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产宝石,定陵出土的凤冠上宝石是哪来的?

宝石,是外观绚丽,经久耐用,可以起到装饰效果的天然石料或矿物。中国古代珠宝装饰使用的宝石,大都是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宝石。由于境内缺少天然宝石矿产资源,中国的宝石大都来源于进口贸易或朝贡,宝石的名称也多源自翻译。

明代的“髻”,是从宋代的特髻、冠子演变而来,由金银丝、马尾、头发等织绣而成的头冠,外面覆以黑纱,形似圆锥,罩住头顶发髻。猴髻上再插戴各首饰,称为头面。而镶嵌宝石的首饰,则是头面中的一大宗。

代表皇室尊贵地位之宝石首饰,当属最高等级的龙凤冠。按《明集礼》所载,“凡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服之”。皇后以下尚有各式凤冠,如皇妃礼服之九翚(hui)四凤冠,常服之鸾凤冠等。这件凤冠共镶嵌有94块宝石。经科学检测,发现其中呈蓝色和微黄色的是蓝宝石,呈红色的是红宝石、尖晶石。

红色的尖晶石,在中国古代常被等同于红宝石,装饰多颗红色宝石的器物,经常红宝石和尖晶石混合使用。如故宫藏的一件铜镀金嵌珠宝盘,盘底铭文云“铜镀金果盘壹号嵌东珠肆颗红宝石肆颗”,但经过检测,四颗“红宝石”均为尖晶石。

从明神宗万历帝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及各地藩王墓葬的出土检测情况可知,明代皇室使用的宝石种类丰富,其中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宝石和珍珠数量最多,另有猫眼石、黄宝石、石榴石不等。

这些彩色宝石来自何方?

中国境内彩色宝石资源匮乏,明代皇室获取宝石的渠道主要有三:藩国进贡、官府买办、地方土贡。或由海路,或由陆路,自下西洋沿线诸国与广东、云南一带,运往京城。

明前期,尤其是永乐朝,皇室珠宝主要来自郑和下西洋开辟的海运路线。1405至1433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多次下西洋时带回大量的宝石。如明朝亲王成婚,朝廷会赏以宝石作为定亲之礼,明成祖就曾送给孙子梁庄王朱瞻垍宝石作为新婚礼物。

郑和开拓的航路,连接了斯里兰卡、印度等宝石出产国。曾同郑和起远洋的同伴们在《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中,多次提及忽鲁谟斯即今伊朗东南附近,临近霍尔木兹海峡。那里是东西方珠宝贸易的集散地。郑和一行人应是以忽鲁谟斯为主要目的地之一,希望通过购买大量美丽宝石,充盈大明王朝的珠宝库。但至明英宗天顺年间,这批海运珍宝已无结余。

实施海禁后,追使宝石进入明朝的路线,由海路转为陆路。宝石的陆路运输线分西南和西北两条。西南主要指缅甸和斯里兰;西北则指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据《西洋朝贡典录》所记载,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有一些明人直接到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拾采宝石。

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也是主要的宝石供应地。抹谷矿区,属云南布政司所辖的傣族土司管理。该地区出产的宝石大量流入汉地,始于正统、成化年间,在嘉靖、万历时期达到顶峰。嘉靖皇帝不仅委命云南布政司在边境地方采购抹谷宝石,还派遣采买官到与缅甸掸邦交界的永昌卫(今云南保山一带),管理采买宝石之事。同时,嘉靖帝又下诏征发云南永昌一带的民夫,开采宝石。购买与开采双管齐下,才能满足当时皇室的需求。

万历年间,花费在采买宝石上的金额更加巨大。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1599-1601年),采办珠宝花费250万两白银,采办两宫皇太后所用宝石花费128万两白银。万历二十九年,派往云南采买的大监杨荣,除了进贡银之外,“又进红宝石一百一十三块,青宝石一十七块,命内府查收”。云南抹谷矿区盛产的红宝石尖晶石和蓝宝石,与定陵出土凤冠的宝石品种一致,看来很可能是万历帝派人于云南边境采买的。

(0)

相关推荐