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鹰社】一战英国士兵
转自微信公众号 海宁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军事书Warrior系列第16号:英国士兵(1914-18)-British Tommy 1914-1918。原作者Martin Pegler, 绘图Mike Chappell。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下士,步枪旅,1914年
1:这里描绘了典型的“粗鄙老兵”的形象。英国远征军的这名正规军士官在第4师第11步兵旅服役,他所在的是团里的第1营。“行军序列”的1908年版步兵装备包括了150发点303口径步枪子弹、水壶、挖壕铲、刺刀、大衣、帐篷底防水布、餐盒和口粮、个人物品等等。他所携带的步枪是李-恩菲尔德Mark III型,采用短弹夹。
注意他所在团式样的V字章和徽章展示在本图右侧,这些徽章包括了帽徽(2)、肩头名衔章(3)、步枪旅的黑色纽扣(4)和1899年-1902年“布尔战争”勋章的略章(5)。远征军的士兵们会携带一本写有一些个人信息的记录/付款簿(6)以及身份牌和手链(7,前者为官方的,后者为非官方的)。装在口粮包(8)里的野战口粮包括了牛肉罐头和硬饼干。一份备用的“压缩干粮”则装在椭圆形柱体的罐子里,它是伴随着1915年第一次毒气攻击而出现的。最初装备的原始防毒面具(9)包含了护目镜、纱布套包裹的棉衬垫和一个鼻罩。
B:列兵,第7北安普顿郡团,1916年
1:这名在北安普顿郡团第7营,也就是“基奇纳”(Kitchener)营服役的“炸弹手”配备的是“战斗序列”的1914年版步兵装备以及装载手雷的带10个口袋的携行“马甲”。在图中,“马甲”里装的是5号“米尔斯式”手雷。即便抛开背包和背包里装载物品的重量。额外的两个防毒气装备背包和10枚各1.5磅(约680克)重手雷的重量也是很沉的。注意蜡贴在头盔罩上的团的标志色以及位于袖子上的在第24师中代表第73步兵旅第7北安普顿郡团A连的“战斗徽章”。“战斗徽章”之下是一枚“炸弹手”徽章,图案为一枚红色燃烧的炸弹。
人物的左胸前佩戴着1916年开始采用的奖励英勇行为的“军事奖章”的略章。图中右侧放大图从上到下包括了:北安普顿郡团的战时黄铜版帽徽(3)、团的肩头名衔章(4)、军事奖章的略章(5)、炸弹手徽章(6)、手雷“马甲”(2)和“PH”(苯酚盐乙烷)防毒面具(7)。
C:步兵刘易斯机枪操作手,1917年
1:这名列兵来自作为“新军”编制的第38(威尔士)师(第1格温特郡)南威尔士边民团第10营,他负责携带并操作一挺点303口径的刘易斯气动水冷式自动武器(在当时,并未使用机关枪这样的术语)。它由47发装弹鼓供弹,采用含有复杂的铝管散热系统的笨重枪管套,这使得武器在配置完整的弹鼓的情况下重量几乎为30磅(约13.6公斤),很难用轻武器来定义它。
士兵的装备是1914年的步兵皮革版本,它包含装点455口径史密斯沃森左轮手枪及其子弹的手枪套及弹药包。其他装备还包括了头盔、“小盒”式防毒面具和他脚边的装刘易斯机枪弹鼓的弹鼓包和提篮包。这些弹鼓会由班里的其他人来运送。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了头盔套上的南威尔士边民团第10营的识别标记、左袖子上的第38师的“威尔士红龙”师徽、右袖子上带有营/旅标识的“L.G.”(刘易斯机枪操作手)的熟练技能徽章、优质操行V字章以及2条负伤条纹章。
