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最终需要对抗的,是自己的“精神熵”

这个词,我们也直接从《心流》这本书拿出来用,就不再制造新的词汇来引起大家的困惑了。在心流一书当中,作者引入了精神熵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人所产生的那种无序的状态。

人就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人也属于宇宙的一部分,因此生命终将衰亡,人体终将化为有机物与无机物回归这个世界,所吸收的所有能量也终究会消散开来。但是在人生命的过程当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人是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来实现一定程度的上实现“熵减”的。

我们讨论了熵的问题,似乎有些偏题,但恰恰没有。“精神熵”这个概念,正是来描述我们内心有序和无序的状态,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恰恰是心理学层面最关键的那一把钥匙。获得了这把钥匙,癌症患者就有机会打开自己与癌症和解的那扇阳光的大门。

就像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的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我如果让你现在千万不要想香蕉,如果你要是想了一下香蕉,那么你就要自觉给我一百块钱。这样的话,绝大多数的人会无法控制地想到香蕉这个词。

这就是精神属性当中最脆弱的部分,就是你很难控制自己不想什么,这也是大多数人在比赛前都会出现的紧张、焦虑、流汗的原因。你也许会不断劝说自己比赛没有多大的意义,你也不必为自己的拙劣表演感到丢人,但是你越是要克制,就越是难以实现。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其实说话是有点口吃的,这一点从小的时候就有。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因为家长的口吃所“传染”的。我也曾经为此非常苦恼,一度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不能靠和张嘴说话的工作沾边,但凡是演讲,主持我都离得远远的。

很多人总会说,你不要紧张,你慢慢说不就完了么。但是很多事情恰恰不是靠“自我的劝说和命令”来完成,你可以给别人讲无数的道理,但是你却无法告诉自己该怎样去行动。

“你不要想太多了,没用的。”

“就是因为你想的多,爱钻牛角尖,你才容易得的这个毛病。”

“你多想点高兴的事,别老想这些没用的。”

但是你不是患者,你就无法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知他真实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一种天然的表现,实际就是“精神熵”增加的过程。作为一个人,你的心态会从平和逐渐转为波澜,再演变成焦虑、痛苦和绝望。即使你的精神之海的海水不增不减,但是本身平静的海面也会波涛汹涌电闪雷鸣,你的精神无序状态会使你无法集中精力去工作和生活,你会陷入在这个泥潭当中,越来越无法自拔。

当然,也有一些事情能够短暂地帮助到你。例如你突然发现自己的癌症分期并不是很晚,又例如发现你经过很长时间痛苦的化疗,再拍片子的时候发现瘤子神奇般地不见了。这些是外力,能够帮助你让精神熵降低归位的,其实你可以理解为是引用了外在的力量,从外界对于一个系统的加热当然可以让它获得更好的状态。就好像欧洲国家在一战前夕国内破败不堪内斗汹涌,但是掠夺了中国的财富之后,欧洲各国都过上了更加平和稳定的生活,这都是外界能量的注入来获得的。

但是可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够获得来自于外部的能量,更多的患者其实是会发现,经过两次化疗,肿瘤没有缩小,甚至还变大了。自己的生命要不可逆地向泥沼当中滑落,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帮助他们依旧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至少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丰富而无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