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邻居邻居》(三十)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邻居----决议
孙书记和田厂长交换意见,田厂长心里明白,这是让他解决资金呢,厂子里到是一直盈利,只是他把钱用到了再生产上,机器设备一直在上,现在看来,要挪一部分资金了。
他点头,让工程部出预算吧,先往局里报批吧。
既然这件事定了下来,需要一个人专门打理,孙书记提到了让宋主任主抓,田厂长点头。
宋主任因了这个理由,被调了回来。
宋主任和刘师傅商议,他先回去,然后看有没有机会,把刘师傅一起调回去,目前主要是跑手续弄预算,不太需要人手,可是事情定下来,一旦开建,就有机会了。刘师傅千恩万谢。
刘师傅本心,调回去的需要不急切,他还愿意在这里,多挣些钱,他家的情况和宋家不同,宋家条件好,而且有亲戚相助,他这里不同,他想多挣点钱,一是解决了刘文静的大学费用,二是家里也存个钱。
但是马老师叮咛过他,有些事机会重要,他现在不回来,以后想回来了,没有空岗位就麻烦了,而且现在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万一回来后,没有岗位,让待岗就麻烦了,所以一定要和宋主任表态,愿意回来。
邻居----筹建
这件事关乎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厂子里的效率特别快,也找了相关的设计院给做了图纸,有人灵机一动,让设计成了七层楼,多一层,就多三套,总有年轻人,不在乎爬楼。
根据小花园的地形,设计成了三栋楼,每栋楼三个单元。算下来一百八十九套。好多人都有了希望,暗自盘算自己的机会。
这时候,成立了专门的房产部,宋主任还说了,小区的楼多了,住户多了,需要一个物业公司,专门负责水电暖这些事务,厂子里也批准了,现在的房产部,就是以后的物业公司了。用这个机会,宋主任把刘师傅调了回来。
当然是马老师一直托李芬帮忙留心,李芬这些年和马老师的关系不错,她发现马老师人热心,就是说话直了,可人聪明,心眼一点不少。李芬就一直和宋主任说,找个机会把刘师傅调回来,你也需要一个专职的司机,我看还是刘师傅稳妥,知根底,话少,这是最重要的。
宋主任也一直考虑,刘师傅是他带出去的,在办事处帮了不少忙,而且这个人只干活,不多话,没有事非,其实非常好用,而且两家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邻居----调回
小丁听说刘师傅也要回去,她羡慕的说,宋主任对你真好,刘师傅想说什么,最后只说,是呀,宋主任人好热心。
刘师傅其实还想再留一年,可是机会难得,马老师的话在耳边回响,厂子里也有让人内退的,只开个最低工资。现在有些岗位是满员的,他不能错过时机,办事处是为业务科服务的。
刘师傅马上办了手续,第二天回了工厂,找宋主任报到。
宋主任的房产部办公室,就在原来的办公室旁边,房间挺大,主要是考虑到这个部门,需要接待一些厂子里的人来咨询,到是靠近会议室。
刘师傅出去一年多,看厂子里的一切都亲切,他发现,他其实是喜欢工厂的。连那厂房,都有家的感觉。
宋主任挺高兴,安排了办公桌子给刘师傅,事实上,因为工作刚开展,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忙,刘师傅来了,起码有人给他开车了,不能总借办公室的车。
邻居----电话
宋主任一天到晚跑设计院,跑工会,很少在办公室,所以小丁的电话,打到了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小丁先道歉,这么晚打扰宋主任,主要是白天往办公室打过电话,一直没人接。
小丁婉转的说,也想回来,现在办事处新换了领导,领导风格很粗放,经常挨批评,她不适应。
宋主任沉默了一下,房产部目前不需要人,当时提刘师傅的时候,孙书记还犹豫了一下,后来才说,你经常出门,有车是方便些。
宋主任心里明白,是马老师也去过孙书记家,说刘师傅年纪大了,有机会请厂子给予照顾。
马老师毕竟做过孙宁的办主任,吴尘就先点头了,说是老职工应该照顾。
孙书记这个人一向有些妻管严。
邻居----点明
宋主任说他只能说是留心,现在房产部不缺人,他先打听打听,小丁说,业务科行吗,有任务也行,她挺喜欢做业务的,她听人说,业务科有个女同志休产假了。
宋主任心想,小丁还真行,休产假那位,昨天才交了申请,身体不太好,提前休了,离生产三四个月呢,加上产假,这位这次能休快一年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个岗位肯定有人替代。
宋主任答应给问问。
宋主任放下电话,李芬正盯着他呢,宋芙蓉大学住校了,学校离家很远,她通常都是周末才回来。
宋主任只好解释了两句。李芬说,小姑娘挺厉害吗,她想去业务科。
宋主任只好说,我也为难呀。她以前在办公室干得挺好,还不是受你的牵连去了工会,估计她年轻在工会坐不住,这才去了办事处,现在办事处换了领导,她不适应,想去业务科。其实这一年,她和业务科有接触,你们科长对她挺满意的。
邻居----沟通
李芬一扬头,我可没牵连她,有人看她太顺眼了,宋主任听着这话不好听,就说,别扯那么多,如果她直接找了科长,业务科长同意了,到显得我这个人刻薄了。
李芬这才冷静下来。
