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更会玩——古代桌游盘点

提起桌游,许多人多半会联想到现在遍地开花的狼人、三国杀,然而我们的老祖宗,除了发明我们常见的象棋、围棋、五子棋,还创造许多其他的桌面游戏,毕竟古代可没有如今的电视、电脑、手机,为了解决耕读之余如何自娱自乐的问题,充满智慧的古人可是做足了工夫。

六博

早在战国时期,一种名为“六博”的桌游已经在中国流行。

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梮(棋盘)、棋(棋子)、箸(骰子)。棋子多以象牙、玉石或金属制成,共12枚,分黑红或黑白两组,长方体和立方体两种形状,每组均大小相同,每方6枚有一枚称枭,五枚称散,也有称卢、雉、犊的,因此棋子也有一大五小的。棋子布于博局,即“椐”,多为木质方形,盘面髹黑漆,也有白漆的,有一方形大框,框内中部是一方框,周边有各形的棋路,名“曲道”,共十二个,四角处有四个圆点。箸有6根,行棋前要先投箸,并根据结果行棋,箸是用半边细竹管、中间填金属粉再髹漆而成,剖面呈新月形,这样投掷时就能够正反不同,便出现不同数目的筹码。

六博在古代很受欢迎。据史书载,东汉时期的梁冀,就能从事弹棋﹑格五﹑六博等活动,弹棋、格五也是当时流行的棋类游戏。至唐,李白、韩愈等人的诗文中,仍能看到描述六博的诗句。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六博的游戏规则早已失传,但是今人能够从文献中管窥其貌,更有热衷文化与棋类的爱好者,通过研究,尝试恢复六博的原貌。

徐州汉代画像砖上的六博

弹棋

上文提到的弹棋,是西汉末年兴起于宫廷与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桌游,随着汉末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这项活动也从宫中流向民间。

弹棋的棋盘四周低平,中间隆起,像个小山包;底座是方形,顶部是圆形,象征天圆地方。弹棋玩法历代文献记载不太相同:按照晋人徐广《弹棋经》的记载,魏晋时期弹棋规则是“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即两人对局,各六枚棋子,用自己的棋子击打对方的棋子;至唐,柳宗元作《弹棋序》载“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贸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可见当时的棋子相比于魏晋时期已经增加了一倍。

由于象棋、围棋的兴起,弹棋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不再是最受文人喜爱的桌游,到了宋朝,这种桌游已经销声匿迹,以至于后世之人想要了解弹棋,也只有去古书里寻觅它的踪迹了。

叶子戏

叶子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纸牌博戏,相传早在楚汉战争时期,韩信为了缓解将士们的思乡之愁而发明,当时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故称“叶子戏”。

叶子戏的起源另有众多他说。宋人袁文则认为,叶子戏其实是唐代国运的谶语,因为把“叶子”二字拆开以后再组合,“叶(葉)”的上半部分是“廿”和“世”字,下半部分的“木”加上“子”,就成为了唐代的国姓“李”字,其意为“廿世李”,正好符合唐代的二十帝之数。欧阳修的《归田录·卷二》载:唐代的藏书都是卷轴,检索不易,时人用纸页对书籍的内容加以编识,予以简要注明,挂在卷轴之后,称为叶子,制成图格可供读书检索之用。由于纸牌游戏与检索图书的叶子格相似,故被命名为叶子戏。

叶子戏有四十张牌,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种花色,玩时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牌未出时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出叶子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

有关叶子戏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人苏鹗的《同昌公主传》“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及至五代,相关书籍大量涌现,如《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

不少学者认为,叶子戏是马吊牌、麻将、牌九等牌类游戏的祖先。由于在游戏规则上存在近似之处,一些外国学者甚至认为扑克牌也是由叶子戏演变发展而来。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彩选格

彩选格又名“升官图”,是一种类似今天“大富翁”的古代桌游。

具体玩法是将文武大小官职写在纸上作为底图,转动陀螺来推进游戏。陀螺上分别写有“德、才、功、赃”四字,转得的文字、结合棋位上的描述决定进退几格。每个人从“白丁”开始,最先升到最高位的人取得胜利。有的也掷骰子代替陀螺,用点数色彩定升降。

彩选格据传由明代倪元璐所创,亦传创自唐代。不同时期的彩选格也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基本都是以当朝的官制情况来制定游戏系统。一般而言,最流行的版本是依照明清官制编写的,民国之后,出现了从小学生到大总统的版本,可谓与时俱进。此外,还有依据小说《红楼梦》和八仙过海传说编制的版本。

这一游戏创制的目的,一来是激励学子刻苦攻读、考入仕途,二来是帮助时人了解当朝官制,三来也可以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