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中药草果含降血糖活性成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发现 中药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该研究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也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该成果已分别在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纪军说,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药物挖掘过程中,首次发现草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且对糖尿病小鼠摄食量、体重无明显影响。
陈纪军介绍,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急需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该团队对草果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 二芳基庚烷和黄烷醇及其杂合体是草果主要降血糖活性成分。
认识草果
草果,在宋、明、清等古代和近现代的许多中医药著作中均有收载,在古代的《饮膳正要》和当代的《新饮食本草》等食疗本草中亦有记载。其来源于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为主产区。
草果味辛香,其性温热,功能燥湿除寒,为脾胃寒湿病证的较常用药,主要用于寒湿内阻之脘腹胀痛、痞满、呕吐、泄泻、疟疾、瘟疫、食积不化等症。西医学所称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斑秃等疾病的中药方药治疗中,也经常用到了草果。
草果主含挥发油,油中含桉油精、香叶醇、柠檬醛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胃溃疡、调节胃肠运动、镇痛、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
草果入药用,多用果仁,且多入汤剂,用量为3~6g,不宜超量使用,因为草果温燥之性比较显著,超量使用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同时,阴血亏虚者应忌用。肠胃有湿热者亦忌用。孕妇、儿童不宜用。
草果虽被列入药食两用之物,并非能够直接作为食用之物,仅能作鱼、肉菜肴的佐料即香料之用,并有五香之一的说法,是烹制鱼肉、猪肉、牛肉、羊肉、鸭肉等菜肴中较佳的香料。
一般来说,用于炖煮鱼或肉食菜肴,多用带壳的整个草果;用于卤制牛肉、烧制酱排骨、猪蹄、肘子等,则用草果仁单独研粉,或与小茴香、八角茴香、肉豆蔻、肉桂、胡椒、丁香等混合研粉备用,临时取少许作为辛香佐料用之。
人们青睐用草果烹调菜肴,一是可去腥除膻,增进菜肴味道,因草果具有较浓郁的辛辣香味,可使菜肴味道香醇可口;二是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因草果本身即为芳香化湿药,可温散脾胃寒湿,消除寒湿积滞,有一定顺气、健胃和散邪作用;三是可以增色,因草果汁液的本色以黄红色为主,色较鲜艳。
值得注意的是:草果不能成为常用食物,仅是一种食用佐料,因为其性味辛热、燥烈,不宜过多或长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