本图右侧的放大图自上而下依次为:南威尔士边民团的帽徽(2)和肩头名衔章(3)、南威尔士边民团第10营的头盔识别标记章(4)、“L.G.”(刘易斯机枪操作手)字样的熟练技能徽章(5)、南威尔士边民团第10营的营/旅标识章(6)。从1915年开始有多种型号的左轮手枪装备给英军。图中(7)展示的是被称为“马克F型1号手枪”的采购自西班牙的点455口径左轮手枪以及它的清理棒、子弹、子弹盒和手枪绳。
D:锡福斯高地人团士兵,1918年
1:这名一等兵来自于1918年的英国远征军第4师第10步兵旅锡福斯高地人团(奥尔巴尼公爵的棕黄团)第2营。他是一名团的通信兵,配备1908年版的“野战行军序列”织物装备,当时这套装备包括了防毒面罩、钢盔和其他一些小物件。注意他的苏格兰裙、帽章和臂章底面都采用的是“马更些”式(MacKenzie)方格呢,吊袜带是锡福斯团的特有式样,V字袖章代表了委任章、优良操行章和海外服役章。此外其他的徽章还包括三条金色的负伤条纹章、信号兵的交叉信号旗图案徽章和第十旅的绿色徽章。士兵还拥有一件皮坎肩、一只步枪防水套,方格呢围裙和位于背包顶部的防毒面罩,代表他所在营的绿色短杠则画在头盔上。另外还可以看到“蒙斯之战”(Qui saice Mons)徽章,这表明他是一名老兵(原文如此)。
图右侧放大图自上而下依次为:苏格兰软帽上的帽章(2)、锡福斯高地人团的肩头名衔章(3)、第10步兵旅的“山羊头”臂章(4)、1914年-1918年海外服役V字章(5)、一条负伤条纹章(6)、1914年星型勋章的略章(7,1917年末开始颁发)、1917年版“小盒”防毒面具(8)、防毒面具包(9)、鼻罩(10)、“防雾”罐(11)、防催泪瓦斯护目镜(12)以及13中的急救包、碘酒安瓿和重伤急救包。
E:在英格兰训练的“新军”新兵,1914年-1915年
“基奇纳”(Kitchener,英国元帅,自行征募了“新军”,译者注)人等了好几个月才有了合适的制服和装备。他们穿着便服训练了几个星期,直到临时的蓝色制服的发放。本图中的两名新兵配备过时的斯莱德-华莱士式装备,武器则是老式的李-梅德福德式步枪,它们是为了满足训练需求而重新配发的。新兵在一名陆军体育训练部门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刺刀训练。离他最近的这名士兵已经挡开了教官的训练棒,然后直接进行了一次“长刺”并刺到了刺刀靶子的“喉咙”。图中另一名新兵则在做“收回”动作。
新兵袖子上的白色徽章代表国王(利物浦)团第19营,这是隶属于第30师的一个营,由德贝勋爵组建,该营又被称为“第三城市”或“利物浦朋友”。前景地上是一根训练棒。训练时,新兵们会被要求躲闪或挡开训练棒被衬垫包裹着的一端,然后用他们的刺刀刺穿另一端的圆环。
F:皇家野战炮兵,1918年
这是战斗中为一支装备18磅野战炮的炮兵连运送弹药的场景。图中心人物是第51(高地)师师属炮兵的一名皇家野战炮兵运输员,他牵的马匹运载了8枚18磅火炮的炮弹,它们装在一只横驮在1912年版标准马鞍上的托篮里。马的缰绳是标准的1902年版,马用防毒面具固定在上面。
运输员穿着骑马士兵穿的常服,同时配备钢盔和一个“小盒”防毒面具。注意他的头盔上画着皇家炮兵的徽章,头盔侧面是第51师的标识章。后者同时还出现在他的臂章上,但这一臂章的颜色采用的是皇家炮兵的标志色。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他的“R.F.A.”(皇家野战炮兵)字样的肩头名衔章、代表2-5年服役期的优质操行V字章、两条金色负伤条纹章以及鞭子加马刺图案的运输员熟练资格章。另外,这名军人还拥有军事奖章的略章、白色的系索和已婚士兵用的马刺。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骡子正在为一门18磅火炮运送弹药。注意工作中的火炮手们将衬衫袖子卷起,火炮采用了斑块迷彩涂装,而天上还有飞机在侦查。
