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荣耀:全国劳动模范胡毓芳

富民初心 一丝一茧耕耘丝绸梦

——记全国劳动模范、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芳(上)

一条浑身呈现通透黄色的蚕宝宝,在结茧网上不断吐丝形成茧网,在它的不断努力下,松软凌乱的茧丝层慢慢被加厚,一个蚕茧正在渐渐形成。这一幕,在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再稀松平常不过了。

一条条蚕宝宝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带来一床床温暖的蚕丝被。正如它们的主人——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毓芳,她敢闯敢干,以传承和复兴苏州丝绸为己任,凭着女性特有的坚韧与魄力,用一根丝织出了千万床蚕丝被,也织出了一条从创业到创新、从特色到品牌、从工业迈向农业,实现三产融合的传统产业蝶变之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刚刚过去,胡毓芳也迎来了自己的丰收日。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毓芳参加了此次大会,并近距离聆听重要讲话,从北京带回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胡毓芳,苏州吴江人,出生于绸都盛泽,1987年新苏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震泽投身教育事业。正当她在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茁壮成长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深深触动了她。未与父母商量,胡毓芳便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经过几年的曲折探索,2002年8月,为了实现自己的丝绸梦,胡毓芳在震泽茧丝市场租了3间小门面,靠着一张拉绵桌和4名女工,开启了太湖雪的艰苦创业路。

“这几年,总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个传统的产业?蚕桑是先辈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就是在震泽这个蚕丝古镇的大环境当中成长的,小时候最漂亮的衣服是真丝旗袍,结婚时的嫁妆是缎面的蚕丝被。”胡毓芳说,小时候吴江每个镇都有缫丝厂,别人觉得蚕蛹的味道是臭臭的,但自己觉得这是蚕丝特有的香味。

胡毓芳常说,“我们做着一根丝,也要跳出一根丝”。她说的“跳出一根丝”,就是除了要把这根丝串进国家战略、国际思维、文化思维、创新思维外,还要串进其它产业、其它行业,串起一条蚕桑农业、蚕丝工业,以及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丝路”。

2016年,一个以蚕桑为主题,集产品高端定制、个性化商务接待、科普展示、蚕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崛地而起。从选址兴建,到现在的颇具规模,从课堂走进车间,再从车间走向田野,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寄托着胡毓芳对丝绸蚕桑的无比热爱,对三农的深情以及创新创业的梦想。

带领百姓鼓起钱袋子,壮大企业上缴更多税,是胡毓芳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如今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彻底颠覆了传统丝绸业的商业模式。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这里观赏到太湖流域悠久的养蚕历史、蚕的一生、制丝工艺、拉绵制被、扎染刺绣以及丝品展示等,还可以游桑园、采桑果、品桑茶、喝桑酒,享受生态农家乐。同时,蚕桑园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蚕桑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

姚力卫是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有名的“姚师傅”,凭着一手好厨艺,他在蚕桑园里很受欢迎。“我以前是做煤炭生意的,2017年过来做餐饮工作,这里空气好、环境好,每个月的收入有5000多元,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姚力卫说。

在胡毓芳的感召下,蚕宝宝再次成为了震泽人眼中的“金疙瘩”,而胡毓芳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品牌。“这么好的蚕丝被,就应该像瑞士的手表和法国的香水一样有名。为什么我们的蚕丝被只在小镇传播,而不像西湖的龙井、苏州的碧螺春一样驰名中外?我想这就是我的初心,慢慢地初心就变成了我的梦想。”胡毓芳说,随着创业的时间的推移,这个梦想越来越清晰。在她看来,劳模精神,正如春蚕的精神,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多做一点点、创新一点点,日积月累。

作者: 史韫倩

2020-11-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