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夜雨话“三苏” 文/ 陈延伟 主播/ 如风丝雨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陈延伟
诵读:如风丝雨
郏县有幸瘗文豪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齐名,是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世称“眉山三苏”。这位杰出的文学家,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中州大地留下足迹:在许昌,他写下了《许州西湖》的长篇五言诗,在渑池留下了七言怀旧诗,在郑州的西门外,还写过一首送别其弟子由的长篇律诗呢!
郏县的青山,有幸掩埋着这位文学家的遗骨。在郏县城西北四十华里的茨芭镇的苏坟寺村,葬着苏轼和苏辙兄弟,加上其父苏洵的衣冠冢,合称“三苏坟”。
迎着明媚的春光,我们登上了中岳嵩山南侧的小峨眉,“三苏坟”就在山坳里。三面环山,南望汝水,古柏参天,浓荫蔽日,巍峨壮观。“三苏”陵园坐北向南,大门前的甬道两旁,序列着整齐的雕刻仪状:石人、石马、石雕、石象、石羊,成双成对,合面侍立。雕刻写实,明快细腻,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古老的木刻门楼,红柱绿瓦,端庄高雅,别具一格。把守大门的两尊石刻雄狮,张牙舞爪,虎视眈眈,显得分外森严。
步入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的一座两丈多高的石牌坊。坊楣上悬立着“青山玉瘗”四个大字,坊柱上镌刻着苏轼《狱中寄子由》中“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石坊后面,原是碑林,记载着苏东坡的业绩,现在只存二十多块了。穿过碑林,便是飨堂,这座建筑精巧的大殿,是专供历代官员来此凭吊祭祀用的地方。殿内墙上嵌满了历代名士赞颂苏东坡的石匾。书法魅人,字体流畅:真、草、隶、篆,大全集锦,颜、柳、欧、宋,自成一体,神韵刚健。过了飨堂,来到祭坛。十米见方,八砖铺地,石栏围绕。步入其间,凭吊怀古,大有“圣气”凌人之感。祭坛正面是“三苏”陵寝,东北西南,一字排列。苏洵居中,墓碑刻文:宋老泉苏先生墓;苏轼居左,墓碑刻文: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苏辙居右,墓碑刻文:宋颖滨子由苏先生墓。苏东坡墓前的石刻香炉里还有香灰残存。传说历代附近的不少秀才、举人进京赶考之前,都要到这里祭奠一番,求得苏学士庇佑高中。这虽然有些唯心色彩,却反映了历代不少文人学士虔诚地拜倒在苏东坡名下的事实。


苏洵为何葬在苏轼之下?
据史书记载,苏洵于英宗治平三年(1066)四月死于京师开封,走水路运回四川老家,葬在鼓山县安镇乡可龙里了,为什么他的墓地又跑到这里来了呢?《郏县志》回答了这个问题:元末至正年间,郏县县令杨允置苏洵衣冠冢于此,陵园中碑文也有记载。所以,明中业以前的碑谒,都是祭“二苏”,到明中业以后变成祭“三苏”了。
关于“三苏”陵寝的葬法,在游客中也引起了争论。按当时的封建礼教,左为上,苏轼为兄,埋在苏辙之上,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苏洵是长者,为什么埋在苏轼之下呢?当地流传,苏轼曾招为驸马,与公主合葬,理应埋在上边。我们考其苏氏家谱,苏轼并未招为驸马,1056年他进京应试时只考了个第二名,后来的官职做到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兼侍读、龙图阁学士等。他的结发妻子是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叫王弗,王弗于治平四年死于京师。1068年,苏轼又同王弗的堂妹王润芝婚配。后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时,纳妾王朝云,根本没有招为驸马之事。“三苏”中数苏辙的官职最大,曾做过右丞,显然不是按官职大小排葬的。那么,苏洵的衣冠冢为何居中?清代《汝州全志》郏县古迹部分中作了交待:元郏县县令杨允取其父老泉衣冠冢瘗二公冢间,是让其二子侍列左右的。


