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电子版权--作者授权需谨慎
文/杜辉
数字出版如火如荼,移动阅读方兴未艾。纸媒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也在根据市场发展不断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者也是目不暇接。而众多作者对于新阅读载体及其操作形式所带来的版权操作方式改变,很难明了其中的微妙关系。对于其中的电子版权,作者在授权方面更是不知所措。有的守着版权惜售,让版权成为无效资产。有的则是轻率授权,最后反而失去纸媒图书的出版机会,落得人财两空。
现在的图书版权权利一般分为三部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实体图书的版权,其次就是不同语言,不同地区的出版权利。最后就是近几年兴起的图书电子出版版权及其他延伸权利,成为出版协议新的一部分。
数字阅读,电子出版虽有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部分的获益群体,但整体来说还在探索盈利模式和用炒作概念以吸引资本投资的阶段。整体操作浮躁、务虚画饼过多,实际推广运营却仍没有稳定的模式。电子版权这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和传统出版分道扬镳的网文文学,他的写作、出版、受众自成体系,与传统出版渐渐成为两个体系,彼此受众也重叠不多。这类文体的内容,大部分是很难转变为常规实体图书的,所以在此不需讨论。另一类则是基于传统实体出版而延伸出的电子出版。这部分主要操作模式及利益链条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纸媒图书出版。
第一类因为文体结构,以及素材方向,大部分是很难转化为实体出版物的。而第二类的作者就需要仔细思量自己的电子版权应该如何授权,如何操作。做实体出版的,经常会看到电子版权已经授权给某网站,只剩下纸媒权利的投稿。这类稿件除非是名家大作,否则一般作者的投稿,单此一项,基本就会被出版机构pass掉,不予考虑出版。电子出版目前普遍收益有限,但是对传统纸媒出版的影响和冲击,确是越来越多。一般作者,如果纸媒、海外、电子版权不齐全的话,将会很难得到出版的机会。因为出版方在权利不全的情况下无法计量自己的利益范围,而且其他权利对纸媒的冲击也成为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实体书不投入大力气包装操作很难畅销,而在权利缺项的情况下,如果投入了人力物力,又很容易为他人作嫁衣,所以面对此类稿件实体出版机构也就敬而远之。其实就算是知名作者,大部分也是把版权打包授权给实体出版机构,然后委托实体出版机构,依托于纸媒出版物,再去运作授权,以此获得增值利益。当然这个条件要优厚得多,在商言商嘛。
很多作者对于电子版权收益的期望过高,甚至远远脱离实际。现在的一般纸媒出版物延伸出的电子版权收益,也就在几百数千。如是名家或者有一些热点、特色的也不过是数万到几十万的收益,且这个收益是销售收益,不是作者最后的实际分成。销售收入平台要收取其中收益的40-60%,余下的还要出版机构与作者再分成。本来就不多的收益更是稀释的无足轻重,这个和作者所期望的百万版税是天上地下的。其实作者所谓的百万版税分成概念,更多的是来源与前文所说的网文系统的宣传。这个百万版税收入的作者一来是数十万写手中的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二来更大一部分是网文系统为资本运作需要所宣传出来的,水分十分大。真如他们所说,那晒晒纳税单所有的疑问也就一目了然了。实际上常规的电子出版目前收益非常低,远远没有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且在目前这种浮躁的大环境下,传统出版及电子出版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改观和突破。
电子版权因为作者对此利益不甚了解,而很多电子出版机构又唯利是图,所以在授权合同中充满了陷阱。网站对于作者不是服务和培养,而是在协议中用偷换概念,移花接木对作者进行变相的压榨。如有的网站要求作者在其网站授权电子版权使用,如果今后图书得以实体出版,也要对其网站进行分成,美其名曰宣传推广费。试问一个拥有成千数万作者的网站,你对其中一个小作者怎么宣传推广?就是所谓的宣传推广大都也是由作者自己埋单去买榜,最后的收益还是转入网站的腰包。还有一种是与其网站签订电子出版协议,但是实体出版的权利也委托给其网站操作。网站为了盈利,必然要把版权加价出售。如某网站,给某常规作品标价版税10%,起印一万册。而此书在其网站做了一定重点推荐之后,电子版权总收益也不过数千之内。但其标出的实体出版价格已远超出此书的出版价值。那实体出版机构在权利不全,且价格超高的情况下,怎么会选择合作?如此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作者的电子版权在授权时候一定要斟酌再三,想明白自己的目的,是要最终实现实体出版,还是就只在网上放放。如真希望最终得以出版实体图书,那么电子版权切不可随便授权,还是一起打包授权给实体出版机构为佳。如果就是为了换取网站那几百数千的收益,实体可有可无,那到可以先授权出去,换回几斤米面钱,自娱自乐。
作者注:
本文发表在2015年1月19日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 第1161期A04版。
现在过了四年时间,出版的大环境也改变很多。实体出版势微,知识付费崛起。这为许多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获利机会和渠道。但不管游戏怎么改变,最终还是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获益,分享到果实。听书也好、问答也好,参与者千千万万,但可以达到可观收益的还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所以不提高自己水平,而寄希望通过玩新游戏获利,这只能拼运气,赌概率。但这并不是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
传统出版势微,但也还没死,其影响还有一些,作为平台和基础宣传渠道的作用还是有用的。通过纸媒出版,可以迎来更多其他版权输出渠道的机会。当然找个靠谱的机构和合作者授权也是重中之重。大部分出版机构,想法太天真,对这个新世界了解甚少,更多的是停留在理想和理论中,这也不免让作者有了明珠暗投的担忧。所以找对人做对事,凡事多用心,这个世界是留给有心人的。有想法,一切皆有可能。没想法,有可能的也就成为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