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传》:天意,天意,这一切都是天意呐!
这是《真·三国志》第 22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杜琼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杜琼图片不好找,有点糊。
杜琼,字伯瑜,今四川人。
杜琼年幼时跟随任安学习经学,十分聪明,对于任安的学说深有研究,精通于经纬之学。
后来,刘璋在成为益州最高领导人后,聘请杜琼担任从事。
214年,刘备夺取了益州,开始起用蜀中人才,任命杜琼为议曹从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杜琼与张裔、黄权等人引用图谶来劝说刘备称帝。
至于图谶(音同“趁”)是什么玩意?虽说襄子研究不深,但有一点就是,图谶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迷信。这里襄子要说明一下,很多朋友在看历史的时候,觉得古人知识不够,因此对于很多古人的行为表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是糟粕。诚然,糟粕的成分肯定会有,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那个时代,大家都相信图谶,一个东西不管科不科学,只要身处在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相信,那么也会对当时的真实世界及社会产生影响。
223年,刘备在输了夷陵之战后,郁闷去世,刘禅继位,拜杜琼为谏议大夫、迁任左中郎将。
234年,诸葛亮也病逝于五丈原,刘禅派遣杜琼赠诸葛亮“丞相武乡侯”的印绶。此后,杜琼又担任大鸿胪、太常。
杜琼平时沉默寡言,经常将自己关在家里,活脱脱的一个大宅男。后来蒋琬、费祎等人相继执政,他们都非常器重杜琼的为人。
杜琼曾经写了一篇十多万字的《韩诗章句》,但可惜的是,杜琼并没有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或多或少失传了。
由于杜琼的沉默寡言,因此虽然他的学问造诣很高,当时的人也都知道,但都不知其深浅,也不知道他原来对于天文还有独特的见解。
就好比余襄子在家写《真·三国志》,可能朋友都知道襄子在写三国,但具体怎么写的,写了什么却不知道,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才大声疾呼:哇塞!这么精彩!
大儒谯周常常找杜琼聊天,问他关于天文的看法。杜琼说:想要明白这些东西,是很困难的,应该要自己亲身去观察天文气象,认识各种现象的特点,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只有自己历经辛苦,长年累月有了丰富的经验后,才可以知道其中奥秘。但是呢,知道后却又担忧自己的预言见解会泄密,为此整天惴惴不安,还不如不知道。因此后来我也不再观察天象了。
谯周问杜琼:以前周徽君认为‘当涂者高’指的是魏国,对此,你怎么看呢?
杜琼说:魏,是官阙的名字,正对着道路而显得高大,圣人只不过是取其相类同而进行论说罢了。
喝了一口余襄子泡的茶后,杜琼问谯周:你还有别的疑问吗?
谯周说:还是没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杜琼又说:以前的人称呼官职都不称‘曹’,但是自汉代开始,都把官职称呼作‘曹’,比如低级的官员叫‘属曹’,把吏卒叫‘侍曹’,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250年,杜琼去世,享年八十多岁,后来谯周根据杜琼的说法,并触类旁通加以发挥。在蜀国灭亡后,人们都认为谯周的预言十分准确。谯周说:我并没有什么高升、奇怪的才能,只不过是由杜琼的言论加以发挥罢了。
襄子来谈谈对于预言的看法,很多朋友都可能认为古人的预言都是迷信吧?其实襄子不这么认为,当然里面肯定有很多水分。古人也是学习的,就好比当今经济学家预测趋势一样,你能说经济学家都是迷信的狂热分子吗?
虽说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预报可能更科学点,但古人的观测并非只有这一个维度,这种情况在社会上也很常见,比如丰富的老司机在简简单单面试过后就对这个年轻人做出了评判,这也并非没有事实依据。
古人大部分都是根据经验来认知这个世界的,而经验这个东西,就像直觉一样,有的时候很准,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准!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对于杜琼,您还有什么看法与想说的呢
欢迎在底部留言留下您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编撰这部《真·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