土螽五种总名为螽。《说文解字》训螽为“蝗也”。
中国是蝗灾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飞蝗经行之处,草木无遗,对古代人类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也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关注。“据范毓周的研究,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蝗虫的记载。从汉代开始,中国正史中就有《五行志》来专门记载历代灾害情况,至迟到宋代已经有专门记载消灭蝗虫的方法的书籍。”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去其螟,及其蟊贼。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诗中写到了消除蝗虫、螟等蟊贼类害虫的“火烧法”。由于没法人力控制害虫,先民只能祈求田神协助自己利用害虫趋光性来用篝火进行诱杀,“秉畀炎火”四个字就是非常直观的。更详细的见《旧唐书·姚崇传》:“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蟊贼还是小人、坏蛋的代名词,如“蟊贼内讧”。许慎在《说文解字·虫部》中认为官吏如果作奸犯科,田间就会出现“螟螣”。陆贾在《新语·明诫》中说“恶政流于民,则螟虫生于野”,都是下意识地把害虫拟人化了。
苏轼在“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的诗句中,更是形象地描写了古人用火烧和挖埋方式相结合的治蝗办法。然而这一切似乎收效不大,于是人们对蝗虫由恐惧转变为敬畏。明朝郭登《飞蝗》也写过:“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在半个世纪以前,蝗灾泛滥的中原地区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蝗神庙”,里面供奉着“蝗头人身”的“蝗神”。对于“蝗神”,老百姓与其说是把它作为偶像顶礼膜拜,不如说是在哀求它不要降灾。“古人对蝗虫既敬畏又渴望征服的矛盾心理,在膜拜蝗神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因为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以为只要政治清明就不会有蝗灾,因而格外祈盼清官的到来,以保佑一方平安。在唐代几次重大的蝗灾记录中,唐太宗李世民“吞蝗”的举动可谓惊世骇俗。贞观二年(628),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大意是:628年,京师地区闹蝗灾。六月间,唐太宗在皇家园林游玩时看到很多蝗虫,他顺手抓了几只,咒骂道:“老百姓靠庄稼活命,却让你们这些害虫给吃了!我宁愿你们吃我的五腑六脏,也不要你们吃老百姓的粮食!举起手把要把蝗虫吞下去,左右侍从连忙劝阻:“皇上,万万使不得,这东西不干净,吃了会得病的,龙体安康要紧。”唐太宗说:“我要为老百姓受灾,哪里还怕生什么病。”于是把蝗虫塞进嘴里吃了下去。那一年,蝗虫没有造成灾害。
太宗吞食蝗虫,也成为后世百姓食蝗的滥觞。兴元元年(784)因旱致关中蝗灾,“百姓捕之,蒸暴,扬去足翅而食之”。百姓不但捕蝗,而且把蝗虫烹调为食,从科学上讲,这也是生物治蝗兼利用的有效办法之一。
唐代是中国古代积极治蝗的转折点,因为之前总是大多停留在观察或道德评价层面,“天子吞蝗”改变了唐人对待蝗神只存敬畏不敢挑战的局面,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唐朝轰轰烈烈地出现了人力灭蝗的行动,其中成效最显著的当属宰相姚崇的治蝗。开元三年(715)六月,“山东诸州大蝗,飞则蔽景,下则食田稼,声如风雨,紫微令姚崇奏请差御史下诸道,促官吏遣人驱逋焚瘗之,以救秋稼,从之。是岁,田收有获,人不甚饥”。开元四年(716)夏,“山东、河南、河北蝗虫大起,遣使分捕而瘗之”。在这两次捕蝗中,姚崇聪明地想到了利用蝗虫趋光习性,发明了行之有效的捕蝗法。《资治通鉴》言:“连年蝗灾,不至大饥。”而且朝廷还有专门派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捕杀蝗虫。玄宗也曾多次下令,如“若有勤劳用命,保护田苗,须有褒贬,以明得失;前后使人等审定功过,各具所系州县长官等姓名闻”。此种强大阵容,迫使“蝗虫高飞凑海,蔽天掩野,会潮水至,尽漂死焉。蝗虫积成堆,岸及为亚鸟、鸢、白鸥、练鹊所食,种类遂绝”。这样治蝗的成果就是仅发生两年,就未再复发了。
走过千山万水
我们依然眷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