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院士:投身地质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多吉
从农奴的儿子到国际知名的地热专家,他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在雪域高原上书写出一个又一个传奇;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一位藏族院士,让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并造福于民,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希望能有更多有志青年参与西藏的科技事业,因为“西藏是个科学研究大有作为之地”。
结缘地质 情系祖国
多吉出生于加查,西藏山南市的一个偏僻小县。他常说:“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广袤的天地孕育了我。”
20岁那年,他成为加查县电影队放映员。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电影放映员是让人羡慕的工作,但多吉心中却有着更大的梦想:“不只在电影里,更想看看真实的世界。”
机缘巧合之下,多吉结识了青藏科考队的成员。科考队的工作让多吉第一次有了地质的概念,并被他们踏遍千山万水为祖国建设“寻宝”的精神和事迹深深感动和鼓舞。想要学习地质的愿望,在他心中萌发了。
幸运的是,机会终于不期而至。1974年,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多吉和20多名藏族同胞一起被推荐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地质学院(现为成都理工大学)读书。
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多吉被分配到被国务院命名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原英雄钻井队”所在的西藏地热地质大队,从事地热地质勘查工作。
“早上背着馒头上山,下午背着石头回帐篷”,这是西藏地质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而在多吉的眼中,早上带着希望出门,晚上带着收获回来,这是其他行业没法体会的愉悦。
无人区一个人的孤寂,雪原上得了雪盲的痛苦,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伤痛,山体塌方的惊恐……数不清的困境与危险,在他看来,却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吃苦耐劳又善于钻研的多吉,成为单位重点培养对象,先后被送往意大利比萨国际地热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学习地热专业。
在美国学习期间,导师发现了这位藏族青年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劝他留美工作。就在学成登机归国的前几分钟,美国专家还一再挽留。面对盛情,多吉毅然谢绝:“我的根在祖国,那里需要我!”
情注地勘 开发地热
多吉走了很多很多路,如果问他最熟悉的路是哪条?答案一定是拉萨通到羊八井的路。这条路他走了将近40年。
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最大的地热田,从1974年起就被开发利用进行发电。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还都局限于浅层地热资源。关于羊八井热田深部是否有可供开采的资源,国内外很多专家都持否定态度。
多吉在认真研究了这个地区跨度达20年的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大胆提出了羊八井不仅有可供开采的浅层地热资源,而且有可供开采的深层资源,且储量极大。
意见被采纳后,多吉担任了羊八井地热田深部ZK4001高温深井的设计、勘探的技术负责。历经两年时间的艰苦开掘,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这口井最终开采成功,成为我国目前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热井,从此结束了我国没有单井产量万千瓦级地热井的历史。
对于羊八井的成功,多吉更看重的是科学理论的突破——非火山活动区不产生高温地热的认识被打破,首次创立了大陆非火山岩型高温电热系统模型和成因理论。
“科学仅仅是形而上的理论推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实践,实践方出真知。”每次回到这里看到这口井,多吉都感到非常欣慰。
如今,他又有了新的目标。“现在羊八井所用的资源还只是‘老鼠尾巴’,深部的资源品位更好。”多吉正在极力推动深部高品质地热资源开发,“有资源条件,有基础设施,还有很好的技术积累,羊八井最适合打造成增强型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胸怀西藏 献身地质
因为突出重大贡献,多吉于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西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同时,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数不清的荣誉加冕其身。
不过,多吉不希望自己有特殊的称呼和待遇。“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积极的贡献,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员。我的所有成就,都得益于党的培养、国家的栽培、前辈们的教导以及同事们的协作。”
秉持这一信念,多吉将近40年的岁月年华献给了青藏高原,为我国地质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突破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已经退休了的多吉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培养后备人才。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着贡献,是党和国家给了他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身体还能动,他就会一直做下去。
多吉表示,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的窗口,很多地理现象世界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希望更多年轻地质工作者扎根雪域高原,成就一番事业。
言及此,多吉起身望了一眼窗外,高原的阳光照在他紫铜色的脸庞上,望向远山的眼神坚定而清澈。
人物名片
多吉,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54年9月10日生于西藏加香县,藏族。参加了羊八井热田、羊易热田、拉多岗热田、那曲热田、宁中热田等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参加了重点热田含铯硅华、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形成机理、西藏高温地热流地球化学及那错县城地热田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等的研究;参加了马攸木等大型金矿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有效参与、指导高温热田勘探获重大突破,为地热发电提供了动力源;发现超大型铯硅华矿床和一个大型金矿床,一个中型金矿床,提出了陆-陆碰撞非火山型构造裂隙式高温热储的新观点,建立了羊八井深部高温地热系统地质模型,系统阐释了变质核杂岩体中的年轻融熔岩浆上浸形成高温地热系统的新认识。
1972.07-1974.09,西藏自治区加查县电影队放映员。
1974.09-1978.08,成都地质学院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习。
1978.08-1985.04,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技术员。
1985.04-1987.12,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羊应乡工区技术负责人、助理工程师。
1987.12-1990.03,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项目技术负责人、中意合作项目主任。
1990.03-1994.05,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总工办副主任。
1994.05-1995.01,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1995.01-2000.02,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
2001.11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08-2006.09,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2006.09-2009.0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
2009.01-2011.01,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
2011.01-2016.01.31,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以上资料均来自百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