G:维克斯机枪小组,地方自卫军(Territorial Force)第58(第21伦敦)师第206机枪连,1918年
这个小组正向2500码(约2300米)以外开火用以支援地平线处的一次攻击。可以明显地看到作战中的维克斯机枪的所有装备,其中包括了弹药箱,弹链和弹药盒。“2号机枪手”会携带备件箱以及前景中可以看到的一个油瓶和一根枪管清洁杆。图中的两名机枪手都戴着“小盒”式防毒面具,使用1908年版“战斗序列”织物装备。第58师的识别徽章,也就是模式化的伦敦塔图案画在头盔上,而第206连的紫罗兰色圣安得鲁十字徽章出现在袖子上。下士的头盔前方隐约可见的上方为“No.1 MGC”(1号机枪手)下方为“I”字样的名衔章,它还同时出现在肩章带上。另外其他的徽章还包括1918年初开始采用的佩戴在右袖子上的海外服务条纹章以及下士佩戴在军衔V字章之上的机枪手熟练技能徽章。1号机抢手的武器是一支点455口径的左轮手枪,而2号机枪手则使用一支SMLE李-恩菲尔德步枪。1918年3、4月间,在从德国人手中收复失地的战斗中第58师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图就是对1918年夏天的一次典型战斗的描绘。
H:路边场景,1918年
坦克兵团第7营的一辆Mark IV型“雄性”坦克在一条U字形道路前抛锚了,两名坦克兵团的参谋军官正在利用坦克车身的高度观察远处发生的战斗。步兵线位于道路另一侧的河堤上,而观察敌人阵地的飞机则引来了高射炮的炮火。前景中,第7营的一名下士正在与第25师师属信号连的一名皇家工兵“急件派送员”交谈着。注意下士肩章上佩戴和头盔上描绘的下绿上红的彩色标识以及袖子上缝的“T.C.”(坦克兵团)字样名衔章、坦克成员资格章、军衔V字章以及海外服役V字章。他的装备包括了防水溅护目镜、“小盒”式防毒面具、1914年版皮革装备以及点455口径左轮手枪。
穿着“帆布”工作服的这名坦克手扛着用于调节牵引动力装置的扳手。摩托车急件派送员骑着一辆1915年的“H”型凯旋(Triumph)摩托车,它采用550cc排量马达,最高时速可达45英里(约72公里)。请注意第25师的车辆标识,也就是红白相间的棋盘格式图案,在它的下面是信号兵的兵种标志色标识,后者同时还出现在摩托车手佩戴的袖标上。另外第25师的军人会在制服后背处缝制红色马蹄铁图案,而这名急件派送员的装备还包括了护目镜、手套、护腿和固定在1914年版腰带上的点455口径左轮手枪。
I:英国步兵装备,1914年-1918年
组成完整的这套“行军序列”1914年版皮革步兵装备(1)中,背包通过扣别扣紧背在身背后,干粮包则固定在身左侧。每个弹药包里会装一只棉布子弹袋,每个子弹袋里则装50发子弹。挖壕铲铲身压在身右侧水壶下面,其手柄则位于身左侧并与刺刀绑在一起。背包里面的主要物品是大衣,带土黄色棉布套的饭盒则绑在背包背面的外侧。
本图中的其他物品还包括了用于清洁步枪枪膛的“穿梭”绳(2)、装在棉布子弹袋里的额外子弹(3)、折叠刀(4)、饭盒(5)、一个装诸如餐具、剃须刀、梳子、皮刷、牙刷之类物品的“行李包”(6)、油瓶(7,它和“穿梭”绳一起放在步枪枪托里面)以及采用马特洛克(Matlock)式铲头的挖壕铲(8)。
J:步兵武器,1914年-1918年
1:一战中英国陆军的主要步兵武器是李-恩菲尔德短步枪,也就是SMLE,图中显示的是其枪栓拉开、弹夹装填时的状态,同时它还配有背带和后膛盖,而1907年版的刺刀位于旁边。
