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实际过程既不是大淮海,也不是小淮海

淮海战役之所以叫淮海战役,是因为粟裕一开始提出淮海战役计划的时候,目的是在海州,我就是连云港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并相机夺取淮阴淮安,实际上也就是今天的苏北连云港,淮安和盐城一带。

因为当时解放军已经结束了济南战役,山东境内已经没有国军了,而在豫皖苏地区也已经站住脚了。只要夺取两淮地区,就可以在战略上形成对徐州地区的包围态势,将淮河以北的国军压缩到徐州周围的狭小地区,以利于下一步作战。

而且,国军在济南战役之后,也由杜聿明提出了一个反攻济南,打通津浦线,打通华北与华东地区的联系。所以,国军将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和黄百韬兵团沿着陇海路一字排开,再加上当时尚未开始撤退的孙元良兵团,就形成了一条一字长蛇阵,首尾不能相顾,是有利于解放军进行分割围歼的。

这时候黄百韬兵团驻地在新安镇,居于海州与徐州之间,是国军在华东战场的重点兵团之一,也曾在华东地区与解放军多次交手,并在豫东战役中被歼灭了一半,而驻扎在海州也就是连云港的四十四军是川军,战斗力并不强,

所以粟裕认为可以先打黄百韬兵团,趁机夺取连云港,再攻占淮阴淮安地区,就可以将国军其他部队压缩到徐蚌铁路周围。这样,国军在华东地区的态势就和再东北差不多了。因为辽沈战役之前,解放军就已经把国军压缩到沈阳到长春的铁路线上的几个点,也就是沈阳,长春个锦州,这样就有利于分别围困个歼灭。

但是中央在和粟裕电报来往商讨的时候,初步形成了一个大淮海战役计划,就是不但要消灭黄百韬兵团,而且要考虑歼灭有可能来增援的国军中的一部,当时认为比较有利于围歼的对象主要就是刘汝明和李延年两个兵团。

不过,因为国军最终采取了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依托徐州与解放军进行决战的计划,所以部队先开始向徐州撤退,本来驻扎在海州的李延年绥靖公署部队海运南逃,四十四军原本计划也要海运撤到蚌埠,最后缺临时决定跟着黄百韬一起撤退。这样才为解放军追上并包围黄百韬兵团提供了机会。

如果国军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将四十四军直接海运南逃,黄百韬兵团就不需要在新安镇等两天,也就不会在碾庄被解放军追上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按照当时国军的计划,孙元良兵团驻守宿县,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在蚌埠,邱清泉李弥黄百韬三个兵团,再加上赶来的黄维兵团,在徐州地区和解放军进行决战,打起来就会很不容易了。

但是打起来之后,情况就已经变了。因为四十四军临时配属黄百韬兵团指挥,一起向徐州撤退,目的是要到徐州以后加强给邱清泉兵团,保证邱清泉兵团在徐州决战时成为攻击尖刀,结果反而因此让黄百韬兵团被包围了,已经撤退到徐州的邱清泉个李弥两个兵团只好又从徐州向东救援黄百韬兵团。

徐州外围的卫戍部队张克侠何基沣又起义了,原本已经在宿县的孙元良兵团只好向徐州调动。黄维兵团也因为中野的顽强阻击,未能按照预定计划赶到徐州参战。所以,国军的徐蚌会战计划还没完成部队的调动和部署,就已经破产了。而解放军这边,因为海州国军不战而逃,淮海地区也成了跑步接收,黄百韬兵团歼灭后,又先后歼灭了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也早已经不是原来预定的淮海战役计划了。

所以说,淮海战役既在国军的计划之外,远远超出了国军统帅部的计划,成了一场大溃败,而从解放军这边来说,最后的发展也远远超出了粟裕的小淮海战役计划,而且也超出了中央提出的大淮海战役计划的预期,让双方的决战提前上演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