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读音这件事上,也许贺知章回乡要发愁:乡音已改鬓毛衰了?
不知不觉,家长们发现原来代沟不仅在年龄,也是知识上的。
原来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耳熟能详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其中的“衰”字,自己原读“cui”,现在正确答案已经改成“shuai”的读音了。
《回乡偶书》
不仅如此,《山行》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xie”,原来我们也是读的“xi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入竹万竿斜”,斜也读“xié”的。呆“ai”板变成了呆“dai”板……
汉字多音字改变读音,真的可行吗?
如果汉字因读错的人多,而做了改动,用原本错误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可不可行?
上学时学渣老被纠正的错误读法,如今都成了正确的,学霸们于是反问道:汉字那么多音字,是不是都要统一成一个读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不是要都成一“qi”红尘妃子笑了?
朝阳是不是要读成“chao”阳,银行要不要读成银“xing”呢?
单于和单雄信统统改姓单“dan”好不好?
《山行》
学渣在汉字读音这件事上,有一天会因错的人多,也就躺赢了:
那些将绢本说成是“juān”本,“耄耋”读成“毛至”,鸿鹄念成鸿浩的教授们;
还有因为没文化而闹过笑话,曾把“女娲补天"念成“女锅补天",《念奴娇》中的“羽扇纶巾”的"纶"读成了“伦”,“闰土”读成了“闺土”,"沮丧”成"且丧”,
除了"脚裸"变"脚果"还把“莘莘学子”读成“辛辛学子”的,那些读书少的明星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而臀部的臀,很多人都读成了殿部,不仅如此,比如粳米也都做梗米geng,据说99%的人,都会把荨麻疹读错,"四川人生得憨,认字认半边”的俗语,也要变"生得奸"了……
复旦女神陈果
反对者认为,失去一个多音字是小事,但是影响很深远:会不会对传统文字,形成阉割之势?
反对者认为读音应该尊重文化传统,保留相应时代的读音,不能把现代的意识形态,强加进去古诗中去,这样会显得不伦不类。
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义,作为汉字是单音节的词,也是一个补充。
多音字可以避免出现说得都听清楚了,但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的情况。也许单字"朝和长"的多音字对联,就没有人能懂是什么意思了。
大多数人觉得做适当的修改可以。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古诗词,汉字的读音,还是应该尊重传统。
《回乡偶书》诗画作品
因为诗词讲究格律,汉字的读音平仄押韵,可以更能体现诗词的美感和节奏。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不应该随便选择迁就读者。
文字学有门学科叫训诂学,古诗文的字词必须要遵从古诗文的读法和意义,如果都按现代文的标准走,就乱套了。
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是源于本来常用的汉字就比较少,有少数多音字,应该还是不难掌握的。
而支持者认为国家有责任让文字标准化。此事影响还比较小,还有促进汉文化传播的作用,顺应了世界潮流。
应该说参加汉字改音的专家,是经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才做出的决定——顺应时代语言发展,考虑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还是很慎重的。
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语言是一种流行的文化,哪种被接受的多,哪一种就赢了。
打的女子
普通话打的"的"字读di,就是受了粤语的影响,而不是读的de。某个汉字的读音,不是不可以更改,而是要看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正统与非正统,其实也不是那么严格的界定。
语言为约定成俗的产物,一直都在改变,只不过很多时候都是悄然进行的,而不是通过官方来进行的强制执行罢了。
比如纯正的英语和美式口语,有很多读音都不一样,也是约定成俗而形成。所以还是正常读音的好。
英国绅士对发音讲究
语言是先有发音,后有字的,应该以大众习惯性的口语发音为准。
相比之下,一字一读方便交流,更有利于传承 。各地的读法都不一样,如祥林嫂讲故事时,"我正在剥豆子“,究竟是是bao/bo/ban中哪一个读音呢?
实际上汉字的使用有个特点,就是单字表意的情况非常少,通常以词组的面目出现。大多数人说错但却听得懂,改了并不妨碍交流。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朝阳、单于、咀嚼、粳米读错了,并不会影响大家理解词意的结果。
对于很少用的多音字词,一般会按照平时习惯的读音去读,形成了先字后音的误读,所谓约定成俗成定论,非要食古不化,只会走进死胡同。
教孩子读唐诗
如同今天的人说话,不必像古人一样“之乎者也”了。老祖宗东西,让专业人员去研究好了。
有人开玩笑说在世的人都不在了,如同习惯读衰shuai自然,有一天读原本四声绢,读成一声,大家也会觉得都是对的了。
文字具有传播性和普及性,语言是拿来交流的,标准读音并非一成不变的。
从语言的本质来说,是一定范围内公认的读音,少数服从多数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个体逐步习惯的过程。
多音字
古汉语读音和普通话的读音差别很大,从方便传播的角度来说,向大众思维低头也没有错。
改变是为了语音的系统性,达到词义的一致性,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很少使用的词汇而增加一个读音,不必为了一个一句诗的押韵,保留一个字的另一个读音,况且它的意思并没有变。
其实不必感叹,自然习惯就好了。很多汉字古代读音,已悄然消失了,比如“来”字的古音应该都lei,大家现在也就习以为常读来“lai”了。
古人读的书,今人还听得懂吗?
对于极少数专用的,生僻晦涩难懂的字,用的越来越少会逐渐被淘汰,汉字会变少。却不必太过悲伤——历来新造字虽少也有“囧”字,但新词层出不穷。
比如编制,就业,上山下乡,知青,海归,打的,等等,仓颉见了看不懂,怕要哭晕过去吧…
那么,汉字多音字改音,是尊重文化好,还是尊重习惯好?
在汉字读音这件事上,有一天会不会因错的人多,也就赢了?
不知大家对这些问题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