她想了想,业务科经常出差,这小姑娘来了,也不关她的事,她要是拦着也拦不住,如果她反对,科长没准调动得更快。
李芬叹了口气,我就是不想天天看见她,说不上来的不喜欢。
宋主任安慰她,你们那业务员,现在都天南地北的跑,再说了,你这年纪了,总应该心平气和些,和小孩子生什么气。
李芬不说话了。
邻居----业务
宋主任去业务找科长,科长正想找他打听分房的事。
新楼不过一百多套房子,但能涉及到不只一百多户,比如旧楼的人搬到了新楼三室的,两室的空了出来,原来住一室的就能申请换二室,而空出来的一室,又能分给刚结婚的青工。
科长原来的房子是三室,他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刚结婚,他想换个新楼的三室,新楼的三室比旧楼大了十五六平。
他打听一下分房的标准。
宋主任说,细则还没讨论出来,主要是和工会商议,他建议科长也和张兰聊聊,像科长这样的也有几户,不多。他估计是按分评定。
科长说,我知道,一年工龄算一分,那科长这个职务能加几分。他还是双职工,双职工能加几分。孩子大了,能不能加分,他建议厂子里考虑孩子的年纪问题,都是两个孩子,六七岁和十六七岁应该有区别吧。
宋主任点头,是就该考虑到,细节不能忽视。宋主任拿了个本子,一一记了下来,这样的问题,他记了不少。
然后提到小丁的事,主任想了想,那个小丁我听说,业务能力还行,在办事处还谈成了几笔,这样吧,我们这的小方生孩子去了,让小丁上岗位也行。
邻居----整理
宋主任把分房的意见整理了出来。
财务科的提出来,他们部门应该每人加一分,车队的说,他们应该加分,财务科的理由是经常陪着业务部的人去要帐,可一直没给他们补助,而车队的说,经常跑外,有时候还是夜间出车,应该照顾。
车间的人说他们是一线,应该先给予考虑。
总之意见一大堆。
工会也有这样的提议,宋主任把提到意见多的几项汇总了一下。
第一次分房会议召开的时候,宋主任简要说明了一下。
财务的意见,先让田厂长否决了,田厂长说,财务科的工作职能里,本身就有协助业务部门回收款项这一条,以后凡是跟着出差的,加上补助就行了。
车队的意见,田厂长犹豫了一下,他看孙书记,孙书记想想说,这个酌情考虑一下。
还是按打分排,工龄一年算一分,双职工的,另一方工龄折半算进去。宋主任提到孩子的年纪问题,最后按十五岁,两个孩子均超过十五的,加一分。一分并不多,可有的时候,这一分也重要。
邻居---户型
户型的设计到是省事,一室二室三室,相对来说,二室的多些,顶层都是两室,中门两室的面积稍小些。
三室的面积比原来大了十多平,二室也是,只有一室的面积,和原来一样,都是三十多平。
有些人提意见,一室的面积为什么没增加,宋主任解释,分到一室的多是刚结婚的年轻人,都是过渡,与其把面积放在一室上,不如放在两室和三室上,这样实用。
户型是取得了一致,就和设计院签字,然后是找建筑施工队,这个就不是宋主任能决定的事,施工队通常由局里决定,都是一些客户单位,质量是有保障的,就是工期有时候,会拖延。当然好处是,他们也可能晚点结帐。
大家都有了希望,按照合同约定,工期是一年后。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要把房号落实下去,所以下一步就是分房的基础方案了。
邻居---方案
宋主任私下和孙书记说,他把一室的面积设计的小,也是考虑到实用,还有一个情况,像孙书记这样的,原来的面积小了,要调整,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一套大三室的,另一种是2加1,一个二室加一个一室,面积并不超标,他感觉2加1更加实用。但考虑到套数,他的意见是只有三户有这样的组合。
孙书记点头,眼中有了笑意,这个宋主任办事,还是蛮体贴的,2加1的确比一套三室的合适。
吴尘也点头,她是想把一室弄成她的舞蹈室。
孙书记看宋主任,着实赞扬了几句。
宋主任更加谨慎的说,当然这个消息要保密,在分房里,第三榜再调整成这样,免得人心浮动。
邻居---满意
孙书记很满意,夸赞宋主任细致周到。
他问宋主任这三套的安排,宋主任说您和田厂长各一套,余下那一套,机动吧,如果没人提,就两套好了。
孙书记若有所思。
分房委员会,一共十人,有房产部总牵头,行政科派一人,办公室派一人,工会派一人,车间派三人,业务科一人,车队一人,财务科一人,另一位是宋主任了。
委员会是每周五下午碰头,讨论细节,当然细则由工会和房产部共同制订。
孙书记特意强调了,车间那三个人,必须有一名工人代表,一定是工人。
邻居---开始
工会代表,张兰并不想参加,这种事情比较麻烦,大家养成了习惯,有事情找工会,如果她成了代表,估计她的一大部分工作,会成为接待员,但是她刚要拒绝,就让大家否定了,宋主任也说,其实你当不代表,结果一样。
张兰心有所动,她忘记了,她还有一个身份,是田厂长的妻子,田虽然不是分房委员会的,但他是厂长,这些事情,他不乐意介入,但他有资格管呀。
田厂长轻易不插手这类事情,所以一旦插手,效果会特别好。
张兰只好点头,她想,幸亏田然上大学了,除了周末平素不回来,这样也好。
张兰心中明白,这一次,她家肯定是能调新居的。本来田厂长的待遇就是三居的。
宋主任和谁也没提2加1的方案,那是最后才提的,所以和张兰也不说。张兰的思路里,还是要个三室就行,楼层她明白,考虑三层不合适,那是最好的楼层,最后想想,年纪一天天大了,选二楼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