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养生要点 |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第一次早霜,天气骤冷,意味着初冬的来临。草木枯黄,万叶归根,动物冬眠,秋天的繁盛正式落下帷幕。

霜降后的气温常常骤降,风、寒、燥团伙作案高发,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肺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做好肺的养护首当其冲。

此时人体的阳气也正在经历从收到藏的转变,主闭藏的肾在冬季处于功能最好的时候,想要让阳气顺利潜藏,潜藏得更深,就要养护好肾。养肾就是养根

霜降时节,秋冬相交
天地肃穆,草木凝霜
千年流传,习俗入心
古有祭旗纛(dào)、习战射
今有吃红柿、赏秋菊与红叶
初候丨豺乃祭兽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
并以先猎之物祭兽
以兽而祭天报本也
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丨草木黄落
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
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三候丨蛰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
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 吃柿子

民间有俗语:霜降吃个杮,冬天不裂唇。

霜降这几天,正赶上柿子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而且经过较大的昼夜温差,被霜打过的柿子会更加的香甜。

柿子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对感冒的预防也是很有帮助的。

霜降时节正是秋燥的时候,所以食用柿子成为食疗养生的首选,因此霜降吃柿子也成了多地习俗。

  • 吃萝卜

正所谓“秋后萝卜赛人参”,所以萝卜也叫“土人参”。
萝卜富含纤维素,其中的芥子油和精纤维也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此时,多吃点萝卜,喝点萝卜汤,有助于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体虚的人还可以常吃,既可健胃消食,又能强身健体。
  • 吃鸭肉

在闽南,霜降这一天要吃鸭进补,谚语云:“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人们认为霜降这天进补的话,能事半功倍。
鸭肉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而且鸭肉性寒凉,是秋季润燥的肉类首选。在福建泉州,人们还会选择吃姜母鸭,温而不燥补气血。

  • 防秋燥

中医上说: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
主要表现就是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
此时,适宜多吃一些芝麻、蜂蜜、银耳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的水果。
九蒸九晒芝麻丸 
 ◎ 乌发健脑又养颜 ◎ 

点击上图购买

  • 防秋郁

我们人体的脑底部有一个叫做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
越到深秋,这种褪黑素分泌过多,看着街上萧条的景象,人更都容易触景生情,情绪相对低沉消极。
为了防止秋季抑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比如登山、歌舞什么的。
  • 防贼风

霜降过后,昼夜温差变大,冷热失常,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这时如果保暖不到位,冷风趁虚而入,使人生病,中医上称为“贼风”。
想要防贼风,首先就要每天查看天气,因时穿衣,不要一热就脱衣服,使身体承受突然的温度变化。

01

太渊穴

太渊穴隶属于手太阴肺经,且是肺经的原穴,所以刺激太渊穴可以大补中气,调理因肺气不足所引起的咳嗽、气喘、乏力,讲话有气无力等各种肺部病症。

取穴: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的凹陷处,即拇指根部的凹陷处即是本穴。

手法:

左右两侧的穴位每次各按揉2~3分钟即可。

02

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源头。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按揉这个穴位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取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

手法:

取坐位,在此处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03

三阴交穴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故三阴交在补脾的同时,间接可以补肝阴和肾阳。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统血,为后天之本;肝藏血,“精血同源”。所以按揉三阴交穴既补先天,又补后天。

取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并起来的宽度)、胫骨后方凹陷处。

手法:

1、用拇指或中指按揉对侧三阴交5-10分钟。

2、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

3、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秋天是枯萎的季节,天地万物一片肃杀之气,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新生呢?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一个人心中装着美好,才可以发现万物的深情。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只要有心,便可在人间烟火中,活出一身的诗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