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怎么了,中国要不要跟进
【原创】
多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怎么了,中国要不要跟进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8日,韩国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同时,把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下调为2.2%,这也是韩国央行自2016年9月以来首次降息。紧随韩国央行,印尼央行也宣布将七天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到5.75%,南非央行则宣布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5%。同样是在18日,乌克兰央行也宣布降息,将主要利率下调50个基点。
所以出现多国央行同时降息或出台货币宽松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联储官员持续对外释放宽松信号,传递降息信息,导致其他国家被迫做出降息举动。据悉,今年以来,已有近20个国家央行出台了降息政策,显示出全球又开始了新一轮货币宽松,开始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实行便于性的大水满灌。
众所周知,所谓降息,背后的原因和动机非常清楚,那就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流动性日益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或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作用力的手段。相反,也向市场释放了经济运行不佳、经济形势紧张的信号。持续降息,给市场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也会不断加大。一旦美联储再步入加息通道,对全球市场来说,无疑又将风声鹤唳,甚至出现灾难。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个年头,期间,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都出台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注入到市场的流动性,可以说已经相当多、相当具有威力。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也有多国显示出经济复苏的征兆,甚至显露过即将进入繁荣的迹象。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地,全球经济又陷入了困难状态,且出日益困难的格局。
造成全球经济再度陷入困境的原因,除了多国经济自身存在结构不合理、复苏动力不强、困难很多之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贸易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使经济全球化面临强力挑战。要知道,在经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已经基本建成的情况下,贸易保护、单边主义就像一把刺刀,直刺全球化心脏,直接在割断着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使原本已经比较平衡、已经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有效作用的市场体系受到严重摧残。供应链、价值链受到冲击了,全球经济复苏也就不可能不受到冲击。所以,全球经济出现新的困难,完全是有些国家过度强调自身利益,挑起贸易纠纷和争斗的外部因素,而非完全各国经济自身矛盾。如果没有这些外部因素的冲击,在全球化体系下,是能够有效弥补和完善各国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是能够使全球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的。
可是,这一切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美好的心愿,个别国家为了自身利益挑战全球化的行为,已经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也给自身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压力。全球都在争相降息,就是最好的例证。殊不知,过度降息,过度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过度大水满灌,留下的风险隐患也是相当大的。特别在首轮大水满灌还没有能够有效消化的情况下,再度淹水,伤亡会更加惨重。可是,不降息,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既然挑起贸易纠纷的国家都在释放宽松信号,其他国家也只有早作应对,避免带来更大伤害。
顾眼前,不顾长远,顾近期,不顾长期,顾生存,不顾发展,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最大特点,也成为全球经济在贸易保护、单边主义影响下的一大特征。而这个特征,是带有痛苦的泪水的,是被迫无奈的。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将如何应对呢?是否也要跟进,出台降息政策呢?笔者认为,还是要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依据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状况,选择适合中国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而不要跟风。因为,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中国经济已经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和应对能力,特别是经济新动能的不断涌现,可以较为主动、较为积极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新波动、新挑战甚至新危机。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也会让中国经济变得更具影响力和应对力,能够让中国经济较快地走出结构不太合理的格局。所以,以相对平稳的货币政策应对全球政策宽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定向操作手段进行应对,可能效果会更好,灵活性也更强。否则,就会被动应对、疲于应付。
从总体上讲,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面临新考验,但是,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砝码,是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