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
《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
它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不过两者又有所不同,
《素问·热论》中的六经,虽以六经作为分证的纲领,
但只论述了六经的热证、实证,未具体论述六经的虚证、寒证。
在治疗上也只简单地提及汗、下两法。
而《伤寒论》的六经则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证候特点、损及何脏何腑、寒热趋向、邪正消长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因此,《伤寒论》的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六经辨证,其主要根据则是来源于六经中病证、脉象等各方面,
所以《伤寒论》每篇首,载有“辨××病脉证并治”。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
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加以分析、归纳,别为某经病证,这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现就六经病证依次简述于下:
太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藩篱。
凡外感风寒之邪,自表而入。
每先入犯太阳,故太阳病对出现于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太阳病以“脉浮,头顶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初期出现此项脉证的,叫做太阳病。
太阳病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型
太阳表证,又因病人体质不同,虽然同是感受风寒之邪,却有中风和伤寒两种不同类型:
中风的主要脉证: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
其病机为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由于具有自汗、脉缓等特征。
故又称为表虚证。
伤寒的主要脉证: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周身或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呕逆、脉浮紧等。
其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凝滞。由于具有尤汗、脉紧的特征,故又称为表实证。
太阳里证,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
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于膀胱之腑,阳气不得煦化,水蓄不行,主要脉证为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
蓄血证是:邪热深入下焦,与血相结。
其临床医候为少腹急结或少腹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
此外,太阳病有兼证,如表虚证兼项背强、兼咳喘、兼水饮等。
又有因汗下火法误治后所引起之变证,如阳虚、火逆、结胸、痞证等等。
阳明病在外感病的过程中,每多出现于阳亢热盛的极期阶段。
阳明病的发生可由它经传来,亦有从本经自发为病。
阳明病属于里热实证,以“胃家实”为提纲。
其典型脉证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凡见此类脉证,就是阳明病。
阳明病分为热证与实证两大类型
阳明热证:其病机为外邪入里化热,胃中燥热炽盛,消灼津液。
其主要脉证除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外,并兼口干舌燥,大渴而引饮不解。
阳明实证,亦称阳明腑证:外邪入里化热,与肠中糟粕相结成实。
其主要脉证为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脉沉实等。
甚者还可以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等严重证状。
又有脾约或津液内竭而大便硬者,亦归于阳明篇。
此外,阳明病还有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贫血、阳明中寒证等。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证候(《少阳病》常有:
兼表,兼里两种病况)。
少阳病的发生可山它经传来,也可由本经自受发病。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
其主要脉证并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
其病机为病人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之故。
少阳为枢,故少阳病常有兼表、兼里两种病况
如证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即少阳兼表未解之证。
证见往来寒热、热结在里,或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兼潮热、不大便等,即少阳兼里热实证。
若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是少阳病表里相兼、虚实错杂之证。
又有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者,则是少阳病兼寒饮内结之证等等。

《太阴病》病机为: 脾阳虚弱 寒湿内盛 运化失常
太阴病属里虚寒,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也就是太阴本证。
太阴病可由三阳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发病,也可由风寒外邪直接侵袭而发。
太阴病的病机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运化失常。
若太阴病进一步发展,演变为脾肾虚寒,亦可形成少阴虚寒之证。

《少阴病》分为: 少阴寒化证 少阴热化证
少阴病属里虚证,多值伤寒六经病变过程中后期危重的阶段,
故少阴病多死证。
少阴病可由表证转变而来,也可因体虚外邪直接侵入而发病。
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
但少阴病当分为寒化证与热化证两大类型:
少阴寒化证的病机为:心肾阳气虚衰,而呈现虚寒证象,也就是少阴病本证。
其主要脉证除脉微细,但欲寐外,并有无热恶寒、蜷卧、心烦、吐利、口中和或渴喜热饮、饮亦不多小便清利,基至手足厥逆等。
也有因阳气被阴寒格拒,反见不恶寒、发热、面赤、烦燥等真寒假热的严重症状。
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而呈现热化证象。
其主要脉证为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质绛、脉细数等。
总之,少阴病变化较复杂,有阳虚、有阴虚,甚至阴阳两虚。
有里虚寒兼表的发热证,也有转阳明燥化的里实证。

《厥阴病》分为: 上热下寒证 厥热胜复证
厥阴病多出现于伤寒末期,病情较为复杂而危重,
临床上可归纳为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及辨厥逆、下利、呕、哕四大类证。
厥阴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提纲。
当是代表着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证候。
其厥热胜复证的临床特点:一般以厥逆(下利)与发热交错出现,厥利为阴胜,发热为阳复。
从厥或热出现时间的长短,用日数来概括,以推测厥热的消长,邪正的胜负,及其相互演变趋势。
如厥热相等,或热多于厥,是表示正能胜邪,主病退,为向愈之机。
若厥多于热,则是邪胜正衰,主病进。但也有阳复太过转为热化而为喉痹或下利便脓血证。
厥逆证是厥阴篇主要证候之一,
其病机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逆,即指手足逆冷而言。
轻者仅清冷至指(趾)节,重者不过腕踝,更严重的手冷至肘,脚冷至膝。
厥阴篇有脏厥、寒厥、蛔厥及热厥、水停致厥、痰实为厥等等,当综合其它证候而辨。
厥阴下利有寒利、热利、寒热错杂之下利。
呕有下焦阴寒或厥阴浊阴上逆之寒呕,亦有转出少阳之呕而发热证。
哕证有虚寒之证,亦有实热之证,均须详细审辨。

《六经症候》需结合:
脏腑、经络
气化、部位

综上所述,可知六经病证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必须用中医基本理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正进退等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而后加以概括,方能得出辨证论治正确的结论,是知六经辨证与八纲之关系密切。
其次,历代医家有从脏腑、经络、气化、部位、阶段等方面来探讨六经的,这些研究方法虽各有发挥,但也各有其片面性。
因为脏腑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核心,
脏腑机能活动必然会影响全身各部,
而全身各部之机能活动也必然从属或影响脏腑,
所以脏腑的病变应从多方面的因素去进行研究。
经络根源于脏腑,网络全身,运行气血,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从属脏腑的一面。
因此,对经络在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决不能离开脏腑气血等因素。
所谓气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
人体一旦发生疾病,则气化活动必然有明显变异。
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固然有利于了解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生理病理状况,
但若探本求源,仍然责之于脏腑经络,
可见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应不出功能活动。
至于疾病的部位和阶段,在临床上虽有显著的特征,是诊断学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反应在外的部位和阶段,多属表象,还须参合各种因素,寻求其根源所在。
因此,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把六经证候和脏腑、经络、气化、部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正确理解《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