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之死诱发的墨门惨案反思:汉以后鲜人问津,应是墨家自身造成
楚惠王执政之时,准备去讨伐宋国。
春秋时代的楚国曾多次讨伐宋国,最为出名的就有两次:其一,是在楚成王时代,楚军大举围攻宋都商丘,却数月都未能攻破,结果让宋人等来了晋国援救,促成了晋文公称霸;其二,是楚庄王挟邲之战余威攻打宋国替楚使申舟复仇,围攻了近一年却迟迟无法攻破,最终双方不得不相互妥协。以此而言,宋都商丘城墙之坚固,远超乎普通人想象。
有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次伐宋前楚惠王重用了来自鲁国的匠师公输般,让他替楚人打造了先进的攻城器械——云梯。
公输般,他的另一称呼为现代人所熟知,就是鲁班。还在鲁国时,公输般就以善为机巧之物而闻名天下。不过,公输般虽然有才,在保守的鲁国却难有用武之地。
一次,鲁国执政卿季康子的母亲去世。因为时任匠师公输若太过年幼,所以同族的公输般代为主持日常事务。因此,公输般就向季康子提议,用他新设计的机械来下棺。季康子刚想答应,却遭到了大夫公肩假的强烈反对:“不行!这事鲁国可有旧例在:公室比照天子,采用四块丰碑;三桓比照诸侯,使用四根木柱。般!您拿别人母亲来试验你的技巧,难道是不得已吗?如果不试用你的技巧,就会感到难受吗?唉!”听别人这么一说,季康子顿时改变了主意,不再同意公输般的试验。(《礼记·檀弓下》)
空有一身技能,却无用武之地,不得已公输般只能出走楚国。对于公输般的技能,楚人极为看重,让他为楚国军队打造各种军事器械。以前,楚国水军对越国水军往往处在劣势;公输般来了后,针对楚军特点设计出了水战钩镶,顿时扭转了双方战局,让楚国水军多次取胜。这次伐宋前,针对商丘的高大城墙,楚惠王也委托鲁班设计出了云梯,以确保此番出征的胜利。
如今云梯研发成功,楚人攻打宋国已是迫在眉睫。
可不想,楚人共宋之事却被墨子知道了。
墨子,名翟,为宋国桓氏之后,也是曾经的鲁人。得知此事后,墨子不敢怠慢,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然后求见公输般。
见面后,墨子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来意:“北方有侮辱我的人,我想借助你去杀了他!”
两人虽然是老乡,可关系还没亲密到这一步。公输般听了,眉头一皱,露出了极不高兴的脸色。
墨子却不识趣,继续说道:“我愿送你十镒黄金!”
公输般无奈,只得明确拒绝了:“我奉行义,绝不杀人!”
听到这,墨子马上挺直身子,对着公输般拜了两拜,说:“那请容我讲讲什么是义。听说您制造了云梯,将要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义不杀人,却攻打他国,这是不杀一个人却杀众多的人吗?敢问攻打宋国又是什么样的义?”
被墨子这么一质问,公输般顿时哑口无言,低头称服。不过公输般显然无法决定军国大事的可否,于是他又将墨子引荐给了楚惠王。
见到楚王后,墨子又先设下了一个陷阱:“现在有这样一个人,放着雕饰精美的车子不坐,却去偷邻居家的破车;自己华丽的锦绣衣服不穿,却去偷邻居的粗布短衣;自己的好饭好肉不吃,却去偷邻居的粗糠。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楚惠王听了,觉得有些可笑:“这一定是个有偷窃毛病的人!”
这时,墨子赶紧进谏:“楚国地方五千里,宋国地方五百里,这就如同雕饰精美的车和破车;楚有云梦泽,犀牛、麋鹿遍地都是,长江、汉水盛产鱼鳖黿鼍(yuántuó),而宋国是人们常说没有野鸡、兔子、和鲫鱼的地方,这就好比好饭菜和粗糠;楚国产高大的松树、梓树、楠木和樟树,宋国却没有大树,这就好比锦绣衣服和粗布短衣。所以,下臣以为大王攻宋就与此同类。”
听到这,楚惠王脸上一红,回答:“说得好!请相信我们不会再攻打宋国了!”
一场通天大祸,被墨子几句话就化为无形。可当墨子回去经过宋国时,下雨想到里巷内躲雨,看守里巷大门的人却不肯让他进门!
做了天大好事却不留名姓,这就是墨家的侠义精神!
墨子劝说楚国不要伐宋一事,就体现出墨家的核心思想:非攻、兼爱。
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诸侯相伐,列国相攻。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就在于列国之人不相亲爱。如果天下人都能相互亲爱,那么国与国就不会互相攻伐,各家各户之间也不会互相争斗,盗贼也不会有,君臣父子之间也能孝顺慈爱,天下也就因此而大治。(《墨子·兼爱上》)
春秋无义战,战争对于列国诸侯卿大夫而言,往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可对于中下层人士而言,战争就意味着沉重的贡赋和无畏的流血、牺牲。如果天下人互相亲爱,彼此互不攻伐,那么中下层人士就能得到充分休生养息,才有机会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所以,墨子学说一经提出,就以“兼爱、非攻”的核心思想得到了广泛支持,与儒、道、法等各家互相争辉,成为当时显学之一。“亚圣”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则归墨(墨子)”,足见当时墨学的鼎盛。
然而,秦汉以后、特别是在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法、道等三家虽然地位高低不一,但毕竟还是有人传承其思想。而曾经贵为显学的墨家却鲜有人问津,几乎是灭绝了。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大行其道的墨学,到了秦汉以后却鲜人问津?
