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柏治顽固汗出经方应用一则——阴阳营卫血气津液一体观再认识

【关键词】老中医验案;汗证经方;桂枝汤;苓桂剂;刘方柏

刘方柏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从医

50

余载,医德高尚,且博览群书,文学造诣深厚,师古而不泥古,应用经方得心应手,对急重奇顽难证的辨治,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作为刘老学术继承人临证学习,目睹众多疑难痼疾沉疴立效,受益匪浅。兹举顽固汗出经方应用体会一则,冀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折射刘老学术思想之点滴。

彭某,女,

70

岁,

2006

4

4

初诊。

反复大汗出伴潮热恶寒、头昏眠差

3

月。

3

月前,患者因受凉经中西药“发汗治疗”后出现昼夜大量出汗,夜间汗出更明显,常一夜数换内衣皆湿透,伴头昏,耳鸣,潮热,稍恶寒,口干,口苦,全身紧束感,双下肢冷痛乏力,睡眠差,夜间休息常只能入睡

2-4

小时。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曾于当地县医院、县中医院等作甲功、血糖、血沉、抗“

o

”、结核抗体、胸片等检查正常,排除甲亢、糖尿病、风湿热、结核等,诊为高血压病、陈旧性脑梗塞、多汗症。予服药输液及中药清热滋阴敛汗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近

3

月无效,出汗症状愈重,严重时一夜可打湿近

10

件内衣,尤以每晚

2-3

时,全身烘热,汗出如浴,苦不堪言。后辗转延诊于刘老。查:舌薄黄不腻,脉象:左三部脉弦数,右三部脉浮大而中空,舌正。辨证为营卫不和,太阳病失治,致太阳、少阳并病,治宜和解少阳枢机,调和营卫之气。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

桂枝

10g

白芍

30g

大枣

20g

柴胡

10g

黄芩

10g

白参

12g

炙甘草

1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半夏

10g

炮附片

30g

生姜

10g

3

剂后,已无畏寒发热,出汗症状缓解,口微渴,药已中的。上方加马料豆(即胡豆)

50g

续服药近

1

周,夜间出汗症状更减,仅换一次内衣,口微渴,晨起少许汗出,以头额、背部、手心,双下肢部为主,背部、双下肢膝以下有冷感。舌质暗红,苔稍显灰腻,脉濡。治以温阳化湿,调和营卫。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

处方:桂枝

10g

白芍

30g

大枣

15g

炙甘草

10g

茯苓

12g

白术

10g

猪苓

10g

泽泻

30g

法夏

30g

苡仁

30g

龙骨

30g

牡蛎

30g

马料豆

40g

炮附片

20g

经上方治疗,患者汗出等症状逐渐减轻,

10

余日后汗出完全停止,随访

1

年无复发。

按:《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之阴谓之汗”,即汗的正常排泄是人体阴阳合和的结果。刘老指出,汗证不仅是杂病的一个重要病证,也是在伤寒温病中一个被非常重视的症状。它虽不像杂病那样列专章论述,而却常被作为某种病机的标识性症状。本例大汗淋漓为营血虚于内,卫气虚于外,营卫失于和谐,漏出而为汗,这一认识联系到其恶风,口苦,时冷热等症状,即可看出其与《伤寒论》营卫不和病机相关条文若合符节。因而,其证不属杂病,而是伤寒之营卫失和证。《子午流注》曾谓:“十二经脉运行日节律,丑时胆经气盛。”邪克少阳胆经,丑时胆经正气来复,邪正相争,则大汗淋漓以驱邪,而大汗致营阴受损,更加重营卫失和;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则恶风恶寒,身紧若束。因而针对本证太阳少阳合病,用桂枝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是最佳选择。后方合入五苓散,刘老指出,《内经·六微旨大论》曾云:“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从六经气化理论看,说明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少阴之气为热,而与太阳膀胱相通,能温寒水而化气,使太阳膀胱气化上行外达,充于皮毛,达于外以卫气而为固。正如《灵枢·营卫生会》云:“卫出于下焦”。太阳膀胱是卫气的发源地和运行的起始之处。同时该气化作用能载营阴上行外达,出而为汗,则有云行雨施之象(“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桂枝汤及其演变方五苓散等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而掌握它们的机制尤为重要。根据刘老阐述师祖江尔逊重要学术见解阴阳营卫血气津液一体观理论,阴阳营卫血气的不同称谓,是因为它们循行和分布的部位不同,并非其本身有着质的差异。血气固然密不可分,而津液乃血气之重要组成部分。就病理言,营卫则指表浅,气血则指内伤,阴阳则言病之深矣。所谓桂枝汤演变方证,特指苓桂剂方证而言,包括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茯苓甘草汤、苓桂甘草汤、防己茯苓汤、五苓散、茯苓泽泻汤等方证。这些方证虽源于本方证,然与本方证相较,已经呈现明显之差异。因为这些方证之病理,已由营卫、气血不和,演变为气水不和。人身之中,气与血固为密不可分,而气与水亦然,“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则气水和谐而不病矣。故气之与水,生理上息息相关,病理上相互为患,若气病及水,或水病及气,均可导致气水同病,便属气水不和矣。而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津液外泄致使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的一类病证。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相当认识。“五脏化液,心为汗”,“肾者水脏,主津液”。心主汗,汗液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且与精血有密切关系,这也指出汗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伤寒汗证之治总是着眼于营卫。此同“汗为心液”、“血汗同源”等杂病辨证之着眼点,本质上是并行不悖的。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何种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只要符合苓桂剂证病机者,都可考虑用苓桂剂治疗。实际临床中,内而五脏六腑,外而皮毛筋骨,凡营卫所涉,气血所通之处,苓桂剂皆能发挥作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当,屡起沉疴。刘老遵从江老学术思想,从生理出发,循着病理推导、方证探索、临床实践的路子,进一步确立了阴阳营卫血气津液一体观,将气水不和视为营卫不和的变局,顺理成章地将调和气水的一类方剂视为调和营卫的桂枝汤的演变方。不仅为正确理解和桂枝汤及其加减演变方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从另一侧面探索仲景的思维轨迹开拓了新路。

