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妇女之友”是一种荣幸

打网球近八年,细细想想,收获最多的不是非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而是打球过程中享受的快乐,见到了好友,认识了新友,开阔了眼界,欣赏了美景,品尝了美食,何乐而不为?

细数了成绩,混双取得的成绩竟占了全部成绩的三分之一,就有网友戏称我为“党代表”和“妇女之友”,我笑而不应,“党代表”不敢当,“妇女之友”之称谓也很战战兢兢。网球成绩只能说明一部分,不是主要部分,主要部分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平心而论,做好自己才对。双打、混双,先打好自己的半场,做好自己应做好的事。

我对“妇女之友”的称谓不敢恭维,内心有些恐慌,不配此称谓。评价一个人很难,因为你的所知是多么有限,每个人还有太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你所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要评价别人。我每写一篇文章,就是一段时间的感悟,但绝不代表一直的观点,譬如网球的技术一样,永无止境,合适你的才是对的。

从2014年3月开始,第一次进行混双比赛,青岛市第四届“基恒杯”混双比赛,报名快截止了,我和付风华大姐赶上末班车;所谓参赛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往往没想着拿什么成绩,恰恰是这种心态,让我们一路过关,取得了冠军。这是第一次取得混双冠军,心里是由衷的高兴,真是一场一场拼下来的,实属不易啊!小腿都打哆嗦了。

到了2015年,第五届“基恒杯”网球赛获得了混双第三名;这算是一次轻敌,小组赛6:2赢了冠军,半决赛却抢七输给了冠军,只输了一场获得了第三名。这就是网球,这就是比赛,一点的放松只会让你遗憾,但也让你获得了失败的经验;有失就有得,人生就是如此,反反复复,经历的多了,心态就会更加开阔了,看淡一些结果,多享受一下过程,人生不过如此,你的心态决定你的戏台。

有了二次的混双的名次后,我的混双节奏明显增多,不仅是单项,团体大多也是打混双,胜率保持的很高。“妇女之友”称谓由此传开。我认真来讲,“妇女之友”不再是一本杂志,不是居委会大妈,也不是心理医生,更不是所谓的情人。而是戏称为“妇女之友”的男选手们,让女选手们在打球过程中找到了平等独立的大方向,通往有关愉悦有关快乐的曲径交叉的小道。

混双,打好混双,既要要做到尊重对手,搭档又要互相尊重,这是成为好搭档的前提。我们得讨论一下成为“妇女之友”的那些男人,在精神结构上有哪些元素是必须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妇女之友”,首先必须在精神上和女性保持平等,这也是任何两个人成为好搭档的必要前提。事实上,比赛中,如果把自己的情感弱点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都是要输球的。所以,愉快合作,相互包容是关键点。

其次,考虑到比赛的严肃和残酷,我们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男选手要考虑女搭档的特长,尽量让其发挥其特长;比赛中男选手应该充分表现良好的球风,能够在观念中“自觉”地输入一种平等意识,以便比赛占下风的时候,能够时时矫正自己。

比赛中,技术是简单的,人是复杂的,有些东西看起来矛盾,实际上在不同时机上运用,效果是统一的。业余混双比赛,女选手主动得分较少,主要是减少失误,该进攻时就要主动进攻,但做好防守是非常重要,因为得分主要还是靠男选手。男选手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拟补女选手的弱点,多跑动,在比赛中少拖泥带水,干净利索。

2015年12月20日,我和搭档安丽波大姐获得青岛第五届“基恒杯”网球赛上海分站混双冠军。这次比赛也是打的非常辛苦,一路过关,决赛碰上了上海的老冠军陈渊大哥,也是业余网球界的长青高手,比赛从一平到五平,最后我们在体力上稍胜一筹,7:5取得冠军。之后,2016年4月16日,参加青岛市第六届“基恒杯”混双比赛,和鞠丽红姐姐获得青年组冠军;2017年4月29日,与曹晓俊姐姐搭档获得青岛体彩“弘金地杯---城市绿动”第三届业余网球大师赛混双第三名;还有很多团体赛,我大部分都是打混双,相继还与邵航燕、孙秀梅、康玲、孙静、朱春燕、高卫华、李君、宋洁、谢小英、王蔚、龚绮蓉等很多姐妹搭档打混双(正式比赛),打混双成为了本人在网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最后,我小结一下,所有合格的“妇女之友”,总能够对异性的世界有一种精确的想象,做好女性情感的倾听者。打混双是两种力量的支配,一种是男性的力量,另一种是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合作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作为“妇女之友”最快乐的时候,也是一件荣幸之事。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此文献给网球界的母亲们!(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吴继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