很多人以为,墨家学说的兼爱、非攻思想,严重侵蚀了帝王们权力与地位,促使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墨学持打压态度,导致了墨学的衰落。
这种说法,从墨学思想本身来说,是站不住脚的。与儒学一样,墨学其实也强调忠于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因此,忠实于墨家思想的墨者,不会是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都是些无政府主义的侠客,不服管治的亡命之徒。
秦惠王时,有位墨家钜子名叫腹䵍(tūn)居住在秦,他的儿子杀了人。所谓钜子,就相当于后世武侠小说中的掌门人。墨家钜子的威望很高,秦惠王也对他极为仰慕。为此,秦惠王特意对腹䵍之子网开一面:“先生年龄大了,又没有其他儿子,寡人已经下令让司法官不要杀他,希望先生在这件事上听我的话。”
得到了秦王庇护,腹䵍却并不高兴,相反还十分抵触:“墨家法律规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受刑。’这样做,为的是严禁杀人、伤人。严禁杀人、伤人,这是天下的大义。大王您虽然赐予我恩惠,命令司法官不杀我儿子,但我却不能不执行墨家的法律!”最终,腹䵍还是杀死了自己犯罪的儿子!(《吕氏春秋·孟春纪》)
由此可见,墨家并不认为自己能跳出法网之外,可肆意行事、为所欲为。腹䵍的表现,与后世传说中那些无法无天的神秘侠客大相径庭。
墨家子弟,都是遵纪守法的良民,虽然秉持“兼爱”、“非攻”思想,与许多拥有野心征服天下的帝王理念不同,但本质上墨家是反战而不反君。在列国中,墨家之人都堪称是遵纪守法的典范。否则,在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墨家为何能被列国统治者所容忍?
因此,秦汉以后墨家思想之所以鲜有人传承,绝对不会因为墨者无法无天,威胁到了统治阶层的统治地位。墨家思想的“兼爱、非攻”,在大一统时代反而更有利于天下的统治。对统治阶层而言,照理应该更加欢迎墨学的传播。
以此而言,墨家从曾经的显学到鲜人问津,或许根因还是在于自身。
曾经有弟子背弃了墨子,后来又重返墨子门下。但这位弟子却发觉老师不怎么喜欢自己,就问墨子:“我难道有罪吗?不过是回来得晚一些罢了!”墨子却说:“这就和军队打了败战,落后的人还要求赏赐一样!”(《墨子·耕柱》)曾经有过背叛,难道还想我喜欢你?!
由此可见,身为墨家的开山祖师,墨子对弟子要求也是绝对忠诚,这就是“尚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如果弟子有背叛行为,那么他在墨门中的地位就会大大下降。
强调绝对服从、忠于上级,在一定环境下是可以理解;可如果时刻都要求如此,那也许就会酿出悲剧了。
楚悼王时代,有位墨家钜子名为孟胜,与楚国公族阳城君交好。为此,阳城君把自己的食邑交给了孟胜守卫。楚悼王死后,楚国公族对吴起变法不满,群起而攻之,结果误伤楚悼王之尸,因此而获罪。阳城君也参与此事,为保命不得不出逃了。为此,楚肃王要收回阳城君食邑。
这让孟胜顿时陷入了困境:“我接受了人家食邑,与人家约定符信作为凭证。现在没有见到符信,可自己力量又无法阻止楚国收回食邑,这次不死是不行了!”
孟胜学生徐弱听了,劝他:“如果死了对阳城君有用,那么为此而死是可以的;如果死了对阳城君没有好处,还让墨家思想从此断绝,这可不行。”
孟胜却不赞同弟子的说法:“我与阳城君,不是老师就是朋友,不是朋友也是臣子。如果这次不死,从今往后,人们寻求严师、贤友、良臣都不会再从墨家中寻找了。为此而死,正是为了践行墨家道义,让墨家事业发扬光大啊!我把钜子一职传给宋国的田襄子,田襄子为人贤德,哪里会让墨家思想的断绝呢?”
听孟胜这么一说,徐弱惭愧地答道:“先生您既然这么说,那我请求先死,为您扫清道路!”转过身,徐弱就当着孟胜面自刎而死!在孟胜死后,又有一百八十人为他殉死!
死之前,孟胜还派出两位弟子到宋国替他传位于田襄子。完成任务后,两位弟子想回楚国殉死,田襄子试图阻止:“孟子已经将钜子传给了我,你们应当听我的!”可这两人还是回到了楚国,共同赴死!(《吕氏春秋·离俗览》)
在墨门中,不听钜子的话,就是不知墨家之义,所以墨门子弟都会绝对忠于钜子。但孟胜弟子却因此付出了一百八十余条生命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了?
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自杀,在现代人眼中更像是邪教行为!这场因吴起之死而诱发的墨门惨案,令墨门朝夕之间损失了一百多位精英,恐怕更大的作用是阻吓他人加入墨门,而不是弘扬墨学!
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非攻”,即便是在现代人眼中,都具备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墨家所主张的“非命”(否定命运决定论),也是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墨门人强调的“节用”、“节葬”思想,对于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具备相当积极的经济意义;墨家对于科学技术的探索精神,直到现代依然值得肯定。整体而言,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墨家思想正是因为其先进性,才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时代“显学”。
可墨门中人对“尚同”追求到了极致,却让墨家遭遇到了致命的伤害——如果人人都要绝对服从于钜子,那万一钜子出了错,谁还能拯救墨家?
由吴起之死所引发的墨门惨案,或许就是墨家思想在秦汉以后鲜有人问津的根本原因吧?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图片| 来自网络,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