(0)

相关推荐

  •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结一老师讲<伤寒论>2021-10-26日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我们今晚继续进行伤寒论课程的学习. 我们去看第46条的条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57,58条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大阳伤寒发汗后,寒去热退表解.半日复犯,可能是药后汗出受风受寒,也许是药后邪未尽,半日又发,脉浮数表证又现,更可发汗,宜桂枝汤,这个要 ...

  • 金匮要略论血痹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金匮要略论血痹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32篇原创文章 在金匮要略里,论血痹的条文非常简洁,只有两个章节,一条论血痹的原因, ...

  • 刘方柏顽固泄泻

    升阳益胃汤为第一方 黄连,葛根,马齿苋为特效药.

  • 【刘方柏】常用经方在涉肾疑难证中的巧用(一)

    一.疑难病的治疗 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疑难病,什么叫疑难病. 疑难病是那些病因不明,病机难辨,病情复杂,症状罕见,表现怪异,常规治疗无效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关于病因不明,病机难辨,病 ...

  • 刘方柏: 三黄安神汤治顽固性失眠

    导读:此方由半夏秫米汤.防己地黄汤和验方僵蚕二黄汤(炙僵蚕.姜黄.天竺黄.远志.夜交藤)三方加味而成.刘方柏老师的经验,临床值得一试. 三黄安神汤治顽固性失眠 90后女孩交友,找相同爱好的人 广告 病 ...

  • 【刘方柏】常用经方在涉肾疑难证中的巧用(三)

    三.巧用经方 第三个问题我讲一讲巧用经方,什么是"巧用"? 如果我们按照刚才讲的道理来辨析涉肾疾病,这必然会拓展我们的视野,在遵循条文方证对应的同时,挑出条文,寻找潜藏在文字背后对 ...

  • 【刘方柏】常用经方在涉肾疑难证中的巧用(最全收藏版)

    一.疑难病的治疗 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就是疑难病,什么叫疑难病. 疑难病是那些病因不明,病机难辨,病情复杂,症状罕见,表现怪异,常规治疗无效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关于病因不明,病机难辨,病 ...

  • (文君然播讲)半身不出汗,五味药治好!老经方,平衡阴阳治怪病

        (以下文字,曾经在前天推送过.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贴在这里,供您对照收听.)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聊一个事儿,很奇怪,也很有意思,就是半身出汗. 啥叫半身出汗啊?就是一半身体不出汗,另一半 ...

  • 刘方柏如在临证中不断学习《伤寒论》,在实战中使用经方学习经方

    足跟久痛温肾经 这个足跟痛恐怕大家临床都容易见到,一般都认为是风湿.外伤.受寒,或者骨性关节炎等诱发,临床都以炎症或者寒邪治疗,很多人都打封闭了,但效果一般.如果这类病人久治不愈的话,可以用温肾的办法 ...

  • 《集验方》治伤寒汗出不解如疟方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便解,属 桂心(一两十七铢) 杏仁(十六枚去尖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一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先煮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