2:3号枪榴弹,旁边是榴弹的弹壳。
3:后来的36号枪榴弹,它固定在杯型发射架上。
4:通过一只环形钢板制成的发射装置发射的23号枪榴弹,这种发射装置装在枪上的方式和刺刀相同。
1914年以前,还有很多其他型号的步枪供应部队,它们包括了加拿大的罗斯Mark III型步枪(5)、老式的李-恩菲尔德步枪(6)、日本的有坂38式步枪(7)和美国造的P-14步枪(8)。图中的P-14步枪带有一支1918年版的瞄准镜以及临时制作的抵面衬垫。
1914年到1918年间,和制式的点455口径韦伯利左轮手枪(包括多种型号,并以“Mark”系列作为其型号标号)一道装备部队的还有多种其他型号的手枪,当然最大量使用的是韦伯利Mark VI型左轮手枪(9)。
10:供标准步枪和机枪使用的Mark VII型点303口径子弹的底座。注意其箭头戳印和代表球型弹的紫色涂料。
K:手雷和3英寸(约76厘米)口径“斯托克斯”轻型迫击炮。
英国陆军投入战争时使用的是1号手雷(1),它是1908年设计的产品,面对它,投掷者和敌人们一样危险。带有较短握柄的Mark II型的出现让它变得稍微安全了些。注意帆布飘带的设计是为了能确保手雷掉落时带击发引信的那一头触地。对于手雷的需求还催生出了像8号手雷(2)这样的粗糙产品,它由罐头盒制成,通过布洛克火柴点燃发火器然后将其引爆。到了1917年,得到有效设计的手雷开始大量生产,其中包括了用于制造烟雾和清理坑道掩体的27号白磷手雷(3)、5号“米尔斯式”手雷(4)以及较轻的34号“鸡蛋”手雷(5)。5号手雷又被称作“米尔斯炸弹”,它是英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雷,但1.5磅(约0.68公斤)的重量使其无法投掷太远,这使英军在面对德国的“鸡蛋”手雷时处于劣势。12盎司(约0.34公斤)重的34号手雷是对这一劣势的补救,它也是德国同类武器的仿制品。在弹体上,红色的带子表示炸药已经填充,而另一条带子的颜色则表示炸药的类型,其中绿色代表阿玛托炸药、粉色代表Ammorial炸药或贝尔炸药(Bellite)。5号手雷的典型底座标记也展示在本图中(6)。
1915年的3英寸口径“斯托克斯”轻型迫击炮(7)看起来和今天的设计很相像。炮管、基座和支撑架(两脚架)合起来总重113磅(约51公斤),可以发射重量为其十分之一的炮弹(8)。炮弹的推进动力由12号弹径的弹药筒以及炸弹底部的环形增强装药(9)来提供。图中所示弹药的头部是手枪头定时引信。安装四条环形增强装药的话,迫击炮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10码(约650米)。
L:甲具、棍棒和匕首
1:Mk.VI型韦伯利左轮手枪用刺刀/匕首。
2:战壕棒。
3:用德国刺刀打磨的匕首。
4:坦克面罩,上面带有挂锁子甲护帘的挂环。
5:军械所制造的匕首
6:战壕棒。
7:带指节环套的戳刺匕首。
8:坦克乘员使用的纤维制头盔。
9:散落在无人地带对付那些粗心人的铁蒺藜。
10:在得到“布罗迪式”头盔之前,英国军队得到了一些法国的“艾德里安式”头盔。
11:被称为“英法胸甲”的1916年版铠甲。
12:带射击孔的战壕盾牌。
13:麦克亚当(MacAdam)盾牌/铲子。
14:1917年的“E.O.B.”(实验性军械局)护身甲,一种正式装备的铠甲。
15:搭配1916年版“布罗迪式”钢盔的英国护身甲,它带有带衬里的丝制“护领”和护裆/护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