有无苏小妹其人?
苏小妹的“墓地”在陵园正南方五百米处,据说早先墓前还有许多碑碣,刻着一些风流才子赞美苏小妹的诗章,后来只剩下一个荒丘了。提起苏小妹,人们自然就联想起《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清代文人李玉的传记《眉山秀》,把苏小妹刻划得光彩照人。前时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鹊桥仙》,更以逼真动人的屏幕形象,细致入微地把天资聪慧的苏小妹,塑造得更加丰满可爱。所以,智慧过人的苏小妹,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神乎其神了。
究竟有没有苏小妹其人?我们查过史料,历史上根本没有苏小妹。文艺作品中的苏小妹是后人杜撰的,纯系臆造。虽然没有苏小妹,但却有一个秦少游,他生于1049年,卒于1100年,江苏高邮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他的词轻婉秀丽,多写男女恋爱和身世伤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鹊桥仙》这首词是他的最佳作。苏轼非常赏识他的文才,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和秦少游交游,是在苏轼进士及第做官后的1077年,而苏洵之女皆亡于东坡兄弟得第之前。秦少游于1067年十八岁时与潭洲宁台主簿徐成甫的女儿徐文美成婚,根本与苏家无关。《苏轼评传》记载,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共生子女六人,三男三女,且长女、长子、次女都在十岁前夭亡了。唯有三女大苏轼一岁,在堂兄妹十八人中排行第八,故取名八娘。苏八娘于皇右四年(1053年),与母舅之子程之才完婚,婚后一年因受虐待,郁闷含恨而死,年方十九岁。既然苏东坡根本没有妹妹,那么,这里的苏小妹从何说起呢?我们访问了当地的老者,传说,由于苏八娘能文善诗,品德高洁,出类拔萃,因婚事不谐饮恨而死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学士们的同情,就移花接木,把苏八娘与后来名噪文坛的风流才子秦少游捏在一起,附会出了一个苏秦恋爱的鸳鸯谱,来表达人们对追求婚姻自由美好的愿望。不知是什么期代,何等游客,出于好奇之心,把这里的一个墓冢,张冠李戴,说成是苏小妹的墓了,就这样不知迷惑了多少游人。
“即死,葬我嵩山下”
全国有三座眉山,一处在四川峨眉县境,一处在福建泰宁县北,第三处就是这里了。苏氏兄弟既未迁居此地,也没在这里做过官,更非在这里遇过难,有什么证据是葬在这里了呢?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苏轼晚年被贬为海南岛的琼州别驾,是个地方小官。苏轼在海南有三年多时间,1100年才奉诏回大陆,1101年七月暴病死于常州。次年其子苏过将其移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葬在这里,《苏颖滨年表》和有关史料,都有清楚记载,苏辙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科,后来做到右丞官职。因受其株连,也一再受贬。崇宁年间降职以后,筑室许州,号称“颖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年)十月三日卒于许州,也葬在了郏城小峨眉山的上端里了。四川峨眉,郏县峨眉,虽相距千里之遥,但山名相同,山水相似,苏轼热爱这里的山水,生前就把这里指定为墓地了。他临终前写给其弟苏辙的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苏坟夜雨
“三苏”陵园中的古柏郁郁葱葱,傲然屹立。历代植了许多柏树,现仍存六百九十四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山风穿柏林,摇抖枝叶动,犹如哗哗雨声,故有“青山夜雨”或“苏坟夜雨”之说。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将郝摇旗率兵攻打郏县,路过这里,由于军队纪律严明,不入民宅,夜宿坡头。正当将士熟睡之时,忽然“雨声大作”,士卒骚动,郝摇旗翻身一看,满天星斗,没有下雨。当他弄清是柏树作响时,一怒之下,喝令士卒砍伐,结果越砍柏树越多。由此看来,风吹柏树如下雨之声是真,越砍柏树越多的传说,实在有点神话了。笔者为了享受如此迷人的“仙境”生活,曾于阳春三月夜宿苏坟寺。一轮皓月当空,徐徐山风,掀起阵阵柏涛,声如急雨,果然“身在雨中不湿衣”了。
山川镗秀,地灵人杰。景色奇秀的小峨眉,是历代文人学士追慕向往的地方。相传,元代诗人元好问游了宝丰之后,曾带着“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须三百杯”的宝丰大曲酒,乘骑毛驴,翻山越岭,到郏县小峨眉凭吊苏东坡。据《中州集》载,元好问在《送秦简夫妇苏坟别业》一诗中,写下了赞美苏坟景色的佳句,录之以作结束:
蹇驴驰入醉乡去,
袖中知有眉山春。

陈延伟
著名诗人
陈延伟,笔名陈志昂,河南宜阳人。1989年迄今,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诗刊》《诗选刊》《诗神》《当代诗歌》《飞天》《广西文学》《奔流》《牡丹》《上海诗词》《诗词百家》《深圳诗词》《中华辞赋》《老人世界》《老人春秋》等报刊发表诗文800余首(篇),部分作品获奖。现为中国文学名家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洛阳市诗词学会会员。2002年出版诗集《七彩梦》一部。散文集《命运的渡口》待出版。
如风丝雨
长风文艺平台资深主播
本名邓永红。黑龙江大庆油田员工,长风文艺主播。爱唱歌,喜欢朗诵,愿意用自己的声音诠释美丽的文章,热心公益活动。
长按二维码
关注「长风文艺」
人無高下
詩分短長
聲音殿堂
文學家园
标题
长风文艺
主编:上京风珺
微信号:shangjingfj(长风)
邮箱:369889005@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