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及排行榜--对于爱书人的伪命题

文/杜辉

各类图书排行榜琳琅满目,是个媒体基本就有一个自己的图书排行榜,或者推荐书目。平面报纸、期刊、网站的各种排行榜,读书推荐,以及各实体书店、网络书店的销售排行榜,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报纸、电视读书栏目的图书推荐,等等不胜枚举。可是这些各类的榜单和推荐真的可以帮助爱书人选择图书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只是提供一种参考,真正的购买选择还是要以自己的独立思维为基础去选择。

现在的读者群体可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功能性阅读,比如需要考试,需要学习某项技能,查询研究某些资料,以及工具书的使用。这类图书的选择更多的是口碑相传,或者是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第二类则是随大流赶时髦,阅读并非自己主观的喜好取舍,更多的是追赶一种潮流,一种流行。所以图书排行榜和推荐对于这类读者的作用应该是最大的。第三类也就是真正爱看书的人群,这类人会以自己的喜好、价值观等自身的主观独立意识为基础,选择购买图书。这类读者并不是消费者的多数,但是这个行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更是深阅读、文史社科学术类图书的主要消费者。

我们只谈第三类消费者,也就是真正在看书,知道自己要看什么书的读者。

首先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学识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所以同样的一个事情,一本书,一个故事在每个人眼中呈现的镜像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各类榜单和推荐,是社会大众及媒体编辑思想镜像的具象化。但大众消费和自我个体的需要还是有很多明显的差异和不配备。所以榜单和推荐,对于真正的看书人,只有参考意义,并且参考价值也是十分有限的。好比羊羹虽美,有人觉得是肉香扑鼻,有人则觉得膻气太重。

其次各大榜单和推荐,在目前行业操作中是掺杂了大量人为因素的。有人为的打榜,有水帖的网评,有专业写手的软文,有人情的推荐。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评论是有具有很大水分和误导性的。所以现在榜单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可信度越来越少,关注度下降,也是长期以来缺乏诚信的一种恶性循环。以几大网上书店的读者点评为例,大部分消费者购买习惯是货到就点评,这个点评更多的是服务及物流速度和产品包装外形。但对于图书的内容质量只能在阅读后才能有资格评价,但那时在做评价的人将会极少,或者网站设定评论时间已过而无法评论。那么这个图书产品的评价分数,意义就十分有限了。又比如很多图书推荐的软文,是在看了简介及样章后的功利性写作,并非通读全文后的感悟反思。那么这个推荐真正意义又有几何?

真正的看书人,把阅读作为一种修炼,作为一种娱乐,作为一种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会有自己的主观思想,会明确自己喜欢读什么,想要看什么,怎么去寻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而排行榜和推荐更多的是别人在看什么,社会流行什么,商业行为在宣传什么。这些都是别人的利益和功力,而不是自己的思想追求。

真正的看书人,是在书店一个一个书架浏览,是一本一本去翻阅挑选的。用自己的眼睛,用图书里真实的文字作为选择购买的依据。榜单和推荐,更多的是为商业行为披上的华而不实的外衣,并不是真实的事物。

社会的浮躁,商业行为的泛滥,让阅读成为罩在迷雾里的风景。现在好书难寻,榜单流行化,推荐水评化。让真正的爱书人在选择图书时加大了难度,迷惑了选择。图书的核心是思想,是知识,是价值观,是娱乐,但图书也是从文字中寻找内心共鸣,自我认同的一种行为。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才能找到真正的价值,别人的选择很难是自己的需要。所以真正的爱书人,还是少看榜单,少看推荐。看书用心去选择,买书用文字去判断。

作者注:

    原文发表在2013.2.25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第1068期A04 版上。

    自己爱看书,一年购书量也有个上百本,数千元的。曾经买书最多的途径与购物体验最好的就是在北京地坛的书市去“淘换”书。当然,现在书市已被做烂了,这种乐趣也就没有了。现在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学习的需要,用关键字词去在网店选书。其实更多的购书名单是来源于在阅读他人的图书及文章中,看到了作者自己阅读、研究及推崇、参考的读物,然后记下搜索购买。

    榜单及推荐这个事情,个人及组织的痕迹太过明显,如果负责的编辑或者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和你相近还好,要不看哪类榜单真的就是一种黑色讽刺,徒增恶心。最后说回来,阅读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不是追求时髦的事,所以还是用自己的脑子多想想,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选择才更有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